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文名. 维尔纽斯争端. 涉及国家. 立陶宛波兰.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后开始从立陶宛撤军。 1919年1月初波兰军队一度占领维尔纽斯,但随即被苏俄军队驱逐。 同年4月,波兰出兵再次占领维尔纽斯。 根据1920年7月12日苏俄与立陶宛在莫斯科签订的和约,维尔纽斯及其周围地区归属立陶宛共和国。 7月14日苏俄军队夺回维尔纽斯,8月25日将其交给立陶宛。 9月波立发生冲突。 10月7日波兰与立陶宛签订条约,承认维尔纽斯属立陶宛。 但10月9日,以日利戈夫斯基 (Lucjan Zeligowski)将军为首的波兰军队夺占维尔纽斯,随后建立傀儡政权“中立陶宛”。 立陶宛与波兰断交。 后英法等国军队以国际联盟的名义进入维尔纽斯。

    • 概览
    • 事件背景
    • 事件经过
    • 事件结果

    1991年1月发生于立陶宛维尔纽斯的事件

    维尔纽斯事件,是1991年1月在立陶宛维尔纽斯发生的一次事件。

    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定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立陶宛被划归苏联,随后苏军开进立陶宛。二战时,立陶宛被德国占领,1944年苏军再度占领立陶宛,随即被并入苏联。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改革”和“公开性”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波罗的海三国潜藏的独立意识不断发酵和增强。1990年3月,在立陶宛最高苏维埃选举中,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领导的民族主义组织“萨尤基斯”(立陶宛语:Sajūdis,“争取改革社会运动”)取得胜利,他也顺利当选为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主席。3月11日,立陶宛议会通过了《关于恢复立陶宛国家独立地位的宣言》,将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立陶宛共和国,苏联宪法在立陶宛境内的效力被终止。戈尔巴乔夫和苏联最高苏维埃否决了立陶宛的这个决议,此后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1991年1月11日,有群众在立陶宛最高苏维埃大楼前举行抗议集会,和“萨尤基斯”、“立陶宛自由联盟”、国土保卫局人员发生冲突。苏军随后占领了立陶宛国土保卫局大楼、新闻大楼。同日,“救国委员会”在维尔纽斯宣布成立。1月12日,立陶宛议会通过《关于保卫立陶宛共和国的措施》的决议,要求“如果发生袭击重要国家目标的行为,无论袭击者是谁,都要给予反击。”立陶宛电台和电视台昼夜不停地号召人们抵抗侵略。“救国委员会”向驻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卫戍区和波罗的海军区求援。1月12日(周六),苏军占领了维尔纽斯电话局。13日凌晨,克格勃特种部队占领了立陶宛电视大楼。1月12日夜至13日晨,据说有14名立陶宛人死亡。13日晨,苏军撤回驻地。

    另一种说法是,示威者和苏军的行动是有计划的。苏联国内的强硬派试图利用海湾战争(联合国要求萨达姆撤离科威特的最后期限定在1月15日)美国和西方国家注意力转移的时机打击分离势力,维护联盟。

    维尔纽斯事件后,1月13日,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发表声明,表明了美国的立场,呼吁苏联领导人停止使用武力。布什没有提到明确的制裁措施。

    1月1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开会讨论立陶宛的局势。国防部长亚佐夫的话模棱两可,他对议员们说:“维尔纽斯卫戍区警备司令(弗拉基米尔·乌斯霍普契克少将)并不是按照莫斯科的命令行事的,但他做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权限内。”而戈尔巴乔夫在讲话中“只是重复那些不用他说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东西”。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休会期间,戈尔巴乔夫对记者表示:“我是凌晨才得知出事的。发生悲剧的消息对所有的人都是个意外。”在维尔纽斯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已经下了死命令,“坚决反对使用武力”。

  2. [1] 2022年立陶宛国内生产总值668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598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 2021年11月18日,中国决定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 代办级 。 [26] 中文名. 立陶宛共和国 [1] 外文名.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1](英语) Lietuvos Respublika(立陶宛语) 简 称. 立陶宛. 所属洲. 欧洲. 首 都. 维尔纽斯 [1] 主要城市.

  3. 名 称. 苏德战争. 发生时间. 1941年6月22日 至 1945年5月8日. 地 点. 苏联、德国、中欧、东欧. 参战方. 苏联 、 纳粹德国 、德国 仆从国 (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 结 果. 苏联胜利,纳粹德国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战事结束。 参战方兵力. 纳粹德国动员总兵力:1420万(兵力最多时780万) 苏联动员总兵力:3460万(兵力最多时1280万) 伤亡情况. 德军:1180万(死亡及失踪380万、被俘160万、伤病约700万) 苏联红军:2960万(死亡及失踪915万、被俘446万、伤病1832万) 伤亡情况. 另有约1740万苏联平民及220万德国平民死于战争. 主要指挥官. 朱可夫 、 罗科索夫斯基 、 曼施坦因 、 古德里安. 初期战役

  4. 定期向东劫掠的立陶宛骑兵 马失前蹄的东欧十字军 立陶宛人的重步兵 下马骑士与弩手 公元1399年维陶塔斯与脱脱迷失达成合作协议前者将出兵攻击篡位者忽格鲁特而后者则以乌克兰地区的宗主权作为回报随即国王便以组建十字军的名义四处招兵买马

  5.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欧洲君主制国家. 收藏. 0. 0. 立陶宛大公国全称立陶宛罗斯和萨莫吉希亚大公国”;拉丁语Magnus Ducatus Lituania立陶宛语Lietuvos Didžioji Kunigaikštystė),是一个存在于13世纪至1569年间的欧洲 君主制国家随后该国成为了 波兰立陶宛 ...

  6. 约盖拉的王位争夺战. 立陶宛大公国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西北部的立陶宛本民族核心地区和东南方前基辅罗斯的广大鲁塞尼亚领土。 1377年奥尔盖德死后,约盖拉统治西北,他的叔叔凯伊斯图特统治东南,两人共治立陶宛大公国。 早在 1330年代,莫斯科公国就发展壮大 ,通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地区强权,立陶宛完全没有能力驾驭壮大起来的莫斯科公国。 两国开始发生摩擦和争斗,直到1380年,莫斯科大公迪米特里(Dmitrii Donskoi)与钦察蒙古军主力在库利科沃展开决战,在交战之前, 蒙古人已经和约盖拉订立了盟约,让其在战斗中出兵支援 。 但是在两军战至白热化时,约盖拉只是率领立陶宛大军在战场旁徘徊,直到蒙古人被击溃都没有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