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身份證 (英語: Hong Kong Identity Card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 的 身份證明檔案 ,由 入境事務處 簽發,為 香港居民 的主要身份證明檔案。 《 香港法例 》第177章《人事登記條例》規定,凡年滿11歲的香港居民,必須於年滿11歲後或抵港30天內登記領取身份證。 每張香港身份證均有持證人的姓名及出生日期等個人資料,並把持證人的黑白相片印在證上。 在姓名一欄下面,亦印有 中文電碼 [1] ,以方便政府或機構作輸入姓名之用。 持有香港身份證,並不代表擁有 香港居留權 。 根據香港法例,只要在港(工作、讀書等)逗留超過180天並年滿11歲或以上就必需申請香港居民身份證,但是也並不代表持有香港身份證在港連續居留七年或以上就擁有居港權。 名稱 [ 編輯]

  2. 2024年5月4日 · 同年8月18日起全香港居民按照其出生年份分阶段换领智能身份证入境事务处在全香港特别设立9间智能身份证中心供予市民换证所有1968年及1969年出生的香港居民为首批换领成人身份证的受惠者19661967年出生的市民则紧随其后

  3. 香港身份證 (英語: Hong Kong Identity Card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 的 身份證明文件 ,由 入境事務處 簽發,為 香港居民 的主要身份證明文件。 《 香港法例 》第177章《人事登記條例》規定,凡年滿11歲的香港居民,必須於年滿11歲後或抵港30天內登記領取身份證。 每張香港身份證均有持證人的姓名及出生日期等個人資料,並把持證人的黑白照片印在證上。 在姓名一欄下面,亦印有 中文電碼 [1] ,以方便政府或機構作輸入姓名之用。 持有香港身份證,并不代表擁有 香港居留權 。 根據香港法例,只要在港(工作、讀書等)逗留超過180天並年滿11歲或以上就必需申請香港居民身份證,但是也并不代表持有香港身份證在港連續居留七年或以上就擁有居港權。 名稱 [ 编辑]

  4. 其他人也問了

  5. 1 種語言. 條目. 香港繁體. 工具. 臨時身份證明書 ,俗稱 行街紙 。 香港法例中並沒有正式名稱為臨時身份證明書的法律文件, 行街紙 一般指以下法律文件: 正式名稱為 擔保書 (英語: Recognizance, Form No. 8 ,或另稱「 表格8 」),是根據香港法例第115A章 《入境規例》 發給在 香港 第115章 《入境條例》 中被羈留或可予羈留,以等候遣送或遞解離境的人士。 此類人士干犯入境罪行並正等候遣送或遞解離境,期間以申請居留權或基於人道理由藉口申請留港。 擔保書載有持有人身份,擔保條件包括持有人要在指定時間向 警署 或 入境事務處 報到跟進,不能在香港工作或經營業務等。

  6. 歷史. 申請資格. 身份書樣式和印製工藝. 備註及說明. 簽證待遇.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簽證身份書 ( 英语 : Document of Identity for Visa Purposes,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簡稱 DI ),是由香港 入境事務處 簽發的旅行證件。 主要簽發對象為無法取得任何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護照或旅行證件的香港居民。 而申請人則主要是從中國內地持 單程證 來港而未取得 香港居留權 的人士。 也有部分申請人為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不是 中國公民 的非華裔人士。 入境事務處在2020年共簽發了16,181本簽證身份書。

  7. 非中國籍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和除了中國籍或未選擇國籍以外的澳門居民不能申請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如果該類人士欲前往中國內地,須使用 國籍 國簽發的 護照 等 旅行證件 向 外交部駐港公署 、 外交部駐澳公署 或 中國駐外使領館處 申請對應類型的 中國簽證 或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免簽證入境。 歷史 [ 編輯] 參見: 香港深圳邊界 和 香港邊境禁區. 1898年《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內文有「至 九龍 向通 新安 陸路,中國官民照常行走」 香港特區護照、回鄉證(封面糢糊及已註銷)及99版《通行證》大小對比. 1898年8月6日生效的《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規定, 九龍 向通 新安 陸路,中國官民照常行走。

  8. 入境事務處(簡稱入境處;英語: Immigration Department,縮寫作 IMMD),前身為英治時期的人民入境事務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保安局轄下的紀律部隊之一,負責出入境事務、打擊非法勞工及恐怖分子、執行入境條例等。現任入境事務處處長為郭俊峯,領導7376名 軍裝人員 ( 英语 : Uniformed services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