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河小說描繪出當時代的歷史變動,但是卻不以歷史人物或政治事件為小說核心,而以小老百姓的個人或家族生活史為表現的主軸。 因此大河小說往往突顯了有別於統治者觀點呈現出悲情的敘述自外於日本與中國的素民歷史然而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竟將這個文學傳統寫到香港去了寫完了香港她也將觀點轉回台灣用十幾年的時間完成她的台灣三部曲》。 施叔青說她不喜歡寫自己或別人已經寫過的東西。 因此,她完全拋棄家族史的寫法,以各自獨立的故事,用眾多不相干的小人物的面貌和遭遇,鑄造屬於她的觀點的台灣歷史。 《三世人》出版於2010年10月,是這系列作品之三。 內容故事與前二部毫無交疊之處,就風格相較少了前二書的豔麗多彩,人物刻劃與故事都是帶著距離的呈現。 故事有三條主線,卻全然不相交。

  2. 邪教徒熏習邪教,心力強者尚且能為教獻身,何況內教是為了利他而身,只要串習到量,不怕不能身。 但又為何遮止初學者真實身呢? 因為初學者對身體和壽命還不能遠離貪執,而且心力不足,勝解也未成熟,不堪忍受割截身體等的劇苦,如果冒然身 ...

  3. 如果嚴格說起來,這不是一本情色文學,反而像一本粗鄙的黃色小說,如果以書中 的序言所說:「一個作家之死卻造就了另一個作家的誕生!」我深覺得這是太過於溢美之辭。 相對於「扒糞文學」,我看如蘇玉珍的作品,我戲稱為「閹割文學 ...

  4. 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之二作為抒寫台灣歷史的大河小說一部份,《風前塵埃題材卻頗令人意外。 縱貫三代的日本女性是故事的軸心。 她們的生命,與東台灣的花蓮結下不解之緣。 藉由故事,作者鋪陳了佐久間馬太總督對花東的鎮壓和統治,當時山地太魯閣族原住民的生活風貌,並述及日本政府計劃性將日本人移民到花東的歷史。 每一個細節,都是作者精心考據的時代縮影,史實的蒐集十分細密,點點滴滴都是引人喟嘆的珍貴歷史,可以說是一顆顆大小不一,但顆顆耀眼光華的珍珠。 這些耀眼的珍珠用故事細密的編織在一起,成為一幅讓人驚豔的鑲珠錦繡,燦爛無比。 例如,當時大批日本人移民來花蓮建立吉野村,經營家園數十年,於終戰後拋棄家園的辛酸史;例如,興建日本總督府(即今總統府)的前後軼事,我們不可不知。

  5. 2022年6月25日 · 時間6月25日下午200---400. 講題施叔青的香港與臺灣. 主講者:陳芳明(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之前在國圖聆聽過陳芳明教授的幾場演講,深深為他的博學及清晰的介紹以及精闢的解說、賞析所吸引。. 今天雖然到公公婆婆家,我 ...

  6. 2021年3月2日 · 今初。 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此處是說通達五明處等慧。 智慧總的來說,是對於所觀的事能簡擇諸法,即能夠辨別一切所知法,同時能夠斷除疑惑,此處則特別講述通達五種明處等的智慧。 《成唯識論》說:“云何為慧? 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謂觀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決定故。 ”(慧的體性,是簡擇所觀察的對境,其作用是斷除疑惑,即在觀功德、過失和非功德非過失的境中,通過慧的推求而獲得決定的緣故。 )所以,慧有分別事理、決斷疑念的作用,也就是通達事理的作用。 如《菩薩地》云:“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揀擇諸法,普緣一切五明處轉,一、內明,二、因明,三、醫方明,四、聲明,五、工巧明,當知即是菩薩慧之自性。

  7. 它通常是針對修多羅中的觀點進行統整與探討在西元前三世紀開始出現阿毗達磨著作論典屬於某些高僧大德對佛經的見解和註疏通常將某些佛經的零散觀點進行系統完整地深入闡述能幫助人們對佛學觀點進行總體認識和系統研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