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3日 · Bowtie故事. 【曾俊華談自保】邁進自保時代. 辭去公職以後,曾俊華(John)相隔6年再度執筆撰文,是什麼驅使他在2020這個自保時代再次以文會友呢? 作者 曾俊華 John Tsang. 日期 2020-08-03. 更新 2022-05-13. 分享. 初就任財政司司長時,我開始了寫網誌的習慣,一是希望能夠透過文字,與大家分享我的想法;二是為了聽取各方的不同意見,調整施政方針。 雖則辭任公職至今已有幾個年頭,擱筆也有一段日子,但慶幸仍有很多市民會樂意找我「傾計」。 近年隨著社會變化和嚴峻的疫情,香港人普遍漸趨悲觀,有人說香港已 Game Over,又指港人失去保護云云。 看著大家對未來的看法越來越消極,我和大家一樣感到無奈,但我更相信我們需要用行動去改變現狀。

    • 申請人的收入(來源地、資產作為收入)
    • 申請人的財務狀況(本身有冇按揭及債務)
    • 物業類別︰住宅 vs 工商舖

    首先是申請人的收入,按揭證券公司規定,只要屬於固定受薪的首置人士便可申請九成按揭,不過何謂「固定收入」?除了每月發放的月薪會被視為「固定收入」,申請人的年終花紅也可計算在內,但留意不能超過月薪的三倍。 至於以日薪出糧的申請人,只要日薪沒有佣金成份也可視為「固定收入」。若薪金組成部份包括底薪及佣金,則只計算底薪部份。 若申請人只有物業沒有收入,需要利用物業作資產抵押向銀行申請按揭,銀行只會最多借四成按揭,利息更有機會較一般新買賣按揭高;而收入並非來自香港的申請人只能借五成按揭。

    其次是申請人的財務狀況,如果申請人為擔保人(Guarantor、為物業按揭進行擔保的人)或已有按揭在身,樓價 HK$1,000 萬元以下最高按揭成數為五成,HK$1,000 萬元以上最高按揭成數為四成。如果申請人同時有按揭在身及收入來自香港以外地區,按揭成數要再下調,HK$1,000 萬元以下最高按揭成數為四成,HK$1,000 萬元以上按揭成數為三成。

    然後是物業類別,若住宅物業選用按揭保險: 金管局於 2020 年 8 月公布,將非住宅物業(工商舖和車位)按揭貸款的適用按揭成數上限,上調 10 個百分點, 即最多可借五成,如已有按揭在身須扣減一成。

  2. 2022年8月26日 · 以下嘗試作一個壓力測試實例。. 假設樓價是 HK$800 萬元,而你是非首置人士,最多可按 8 成,即向銀行借 HK$640 萬元,首期需 HK$160 萬元。. 在壓力測試下,假設實際按揭利率上升 2 個百分點,供款佔申請人月入不多於 6 成水平。. 若你是首置人士,最多可按 9 成 ...

  3. 2020年9月14日 · Bowtie故事. 【曾俊華談自保香港創新者的鍊成. 除了保險與銀行業外,就連教育也走向虛擬化。 一直沿用19世紀模式的課堂教育,也終於在這個數碼化年代出現一次徹底的變革…… 作者 曾俊華 John Tsang. 日期 2020-09-14. 更新 2022-05-13. 分享.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愛書之人,我堅信閱讀的魅力無可取替,再浮躁的人,只要手執一本好書,也能靜靜地坐半天,沉醉在字海當中不能自拔。 看書多年,雖然接觸過各種新鮮的題材、類別,但有幾本書至今仍是我的心頭好,其中一本就是由美國哲學家 Ayn Rand 編寫的《The Fountainhead》,一個圍繞著建築師的長篇小說。

  4. 2020年8月31日 · 香港、新加坡、南韓和台灣在二戰後,緊握環球經濟復蘇的機遇,積極發展以出口貿易為主的產業,令經濟因而急速起飛,締造出「四小龍」的傳奇,其發展模式成為不少國家借鑒的藍本,例如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等亦爭相模仿。. 這些模仿者雖然在 ...

  5. 他除了創辦非牟利機構「薯片叔叔共創社」外,亦是商業電台音樂節目主持人及喇沙書院的劍擊教練。 近年作為 Bowtie 的資深顧問,擔當著未來建構師的角色。 他的願景是所有香港人都能夠得到保障,真正走進自保新時代。P.S. John 於 1982 年代加入香港政府政務官職系,從 AO 開始,他曾出任多個部門的首長,並於 2007-2017 年間出任財政司司長。 22 篇文章. Bowtie故事. 【曾俊華親撰】致校長的信. 曾俊華 John Tsang 2022-11-29. Bowtie故事. 【曾俊華說未來】下一個機遇是什麼? 曾俊華 John Tsang 2021-06-24. Bowtie故事. 【曾俊華說未來】香港人使用金融科技的最大阻力是...…?

  6. 2021年6月10日 · Bowtie故事. 【曾俊華說未來】香港人使用金融科技的最大阻力是...…? 金融科技(Fintech)無疑是近十年最炙手可熱的發展領域,由虛擬保險、支付平台到加密貨幣,全球都湧現出色的金融科技獨角獸。 作者 曾俊華 John Tsang. 日期 2021-06-10. 更新 2022-05-13. 分享. 曾俊華相信金融科技早就融入在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簡單如用八達通「嘟」一杯咖啡,只是不自知,才因而感覺陌生。 有不少人婉惜香港原是亞洲區內傲視同儕的國際金融中心,何解金融科技發展卻大為落後? 我(John)覺得其實不需要太灰心,因為金融科技早就融入在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只是不自知,才因而感覺陌生。 金融科技早已融入生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