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5日 · 現時香港中醫師的臨牀能力考核是由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下稱中管會釐定畢業生須通過中醫執業資格試下稱執業試才可註冊執業然而中醫業界多年來均有聲音反映執業試難以準確評核中醫的臨牀能力如醫師的四診技巧辨證論治思維操作技巧等故建議改革。 根據去年香港研究學院趙永佳教授團隊的《專業化的長征:香港中醫師對專業發展的態度研究》調查所得,超過七成業界人士認為執業試及教育配套,缺乏對畢業生臨牀操作能力測試。 前線中醫聯盟亦於2017年給立法會的文件中建議,必須盡快檢視執業試,務求讓執業試的內容更貼近本港醫療環境和病人需求,包括提高筆試及格分數要求、增加傳統中醫和中醫經典的考核內容、加入本地實習要求和實際臨牀考核部分。

  2. 2024年5月1日 ·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中醫黃巧雲說預計計劃首年將培訓20名中醫師參與中醫師會獲有限期的內地執業資格擁有處方權和診治權黃巧雲說已參與計劃的中醫師皆有至少8年臨牀經驗亦曾是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計劃學員及參與本港協作服務他們需在導師指導下負責住院病人的臨牀治療除了在大灣區中醫醫院接受培訓8個月回港後會繼續在公立醫院和中西醫協作服務單位服務16個月並以視像形式與內地導師研討難症。 黃補充,參與中醫師的內地執照為期約兩年,在內地受訓期間需不斷往返兩地,「例如一個月在內地,兩個月在香港」。 獲短期執業資格 「參與整個療程」 參與計劃的東華三院-港大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中西區)中醫師黃惇祺,過去一個月在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服務。

  3. 4 天前 · 對末期癌症病人來說,停止或減低痛楚非常重要。. 當腫瘤擴大壓着周邊神經線,而癌細胞又擴散至骨導致骨折,痛楚是可想而知。. 痛楚影響着生理心理,纏繞心內,揮之不去。. 因此,最要緊就是將痛楚遏止。. 以老的情况,普通止痛藥如撲滅息痛(paracetamol ...

    • 中醫醫院的運作模式
    • 中西醫的互動模式
    • 中醫未來在公營醫療系統的角色
    • 中醫人力資源及執業考試
    • 中醫專科發展

    2014年,時任行政長官於《施政報告》中提出政府將會興建中醫院,過去幾年政府成立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積極推動中醫醫院發展事宜;並預計於2024年底分階段投入服務,採用公私營合作模式,由政府興建,及後由非政府機構營運。 不過,中醫醫院的運作模式在業界一直備受關注,其中主要涉及3個問題,一是在運作時所使用的治療方法,焦點在於中醫醫院應該是使用純中醫治療,還是中西醫合作治療,如果是中西醫合作應該是何種方式的合作;二是中醫醫院的功能定位,焦點在於中醫醫院應該是一間全功能醫院,還是一間專科醫院,也涉及中醫醫院應該以哪些病種為主要診療方向;三是中醫醫院的人才培訓,包括現階段香港是否具備中醫醫院需要的專業醫療人員及管理人員。

    中醫成為一個專業後,和西醫的互動愈來愈密切。中醫未來在香港整體醫療系統不同層面的醫療服務中,和西醫有怎樣的合作和互動,卻是一重大課題。有醫師認為未來中西醫結合是中醫發展的大勢所趨,但不少中醫師擔心香港未來的中西醫合作模式,會參考中國內地的做法,即中醫院裏同時提供中醫及西醫服務,或者中醫師可以使用西醫的療法,如進行手術及開西藥。 亦有中醫師對內地的中西醫結合經驗持有強烈的批判態度,認為內地中醫院以西醫主導的經驗破壞了中醫的傳統價值,而香港則因為政策限制,反而保持純粹的中醫價值及治療方法。雖然本地大學的中醫課程涵蓋現代生物醫學的知識,但香港現時的醫療法規不允許中醫使用現代醫療儀器及轉介檢驗,中醫師的權限和內地有所不同,故此未來的中西醫合作模式也可能和內地有所不同。

    公共醫療是政府施政的重要部分,市民對公營醫療的需要日益增加,但中醫服務在公共醫療系統裏的比重還是有限。政府在過去10多年內相繼成立18間三方合作教研中心,但診所並非全面獲得政府的資助,且由非牟利組織營運,而非衛生署或醫院管理局管理。故此營運及資助模式經常備受業界人士議論,認為只有公營之名而沒有公營之實,無法如一般公營診所提供全面的資助服務予市民。 業界也相信把中醫納入公營醫療系統,有助紓緩現時醫護人手不足的壓力問題。近年每逢流感高峰期,當公營醫療系統不勝負荷,就有業界人士聯署,呼籲政府讓中醫加入前線抗治流感的隊伍,更自發組織私營中醫診所延長服務時間,藉此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雖然如此,中醫服務的滲透率仍然偏低,政府雖然呼籲中西醫一同對抗流感,但似乎更多是呼籲私營中醫,而還未有探討中醫應該在...

