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目的是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國,消除軍閥勢力的專制統治,並推動現代化建設和民主化改革。 在合作期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進行了許多政治、軍事和文化上的合作。 然而,第一次國共合作最終破裂了。 國共黨人和共產黨人對於國家的建設和發展有不同的想法,其中一些意見差異逐漸加深,導致了長期的分歧和矛盾。
  1. 其他人也問了

  2. 1924年1月24日,國民黨召開「一大」,孫中山為大會主席。 第一次國共合作 ,又稱 聯俄容共 ,國際上稱 第一次統一戰線 (英語: First United Front ),大致开始于1924年,结束于1927年,是 國共關係 史上第一次合作,也是 共产国际 、 中国国民党 、 中国共产党 三者之间关系微妙的一段时期。 「聯俄容共」是1923年 吳稚暉 率先使用後,約定俗成的说法,這是 孫中山 晚年為了協助 中國國民黨 的方針,引入 苏联 政治訓練、軍事及財務的外援 [1] [2] 。 中国大陆将该时期中国国民党的政策称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背景.

  3. 第一次國共合作發生在1924年至1927年的北伐戰爭時期當時國共兩黨在孫中山的領導下合作共同推進北伐戰爭推翻北洋政府的統治建立中華民國政府但是在1927年春天蔣介石發動了清黨運動對共產黨展開了大規模的屠殺和迫害結束了第一次國共

  4. 基本介紹. 中文名 :第一次國共合作. 合作雙方 : 中國共產黨 和 中國國民黨. 開始時間 :1924年1月. 結束時間 :1927年7月. 合作形式 :黨內合作. 合作背景. 帝國主義的侵略和 北洋軍閥 的獨裁統治;中共的發展陷入低潮。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集中力量領導工人運動,掀起了中國工人運動的第一次高潮。 從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國罷工達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員大罷工和 京漢鐵路大罷工 。 香港海員大罷工 取得了勝利,但京漢鐵路大罷工卻遭到直系軍閥 吳佩孚 的血腥鎮壓,造成了震驚中外的“ 二七慘案 ”。 我黨從“二七”血案中進一步認識到,沒有強有力的同盟者,要戰勝強大的敵人是不可能的。 第一次國共合作. 合作原因.

  5. 1924年1月24日國民黨召開一大」,孫中山為大會主席第一次國共合作 ,又稱 聯俄容共 ,國際上稱 第一次統一戰線 (英語: First United Front ),大致開始於1924年,結束於1927年,是 國共關係 史上第一次合作,也是 共產國際 、 中國國民黨 、 中國共產黨 三者之間關係微妙的一段時期。 「聯俄容共」是1923年 吳稚暉 率先使用後,約定俗成的說法,這是 孫中山 晚年為了協助 中國國民黨 的方針,引入 蘇聯 政治訓練、軍事及財務的外援 [1] [2] 。 中國大陸將該時期中國國民黨的政策稱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 背景 [ 編輯]

  6. 2011年2月8日 · 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的原因是復雜的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反革命力量大大超過革命力量 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這個社會性質就決定了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的力量必然大大超過革命力量,就決定了這兩個階級完全是國際資產階級的附庸,其生存和發展,是附屬於帝國主義的。 當各帝國主義感到自已在中國的利益受到威肋時,他們必然地站在地主階級、買辦階級一邊,對付革命力量。 特別是代表民族資產階級的蔣介石、汪精衛對革命的背叛,更大大削弱了革命統一戰線的力量,大大增強了反革命勢力。 這樣一消一長,其結局必然是革命的失敗。

  7. 在國家統一立場上,孫氏與軍閥意見分歧,發生「陳炯明事件」。 陳炯明揮兵炮轟總統府,孫中山倉皇逃離廣州,後得西南軍閥支援,平定叛亂。 - 孫中山於是創辦黃埔軍校,培養軍事人才,建立一支專屬國民黨軍隊。 1925年,國民黨將軍政府改組為國民政府,汪精衛出任主席。 國民政府建立起一支兵力十萬國民革命軍。 2.2 中國局勢. - 國民政府控制廣東,廣西李仁宗歸付國民政府。 陝甘馮玉祥及山西閻錫山傾向國民政府。 直系吳佩孚控制湖南、湖北及河南部分。 直系孫傳芳控制東南五省:福建、江西、浙江、江蘇、安徽。 奉系張作霖控制東北及北京政府。 2.3北伐開展. 1926 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任命蔣介石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誓師北伐。

  8.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3-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發生於1920年代开始時中国国民党与新興之中国共产党合作后因与中国共产党政见分歧中国国民党旨在建立由中国人独立主政之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 共和国 ,而中国共产党旨在建立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共产主义国家。 三民主义 与 共产主义 的不可调和,加上不愿其他党派扰乱当时混乱局面,所以采取排共政策。 后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反帝反封建」,要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組成「革命 统一战线 」。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二大提出实行“党外合作”(即所有合作均不涉及党内事务),但 共产国际 驻华代表 马林 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把中国国民党改造为各革命阶级联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