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29日 · 恐難尋摯愛遺骸 巴人妻兒身上預先寫名綁手繩. [2023.10.29] 發表 推文. 根據加沙政府昨日統計,以軍對加沙的報復行動迄今累計造成至少7703人死亡,當中超過3500名兒童,不少屍首只能被草草埋葬。. 一些巴勒斯坦人唯恐將來找不到摯愛遺骸,預先給妻兒等 ...

  2. 明報新聞網海外版 - 明報加東版 (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港聞. 圖片. 兩年前為求畢業後生活安穩的梁顯恩(圖),放榜後選讀香港大學政治學與法學雙學位,入學後卻發現自己興趣不在法律,最終退學,翌年再報讀浸會大學音樂系。 顯恩盼以歌曲《In My Fantasy》勉勵應屆文憑試考生,不應追求穩定而選科,反應放手追夢。 (黃志東攝) 其他新聞. 》 漁光村200空置單位變過渡房 只限單身長者二三人戶 月租最多1421元. 》 樓高10層無𨋢 部分單位有露台. 》 市價脫鈎單位蝕百萬 房協CEO﹕無報大數. 》 深水埗明哥告前義務公關侵權 被告現職特首辦. 》 不足九成派首三志願 升中滿意率續跌 叩門料更.

  3. 2022年8月6日 · 一名在列治文看診30年的華人醫生近日宣布即將退休,引發華人社群關注,有病人形容現時難以找到接收新症的家庭醫生,過渡期內有需要只能前往免預約診所。 在列治文阿克來路 (Ackroyd Rd.)8100號路段開設診所30年的家庭醫生郭泰芬,近日向病人派發結業通知,稱經過仔細考慮後決定於11月25日結束業務,診所將應診至9月30日,其後只會為病情複雜的病人提供病況評估及治療建議。 該通知提到由於未有醫生接替,因此提供兩個網頁建議病人瀏覽,包括於卑詩醫療資訊網站Health Link BC的列治文健康聯網 (Richmond Health Connect Registry)登記,以尋找合適的家庭醫生。

  4. 2019年11月21日 · 1957年下半年,發生一波歷時數月的「逃港潮」。 當時,西方及東南亞國家對難民採取保守政策,東南亞地區局勢亦不穩,令大量內地難民、人才和資金轉而湧入香港。 中大歷史系教授何佩然說:「政府採取了明智做法,因 (當時)市場上有很多游資 (又稱熱錢)和大量流離失所的人,若全部歸我所用,我們在經濟方面的長處便得以發揮。 香港作為亞太地區中心,再成為新的加工工業中心,後來發展為金融中心,全部都有賴人、物和各方面的資源。 中共「大躍進」致「五月大逃亡」 1958年,中共政府開始推行「大躍進」,後來演變成大饑荒,大量內地人民再次逃難來港。 1962年4月起,不同省市人民湧往中港邊境,形成「五月大逃亡」。 因難民人數眾多,政府開始實施「即捕即解」政策。

  5. 2018年3月16日 · 尋尋覓覓」,指作者一直在尋找一些事物。 可是,周圍空無一物,只是「冷冷清清」。 作者遍尋東西,結果一無所獲,難免哀愁,於是有感「悽悽慘慘戚戚」。 這些詞語,都是形容內心悲傷至極,當中只有微小的差別,「悽悽」言其悲涼,「慘慘」言其憂鬱,「戚戚」言其憂懼,可見作者當時極為愁苦。 →當時作者已近暮年 (六十四歲),丈夫早已離世,加上戰亂導致流離失所,生活苦困,自不待言。 所謂「冷冷清清」,一方面既指作者孤身一人,寂寞難遣,另一方面亦指當時家徒四壁,生活坎坷。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情:難以休息,倍感愁苦. 作者既寫當時的季節,亦寫身體狀?及感受。 正值深秋,天氣多變,時暖時冷,令作者難以休息,倍感困頓。

  6. 2014年12月21日 · 7歲童Christopher的骨灰於2010年回,是南亞海嘯最後一名被回的港人。 (資料圖片) 南亞海嘯共奪走逾23萬人生命,因不少屍體已發脹至難以辨認,泰國工作人員盡量為死者留下一撮頭髮或牙齒核對DNA,核證過程艱巨,部分死者家屬要花數年才回摯親。

  7. 2015年10月2日 · 八仙嶺山火的老師護送學生脫離火海卻不幸犧牲性命、福島核事故五十死士甘願冒生命危險留下來為電廠緊急維修──因為有人肯留在最後,所以才拯救了無數寶貴的靈魂。 試想像,若人人皆爭先恐後,不願留在最後的位置,無人肯承擔責任,可想而知,一條隊伍必定會變得混亂不堪,而那些陷入危難的人之命運也不堪設想。 「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這種緊跟着前人如綿羊般盲目亂竄的處世態度,雖然能為人帶來一時的利益與安逸,但卻奪去了人之為人求變、求進步、求突破的機會,甚至拖倒社會前進的步伐,令人逃避他們皆當負的責任,對個人、他人與社會都帶來極大禍患。 這種消極的態度並不是我們應推崇的。 我們需要的,是不畏險阻、不怕吃虧,甘做第一,甘做最後的勇氣,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擁有值得過活的人生。 圖:資料圖片. 文:黃蕊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