    中醫人力資源的供求問題以及如何評核專業資格,也是近年備受討論的議題之一。2017年的《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指出中醫短期內會出現人手過剩,在內地修讀中醫本科課程的本港學生人數也會對中醫人手供應構成潛在影響。上述報告在業界裏引起不少討論,業界人士紛紛對未來中醫人力資源過剩表示擔憂,認為會影響整體中醫行業發展。 過去10年中醫求診率開始放緩,可見私營市場對中醫師的需求,可能已經開始接近飽和,但潛在的中醫師供應卻可能繼續增加。本港難以控制內地30所認可大學的中醫學收生名額,相對容易的方法是從考試評核來調整,成為合資格執業者的門檻。對於如何保障行業健康發展,和怎樣控制供求比例的合理性,是要限制內地收生名額,還是調整執業試的難度以提高入行門檻,業界內出現了不同聲音。再者,內地的中醫制度...

    最後,專科發展是目前業界除了上述議題以外,較為重要的一個議題。雖然仍未在公共政策層面及業界受到廣泛談論,但有醫師已經開始嘗試推動中醫專科化發展。同時,中醫醫院的發展及與西醫的互動,必然會涉及中醫專科發展的討論。中醫目前的分科是否合適,日後進一步專科化應該參考西醫的分科,還是根據中醫特色來分科,都是有爭議的。有中醫師認為專科化發展可以提升中醫師的整體水平,也能提升市民對中醫的認可,但有中醫師認為中醫專科化發展必須非常謹慎,不可以隨便參考西醫現行的分科方法,否則會和中醫的核心精神有衝突。 按照我們的觀察,中醫業界對上述五大議題,眾說紛紜,不同背景中醫師的觀點,在業界內形成了非常明顯的分歧。如果業界不容易形成共識,政府也不容易找到合適的對話對象,如此長遠對業界的發展有障礙。究竟中醫業界的主要聲音對...

  4. 明報專訊六旬註冊中醫師藉詞為16歲少女驅鬼及解降頭稱肛門是陽極通道」,用手指插進少女肛門內辟鬼」。 其後他以鬼入侵少女的一名女同學及少女的母親身上,要求指插兩人肛門。 中醫昨於區院被判非禮等7罪成立,法官郭啟安斥被告利用少女母親的迷信、無知及對他的信任,假借宗教之名,侵犯兩名少女及少女母親。 郭官下令被告還押至3月7日判刑。

  5. 2021年2月18日 · 即時文摘. 2021年2月18日星期四. 亞博的「中醫」診療服務,真的是中醫嗎? (文:謝智勇、梁煒琦、王淑芬、周艷秀、陳皓天) (09:00) 圖1之1. 上月醫院管理局終於宣布由1月26日起容許中醫進入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內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中醫診療服務費用全免旨在為病人提供多一個治療選擇協助他們紓緩病情。 無奈地,我們不禁疑惑,這真的是一個「好消息」嗎? 一年前我們曾撰文〈政府應讓中醫介入治療武漢肺炎——疫情揭示中醫發展問題〉建議政府早着先機,善用中醫自古以來治療急性外感疫病的優勢治療全新的冠狀病毒。 然而一年過後,雖然政府終於恍似採納業內外人士的建議,我們發現此政策依然存在根本問題: 現時政策下中醫未能發揮優勢.

  6. 2022年4月21日 · 內地早於1986年已經成立國家中醫管理局在各省市皆設有省市級的中醫藥管理使中醫藥工作具相當獨立自主的發展地位相對地提高教育事業的開展研究機構與醫療單位的發展和振興訂立內地中醫藥發展有利且完善之政策該局職責包括起草中醫藥法律法規及監督執行擬定中醫藥包括護理人員的職務評定與執業資格標準及監督實施中醫醫療科研機構結構佈局與運行機制改革監督中醫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護理及臨牀用藥等及作業務指導在國家教育方針指導下組織擬定和實施中醫藥教育發展規劃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提高人才素質和專業水平等相關範疇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