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27日 · 文言遷移:予豈好辯哉——〈魚我所欲也〉的論辯結構. 【明報專訊】孟子的學生公都子曾經問老師:「別人都說你喜歡辯論,請問為什麼呢?. 」 (楊伯峻《孟子譯注》語譯)孟子感嘆地回答這位得意弟子說:「予豈好辯哉?. 予不得已也。. 」意思是:. (圖a ...

  2. 2017年9月29日 · 【明報專訊】〈岳陽樓記〉文章整體佈局嚴謹,結構層次分明,呼應緊密。作者善用對比,運用動態和靜態寫景,哀景和樂景再配合多感官描寫,將洞庭湖不同天氣、不同時分的景色特點清晰呈現讀者眼前,今期先從描寫、對比和襯托,分析本文寫作手法。

  3. 2020年12月15日 · 【明報專訊】孔子去世後,學生整理上課筆記,編輯成《論語》,共20章,記載了492則孔子的說話與故事。「論」有編撰的意思,「語」指孔子的說話。〈論仁‧論孝‧論君子〉從《論語》其中7章選出16則孔子說話,提及四個概念:仁、禮、孝、學為君子,仁與禮是目標,孝與學是達到仁與禮的兩條 ...

  4. 2014年9月24日 · 古人常運用兩句或以上的相似句式,強調內容的重要,加強語氣,類似「排偶」句式。. 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代漢語》,「互文」是指「錯綜使用同義詞,以避免字面重複的修辭手法」。. 若同學仍未理解「互文見義」的意思,可參考屈原《涉江》其中兩句 ...

  5. 2016年10月21日 · 強調對遊歷有了新的體會,「嚮之未始遊」就是指遊歷西山以前的體會,至於「遊於是乎始」,就會強調得西山後的全新體會。. 作者以「遊」字作連貫,清楚表達遊歷的體會和心態上的轉變。. 2 誇張. 有助突出描寫對象的特點,令讀者的印象更深刻。. 分析如下 ...

  6. 2018年3月16日 · 【明報專訊】〈聲聲慢〉為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晚年作品,丈夫早已離世,深居寂寞,加上國家戰事連年,導致顛沛流離,生活困苦。 這首詞寫了一天從早到晚生活上的所見所感,通過一連串深秋景物反覆渲染,表現了李清照晚年時孤苦無依的處境和淒慘悲涼的心情。 當中既有對身世的慨嘆,也反映了當世時局的變遷。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情:孤身一人,一無所有,心情悲傷. →詞作以十四疊字開首,交代作者感情上的變化,亦深刻表現了她的愁緒。 「尋尋覓覓」,指作者一直在尋找一些事物。 可是,周圍空無一物,只是「冷冷清清」。 作者遍尋東西,結果一無所獲,難免哀愁,於是有感「悽悽慘慘戚戚」。

  7. 2014年11月28日 · 【明報專訊】寫作卷給分項目主要包括內容(40分)、表達(30分)、結構(20分)、標點字體(10分),其中以內容佔分最多。內容,包括文章的立意和取材。 什麼是立意?立意,指文章的主題、中心思想。我們要問自己,寫這篇文章,有什麼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