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21日 · 基本法. 教育局. 楊潤雄. 中學歷史教科書評審惹爭議包括中國堅持收回香港主權等句子被要求修改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早21日為其在立法會的講法再解畫他強調在講述主權不應使用收回一詞,「我昨日20日講收回只是講不可以用到主權這個字。 」他補充指理據基於基本法所述應指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楊續指,其言論一出引起網上廣泛討論,「有好多人唔同的詮釋,反映我們在教科書的用字非常重要。 」至於《基本法》亦有使用到「收回」一詞,楊潤雄指,「在看法上(用)是無問題。

  2. 2018年4月20日 · 歷史. 教育局. 搶先表達. 今年中學歷史教科書中,「香港位於中國南方」、「中國堅持收回香港主權等句子被教育局的教科書評審小組評為措辭不恰當」,要求修改但過往字眼一直通過審批公眾質疑教科書的評審標準前後不一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20日出席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時稱,「香港位於中國南方語句不清晰可解釋作香港位於中國境外的南方或位於中國境內的南方故要求出版社修改

  3. 2018年4月23日 ·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重申不應在講述主權使用收回一詞。 (資料圖片) 這次事件中最為人熱議的中國收回香港」、「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內地中國堅持收回香港主權一律被評為措辭不恰當不少人隨即引用多份中國官方文件指出中國收回香港一語向來是官方立場調侃評審報告造反」。 就此,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先後在立法會及某公開場合解釋指,中國一直擁有香港主權,所以教科書不應說「主權移交」或者「收回主權」。 先不論楊潤雄的解釋無法澄清為何「中國收回香港」也會被評為措辭不恰當,他的說法證實當局是要確保教科書內容政治正確、緊跟官方紅線。

  4. 2018年5月12日 · 教育局被揭收緊中學歷史課本內容審查,「中國要求收回香港主權等寫法被指措辭不恰當須要修改事件引發爭議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解釋香港主權一直在國家手裏沒有收回與否的問題又指基於基本法》,應用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5. 2018年4月23日 ·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表示基於基本法所述應指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而不應使用收回一詞他在隨後一日補充,《基本法裡也有用到收回一詞在看法上是無問題。 」究竟在老師眼中「恢復」及「收回」有否分別,會否影響教學及評分? 歷史科主任:二詞通用 「收回」源自中英判. 中學歷史科主任張兆聰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出,過往教學期間,「中國收回香港主權」及「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兩種說法字眼均通用,當中收回主權的概念是源自當年中英談判雙方的實際用字:「中國不會讓步,一定要收回香港,係基本官方說法。

  6. 2018年5月2日 · 楊潤雄. 葉建源. 中國史. 搶先表達. 中學歷史課本疑被政治審查,「香港位於中國南方」、「中國收回香港」、「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内地等字句被評審小組指措辭不恰當」,事件引起社會爭議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向教育局提出質詢望了解小組有關評語的理據及出版商的申訴機制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書面回覆以課本評審程序及內容必須保密為由拒絕公開理據又指評審小組和教育局均不宜也不會建議特定的表述方式拒絕回應個別課本評審報告的報道。 葉建源認爲,局方完全沒有正面回應質詢,未來會繼續在立法會上跟進政府有否在中學歷史課本進行政治審查。

  7. 2018年4月24日 · 局長楊潤雄及特首林鄭月娥先後強調中國一直擁有主權後者強調中國從來無將香港主權交畀第三者」,故按基本法引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行使在香港的主權形容說法更加精準」。 歷史專家港島及九龍半島割讓英國失主權. 香港史學會理事施志明接受香港01訪問時認為,「恢復收回兩個字眼起源於三個條約。 他指,清朝政府在兩次鴉片戰爭戰敗後,分別在1842年及1860年與大英帝國簽署《南京條約》及《北京條約》,將香港島及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等,割讓予英國。 他指,按照條約,兩個地方的主權乃是永久割讓,故「收回主權」的說法並無不妥,否則不會衍生中英聯合聲明談判,亦不會出現英方提出「治權換主權」的說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