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9日 · 蓮香樓|懶理三年後清拆 舊臣「班水」千萬重開 棄前朝三大包袱. 輪迴式的開業、結業再開業,有近百年歷史的「蓮香樓」,可說是歷經風雨,該店近日由前CFO劉家文接手,夥拍投資者斥千萬元原址重開,試業期間食客如鯽,周一﹙8日﹚正式開業,舞龍舞獅 ...

  2. 2024年4月2日 · 今日下午中環威靈頓街蓮香樓原址,重開第二天仍然門庭若市,年邁舊客、身穿西裝中環上班族,甚至內地遊客也慕名而來,吃過點心飲過靚茶,不忘在標誌性的「蓮香樓」牌匾前「打卡」。 負責人林先生在蓮香樓的職位是「大打雜」,笑言「咩都做咪大打雜」,今次是與品牌擁有人合作重開,而投資者是蓮香樓舊客。 能在原址重開竟要多謝市道,林表示,原址原本要清拆,但因市道問題改變發展計劃成住宅,故可租多三年,屆時正好是蓮香樓在港開業一百周年。 他指不想失去蓮香樓傳統,到時也希望另找鋪址重開,但強調鋪面難覓。 想開但好難搵位,入咗商場就唔係蓮香樓,起碼大家要覺得係呢浸味,即係人情味。 蓮香樓「大打雜」林先生.

  3. 2022年8月9日 · 香港蓮香集團飲食集團今日(9日)凌晨突發宣布,中環蓮香樓及荃灣蓮香棧因不敵疫情於星期一(8日)正式結束營業,而上環蓮香居將會繼續營運,為食客供應傳統港式點心。

    • 粵式茶樓的發展
    • 營業模式的轉變
    • 飲茶文化的轉變

    早在三十年代的香港,喝茶的地方有茶室、茶樓以及茶居之分,其中以茶室的價位最高,是為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士紳、商人和自由職業者提供飲茶服務的場所。陸羽茶室便是由馬超萬及李熾南於1933年創辦至今超過八十載的茶室,它位於中環的士丹利街。茶室以陸羽命名是由於陸羽是中國一位茶聖,對茶甚有研究,而茶室的二樓亦放置了一個陸羽像。 至於,最廣為人知的蓮香樓則位於中環的威靈頓街,它的裝潢與內部的桌椅均保留了以前舊式的設計。電影《花樣年華》也曾被「蓮香樓」的懷舊氣息所吸引而在此取景。而在五十至六十年代間,蓮香樓亦設有夜茶和歌壇,客人可以一邊品茶,一邊聽歌。直至六十年代,這種風氣才開始被淘汰,而蓮香樓亦取消了這類活動。 書名:《香江茶事:追溯百年香港茶文化》 作者:林雪虹等編著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

    原來,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茶樓、平民茶居和酒樓都會各自分時段營業。當時的茶樓和平民茶居只會經營早午市,而酒樓則做筵席,兼辦了晚市。以前的酒樓由清晨4點便開始營業,而8點則為高峰期,不少上班族都會前來喝早茶。而中午時段,則是不少商人的應酬之地。下午三點三,又會有客人前來休息,4點便會正式關門。戰後的酒樓會兼營早午市,可惜到了90年代,不少酒樓面臨劇烈的競爭和市區改建而結業。對比起現時的酒樓,雖然懷舊的氣息逐漸消逝,但現今的營業模式是兼營了早、午和晚市。

    以前,香港的茶樓文化除了強調「水滾茶香」外,同時要求「一盅兩件」,即是一盅茶再加上兩件點心。這樣的飲茶文化反映了廣東人注重「吃」,而且深愛嶺南飲食文化所影響。以前的人會說:「上茶樓」或「上酒樓」,但現今的人則會說:「去飲茶」。至於,在口味的追求上,部分茶莊的客人會追求耐泡醇厚的茶,而一些原本喝鐵音的茶客也會因為上酒樓而轉變口味,喜歡普洱。 (本文獲中華書局授權轉載,標題為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林雪虹,香港大學哲學博士,並於英國威爾斯大學取得教育碩士學位及澳洲悉尼大學修畢博物館學文憑課程。1992 至2019 年期間曾任職於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茶具文物館及藝術推廣辦事處等。除了博物館工作外,林博士亦曾任教於香港公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香港教育...

  4. 2019年3月30日 · 老牌粵式茶樓「蓮香樓」盤踞中西區近百年,經歷數次搬舖、三代老闆經營,這盅茶卻愈泡愈濃,留住了一班忠實茶客之餘,亦成了一班「老臣子」的安樂窩,構成中環街道的一道人文風景。. 然而一切「照舊」並非必然。. 去年茶樓宣布休業,這個粵式 ...

  5. 2022年8月9日 · 百年中環老式茶樓「蓮香樓」,與同系荃灣蓮香棧宣布不敵疫情結業。點心車仔、一盅兩件驟然告別。蓮香飲食集團今日(9日)凌晨在官方Facebook專頁宣

  6. 2023年6月13日 · 百年中環老式茶樓「蓮香樓」,與同系荃灣蓮香棧去年宣布不敵疫情結業。 屬特許經營加盟商的蓮香棧,被指自去年2月起拖欠綠楊坊舖位的租金和其他雜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