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26日 · 胰臟癌5大症狀: 1、黃疸:眼睛和皮膚發黃。 2、腹部、背部疼痛:隨著腫瘤長大,會開始壓迫附近器官,引發疼痛。 3、體重減輕、食慾不佳:患者通常胃口不佳。 4、噁心和嘔吐:腫瘤也可能壓迫周圍的器官,阻礙消化道並造成胃排空困難造成。 5、糖尿病:會導致血糖出現變化,藉由血液檢查可知。 胰臟癌的危險因子,分為三種,可改變、不可改變及風險尚未明確的因子. 4個可改變的危險因子:...

  2. 從背痛位置了解胰臟癌初期病徵,點擊文章了解更多胰腺癌的資訊,包括胰臟癌成因、症狀、檢查和治療方法。 胰臟癌胰臟細胞發生變而產生的腫瘤,死亡率高。

  3. 胰臟癌是本港致命癌症的第四位,在2021年,胰臟癌導致889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5.9%。胰臟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於過去十年錄得明顯升幅,從2011到2021年,因胰臟癌而死亡的人數躍升75%。

  4. 簡介: 在這篇文章中陳林教授和我們詳細解釋胰臟癌的各方各面,包括徵狀、檢測方法,治療方法、治療後的副作用和可以如何處理等。 希望能夠令病人和照顧者有足夠的知識去和醫生及其他醫療團隊成員討論,從而面對和克服疾病。 (一)有關器官/系統及分類. (二)胰臟癌在香港的病發情況. (三)病因. (四)病徵. (五)一般診斷方法. (六)治療方法. (七)治療前的準備. (八)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及應對方法. (九)治療後的持續監察及復發之處理. (十)常見問題. (十一)照顧者須知. (一)有關器官/系統及分類. 胰臟是一個位於腹腔深處的腺體,位置在胃及背脊中間,連接十二指腸。 胰臟有兩大功能: 第一就是消化系統功能 (digestive function)——

  5. 胰臟癌 (Pancreatic cancer, 也稱胰腺癌) 是本港第5大癌症殺手。. 胰臟癌成因可能源於胰臟的細胞變異增生。. 胰臟位置深藏腹腔,加上發病早期往往幾乎毫無症狀徵兆,較難檢查發現,一般確診時已屬晚期,治療也更加困難,所以確診後存活率偏低。. 治療胰臟癌 ...

  6. 胰腺癌可以從胰腺中的兩種細胞發展而來:外分泌細胞和神經內分泌細胞,如胰島細胞。 外分泌型更常見,通常在晚期階段發現。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胰島細胞腫瘤)不太常見,但預後較好。

  7. 2023年7月15日 · 胰臟癌成因. 胰臟癌可分為外分泌腫瘤和內分泌腫瘤,而最常見的胰臟癌類型為胰臟管腺癌。 胰臟是消化系統的一個腺體,長約十多厘米。 胰臟右端朝下的部分,與十二指腸的拐彎處相鄰。 胰臟的表面凹凸不平,中間有一條帶有短分支的細長胰管,將胰臟分泌的胰汁輸送到前方的十二指腸,協助消化食物。 胰臟癌的原因至今仍不明確,有研究顯示其風險因素包括: 抽煙: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上胰臟癌的機會高出大概2至3倍. 糖尿病. 體重超標. 飲食:長期進食過量動物脂肪、 酒精 和少吃蔬菜水果會較易患上胰臟癌. 化學品:長期接觸殺蟲劑、農藥,石油或染料等.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患上胰臟癌的機會比非患者高出2倍. 遺傳基因突變:約10%胰臟癌個案與遺傳有關. 胰臟癌前兆? 初期到末期有哪些症狀?

  8. 胰臟癌的症狀可包括黃疸糞便顏色變淡尿色變深腹痛或背痛不明原因體重下降及無飢餓感。 市民若要檢查有否患上胰臟癌,本中心亦有提供以下檢查作出診斷︰ • 內視鏡超聲波檢查 • 內視鏡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檢查

  9. 胰臟癌 簡介. 當胰臟細胞一旦失控地增生,並侵犯身體其他正常細胞,便形成胰臟癌。. 從病理分析,約90%的胰臟癌屬胰管上皮細胞的腺癌,約70%胰臟癌發生在胰頭,20%發生在胰體和胰尾,餘下的10%為許多小腫瘤遍布整個胰臟。. 胰臟癌在芸芸癌症之中惡性 ...

  10. 2022年8月22日 · 胰臟癌一向有「中之王」的惡名,原因是它的症狀不明顯,不容易在早期察覺,且治癒率相當低。 胰臟癌 (Pancreatic Cancer) 是本港第六大癌症殺手,根據醫管局的數據,每年有近五百人死於此症,發病年齡約在七十歲左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