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7日 · 立法會金融界議員陳振英表示,政府可以派發僅限夜間或假日使用的2,000元消費券,以配合早前推出「香港夜繽紛」等活動,吸引市民和旅客消費。 工聯會支持派消費券

    • 區議會2023組成
    • 選舉議席需要三會提名
    • 重塑區議會職能
    • 資格審查制度
    • 履職監察制度
    • 政府強化地區治理架構
    • 更多香港有關文章

    來屆區議會,即是第七屆區議會,將有470名議員,與現屆479名議員相若。470名議員的組成如下: 1. 179席委任議員 2. 176席地方委員會界別議員 3. 88席區議員地方選區議員 4. 27席鄉事委員會的當然議席

    地方委員會界別和區議員地方選區的候選議員都需要獲得當區「三會」每會各3名委員的提名,詳情如下: 1. 地方委員會界別:獲當區「三會」每會各3名委員提名,但本人毋須為「三會」委員 2. 區議員地方選區:獲當區「三會」每會各3名委員提名外,還需要有參選選區不少於50位選民的提名

    為了讓區議會重回《基本法97條》所界定的非政權性諮詢組織,讓區議會專注於地區服務,為社區提供諮詢、轉介等服務,以及配合政府的工作。重塑後的區議會主席將會由當區的民政事務專員擔任,過往撥款、審批等職能都會回歸政府管理。

    另外,來屆區議會選舉將會引入資格審查制度。資格審查委員會將會由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加上2-4名官守委員,以及1-3名非官守委員組成,審核議員是否擁護《基本法》以及效忠特區政府,有需要時可參考國家安全委員會意見。

    今次的區議會改革都引入了「履職監察制度」,履職監察制度是為了可以監督區議員的工作,市民可以就區議員的工作表現向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作出投訴,民青局局長在收到投訴後就會啟動履職監察制度,對區議員工作進行調查,如果區議員對調查不滿可向政務司司長投訴。

    政府將會重新調整、強化地區治理架構,首先將會成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地區行政領導委員會」,主要制定地區政策、理順政策的優先次序及審視工作。 在「地區行政領導委員會」有由政務司副司長主持的「地區治理專組」,取代原本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和「地區行政督導委員會」,負責統籌及指揮各政策局及部門的地區工作。

  2. 2023年1月10日 · 【財政預算案2023】日前10多位G19議員向財政司司長茂波表達《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意見,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向財爺提出34項建議,當中包括促請政府通關後以「港人優先」保障本地醫藥供應,以及建議推出漸進式按揭

  3. 2024年2月25日 · 香港財經時報 2024/02/25 23:18. 圖片: 財政司司長網頁. 財政預算案2024|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在本周三(2月28日)發表,財政司司長茂波表示,每年預算案封面色調的選擇,包含著對香港未來一年的期盼。 財政預算案2024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在本周三(2月28日)發表。 財政司司長 茂波在其網誌中表示,在預算案諮詢期間,公眾提了很多寶貴意見,更好了解大家當前最關心的是什麼;面對財赤,在運用有限的公共資源時,冀能更聚焦、更有效益。 預算案封面色調包含著期盼. 茂波指出,過去一年我們走出了疫情,生活逐步復常,經濟回復增長。 不過,外圍仍然複雜多變。 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利率高企,不明朗不確定因素交織,影響了經濟增長的力度。

  4. 2024年5月4日 · 林奮強被市場稱為「樓市大好友」,最為人熟悉的經典操作,是1999年至2009年樓市十年低谷期間,一口氣狂掃45個單位,其後逐一沽售獲利。 值得留意,2012年,林奮強出任行會成員時,曾申報持有香港物業至27個,冠為行會樓王之名。 當然身不在位,已是政治過氣人物,但其投資眼光更代表對未來看法。 正所謂「人棄我取」 總有存在. 有人辭官歸故里,亦有人漏夜上科場,市場有賣自然有買,這也代表不同後市看法,可以說若大家睇淡便不會有買家,以前多次升跌市(特別是70年代石油危機、2003年沙氏肆港),當大部份人大手出售物業,亦有眼光兼有實力的投資者大手入貨,變成後年代的大企業家,正所謂「人棄我取」,總有存在。 所以今次林奮強出貨未止,往後尚有出售手上物業的機會。 更多香港最新樓市走勢及二手成交新聞.

  5. 2024年2月21日 · 昇世集團執行主席陳學彬指出,過去幾年亞洲客戶對財富管理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強勁,而且需求越來越複雜。 特別是隨著該地區射富日益增長,大眾富裕階層的投資機會大大增加。

  6. 2024年2月23日 · 立法會議員謝偉銓指,制訂政策時,應視乎整體社會得益,而「一刀切」撤辣或許不是社會最需要的方法。 撤辣未必是最佳救市方法. 減免細價樓印花稅 推動二手貨源流轉. 調降細價樓印花稅助上車. 慳稅變相提高供樓能力. 圖片:立法會議員謝偉銓. 立法會G19早前就財政預算案表達意見,建議盡量維持直接影響基層民生的政府收費,但同意以「能者多付」原則檢討部分收費,當中包括豪宅印花稅。 考慮放寬永久居民購買第二棟物業. 降按揭壓測門檻 增潛在買家. 多項因素協同形成入市「羊群心理」 圖片:立法會議員謝偉銓. 謝偉銓認為,解決市場信心問題、令更多人有能力入市,增加潛在買家,是令樓市貨源流轉的關鍵。 重建市場信心方有效提高成交量. 以社會得益為重心 有序進行調整. 解決供求問題 長遠改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