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蓮子薏米湯蓮子15克、薏米15克、冰糖適量 (可按個人口味調整)。1.將蓮子和薏米分別洗淨,泡水約30分鐘後備用。2.已浸泡好的蓮子和薏米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鍋中。
    • 淮山綠豆茨實湯綠豆50至60克、淮山20克、茨實20克、冰糖適量(可按個人口味調整)。1.將綠豆放入碗中,加入水浸泡約兩小時,讓綠豆膨脹。
    • 沙參麥冬瘦肉湯麥冬15克、沙參15克、陳皮2塊、瘦肉100克。1.將所有材料洗淨,瘦肉汆水備用。2.將材料放入鍋中,倒入大約300cc清水蓋過材料煲約兩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1. 2020年8月24日 · 中醫保健養生湯水現時以健脾潤肺為主中醫學借五行相生原理有培土脾胃生金之法即補脾可益肺以下介紹簡單時令處暑保健湯水。 1. 健脾潤肺 粟米紅蘿蔔栗子煲南北杏雪耳湯 材料: 粟米1條 ---調中開胃 紅蘿蔔1條---健胃消食

  2. 2020年5月5日 · 註冊中醫師陳家信在其 Facebook專頁 分享3款湯水讓大家消暑解熱。 1. 清熱降火. 宜: 見身熱煩躁,口乾口苦,口臭牙肉痛,口舌生瘡,夜睡夢多,皮膚出疹紅腫痕癢,大便乾小便黃。 忌: 感冒咳嗽泄瀉不宜。 竹蔗茅根五花茶(2人份量,隨喜好加減) 成份: 竹蔗 隨量 清熱生津,降火下氣. 茅根 5錢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金銀花1兩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菊花1兩 散風清熱,平肝明目. 夏枯草1兩 清火明目,散結消腫. 木棉花1兩 清熱利濕. 雞蛋花1兩 清熱利濕,潤肺解毒. 2. 潤肺生津. 宜: 見口渴口乾,咽乾咽痛,鼻孔乾燥,口氣腥臭。 忌: 感冒咳嗽痰多不宜。 雪梨無花果潤肺水(2人份量,隨喜好加減) 成份: 雪梨 3個 清熱止咳,滋陰潤肺.

  3. 2020年7月22日 · 陳醫師指出大暑是夏天最後一個節氣但不代表氣溫會開始下降反而是全年最熱的時候所以仍然要避免長時間在戶外暴曬出汗多時要多飲開水保充水分感覺煩熱頭痛胃口不佳可以食西瓜綠豆冬瓜等。 他提到,當氣溫越高,更覺喜飲涼、食冷和吹冷風。 在風、寒,濕三邪的影響下,容易出現關節或筋骨肌肉痹痛,即中醫學的痹證。 他推介一款解暑茶,以常用解暑藥青蒿、香薷配伍,有助清熱解毒。 青蒿香薷茶. 宜:身熱無汗或少汗, 頭重肢倦,胸悶心煩口渴,小便黃,苔膩等. 忌:感冒咳嗽,汗多,孕婦不宜。 材料: 青蒿 3錢. 清熱解暑,除蒸,截瘧。 用於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 香薷 2錢. 發汗解表,和中利濕。 用於暑濕感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腹痛吐瀉,小便不利。

  4. 2020年7月15日 · 為使臟腑氣血和順調達日常飲食可選吃適量淮山蓮子紅蘿蔔馬蹄羅漢果無花果雪耳等推介以下3款解暑濕湯水: 1. 益氣化濕飲. 材料:太子參3錢、茯苓5錢、扁豆衣3錢、南棗2枚. 製法:材料加上8-10飯碗清水,水滾後改用文火煮約40分鐘。 功效:益氣健脾、理痰滲濕. 2. 雙黃西施湯. 材料:老黃瓜約斤半、黃豆両半、南北杏8錢、生薑1両、白米1小撮、西施骨約大半斤. 製法:材料加上8-10飯碗清水,煲約2小時,加鹽調味飲用。 功效:清熱解暑、健脾袪濕. 3. 清潤素湯. 材料:鮮粟米2條、馬蹄肉5枚、紅蘿蔔半條、雪耳2枚、猴頭菇1隻、羅漢果1/5個. 製法:材料加上適量清水,煲約個半小時,加鹽調味飲用。 功效:健脾益胃、清熱除煩. 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有關保健湯水食譜:

  5. 2020年7月22日 ·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市民外出時要小心中暑,避免長時間在戶外暴曬,註冊中醫師陳家信分享3款簡單湯水,讓大家消暑解熱。 最新影片: 點擊下圖了解更多湯水材料功效: 1.竹蔗

  6. 2023年5月6日 · 1. 益氣化濕飲. 材料:太子參3錢、茯苓5錢、扁豆衣3錢、南棗2枚. 製法:材料加上8-10飯碗清水,水滾後改用文火煮約40分鐘。 功效:益氣健脾、理痰滲濕. 適合:成年人. 2. 雙黃西施湯. 材料:老黃瓜約斤半、黃豆両半、南北杏8錢、生薑1両、白米1小撮、西施骨約大半斤. 製法:材料加上8-10飯碗清水,煲約2小時,加鹽調味飲用。 功效:清熱解暑、健脾袪濕. 適合:任何人士包括小朋友. 3. 清潤素湯. 材料:鮮粟米2條、馬蹄肉5枚、紅蘿蔔半條、雪耳2枚、猴頭菇1隻、羅漢果1/5個. 製法:材料加上適量清水,煲約個半小時,加鹽調味飲用。 功效:健脾益胃、清熱除煩. 適合:任何人士包括小朋友. 資料提供:中醫師朱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