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6日 · 屈穎妍我眼中的黎智英:「梟雄死於自信. 2020-12-16. 屈穎妍. 傳媒人、作家. A A A. 日前壹傳媒老細黎智英再度上庭被加控違反港區國安法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 上庭前,媒體拍得黎智英腰纏鐵鏈的照片,許多市民 ...

  2. 2024年3月15日 · 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 A A A. 1984年馬英九與簡漢生同遊義大利. 自4月3日台灣花蓮大地至今,幾乎天天餘震不斷,已有1320次,且多次餘震強度都在4到6級,島內民眾多被得人心惶惶。 我目睹中部橫貫公路花蓮段的太魯閣、燕子口等風景名勝,被得面目全非,市區的高樓大廈被得45度傾斜;我想,馬英九看到這一片斷壁殘垣,會不會難過的落淚。 目前台海關係正處於緊張時刻,繼馬英九後,中國國民黨藍營人士展開接力;郝龍斌訪問河南,洪秀柱訪問廣東,並預定7月將帶領200名台灣青年訪問浙江,傅崐萁亦率團訪問北京,據聞連勝文、韓國瑜、立倫都相繼計劃訪問大陸。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3. 2023年7月26日 · 2023-07-26.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 A A. 7月1日開始港車北上政策正式實施這種新生活方式也成為了香港熱點話題之一各類相關的Facebook群組也應運而生。 筆者因興趣也加入了幾個,不僅得到了很多有益經驗,還觀察到了車主群體的一個有意思的特質:對國家的看法普遍很中正、積極。 近幾年政治氣氛惡化,網絡上立場成了唯一。 社交媒體上無論討論甚麽話題,只要涉及內地一定會歸結到顏色。 除去一些「藍營谷」外,多數群組提到內地都會被負面評論佔據。 畢竟網絡是青年的世界,這種輿論基底也是可預期的。 然而,車主群體卻似乎是個例外,客觀公正的聲音佔了大多數,群裏面的內容也大多積極。 除去分享Tips外,大多是哪裏好吃好玩,哪裏多充電站,如何電子支付,哪裏做車保養平靚正等等。

  4. 2023年5月18日 · 無國界記者為黎智英保駕護航說明黎智英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千方百計要逃脫法律懲處。 但黎智英是反中亂港民族敗類,呼籲釋放他違反法治,無論黎智英等自恃背後有怎樣的力量,一切違法和賣國行為都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5. 2023年5月22日 · 壹傳媒創辦人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去年獲批准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辯護,人大常委會其後釋法稱有關問題須先取得特首的證明書,國安委隨即建議入境處拒批Owen的簽證。 智英提出司法覆核,質疑國安委越權,另又入稟要求法院頒令釋法不影響法庭先前批准Tim Owen為其辯護。 高院日前頒下裁決,否決兩項申請,法院指監督國安委工作的權力「為中央政府專有」,特區法院作為地方法院,無權透過司法覆核干涉。 智英一方提出司法覆核指國安委越權,不但是罔顧國安法授予國安委的職權,更是對人大釋法的公然挑戰。

  6. 2020年12月14日 · 2020-12-14. 卓偉. A A A. 官司纏身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日前再被加控「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 消息指黎智英涉嫌在Twitter帖文並接受外國傳媒訪問時曾經呼籲外國制裁中央及香港。 這也是香港首個以該罪檢控人士,有關案例對之後的判決影響深遠。 對於黎智英被落案檢控,美國隨即高調發聲,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先後要求「放人」,彭斯更上載自己與黎智英會面的合照,並高調評價黎智英是一位英雄云云。 美國的高調支持不單是公然干預香港內政,對於黎智英更是適得其反。 黎智英最怕的是什麼? 是被移交內地審訊,但外國愈干預案件、愈向香港法庭施壓、愈阻撓有關調查工作,甚至以制裁威脅,這等如迫中央將案件移交內地審訊,以抗衡外國的壓力。

  7. 2019年8月26日 · 涉及將軍澳「連儂牆斬人案」的疑犯,被形容是「藍絲」(支持港府和警察執法)的50歲男子洪,前天被法庭拒絕保釋,案件押後至10月17日提訊。 據報道,洪1985年從大陸到港定居,目前任職「香港游」導遊,月入約3萬港元(約5300新元),離婚,與80歲母親和10歲兒子同住。 洪因反修例風波而沒工開、沒收入,對反修例抗爭民眾心生不滿,結果揮刀斬人,導致一男二女受傷。 這當然是錯誤行徑,應受譴責,但也是反修例風波所產生的後遺症。 香港有句俗話說「斷人衣食猶如殺人父母」,洪因此失去理性可以理解,而類似這個處境的港人,會否越來越多? 港府表明,最新失業率升至2.9%。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