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負責檢討方艙用途的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表示檢疫設施在考慮作其他用途時防患未然」,且需一併考慮未來規劃及交通配套等政府會小心考慮民建聯的建議待研究後成熟一項推一項」。 另外啟德體育園將於今年內落成黃偉綸表示明白社會關注周邊的交通配套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將帶領跨部門統籌開幕後的相關配套。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 立即下載︰ 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 http://tinyurl.com/3dtnw8f5. 責任編輯:戴朗希. 16:24 2024/05/19.

  2. 2019年3月19日 ·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明日大嶼的人工島計劃令香港人住大一點」。 (林宇翔攝) 發展局公布「明日大嶼」工程造價估算,交椅洲1000公頃人工島、欣澳和龍鼓灘填海、屯門沿海地帶發展區(包括內河碼頭)和「優先推展的交通運輸網絡」,最新的工程估算造價約為6,240億元,其中包括發展區需要的3,510億元,以及交通運輸網絡的2,730億元,整項目造價是90年代造價1553億元的玫瑰園計劃(機場核心計劃)的3倍,一旦落實,將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貴的基建項目。 在交椅洲人工島的效益方面,發展局引用香港測量師學會的估算,稱人工島私人住宅及商業發展的土地收益估算上限為9740億至11,430億元,可提供7.8萬個房屋單位;下限則為7070億至8230億元,提供4.5萬個房屋單位。

  3. 2018年7月19日 · 一年之後黃偉綸重考一次成功獲香港大學取錄取得社會科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他更成功投身政務主任職系自此仕途一帆風順。 以為局長是個別例子? 非也。 原來,前特首梁振英亦曾會考失手,未能原校升讀中六,入讀香港工業學院(理大前身)的測量系高級文憑課程,後來才轉到英國布里斯托理工學院修讀測量;至於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當年會考不足14分,但進入預科後發奮圖強,在高級程度會考取得3A1C的佳績,最後順利入讀香港大學。 另一名前特首曾蔭權,1964年在香港華仁書院畢業,雖獲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取錄,但因家貧放棄升學,並投身社會,任職藥廠推銷員。 其後,曾蔭權考入政府,由二級行政主任(EO)做起,再轉任政務官(AO),最終走上了特首之路。 撰文 : 傅流螢. 欄名 : 有政戲online.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0年8月2日 ·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2日發表網誌指發展局在疫情下創造逾6500個短期職位料9月底有約3500人將陸續上班。 他更分享機電工程署新同事何梓欣和陳俊華的工作。 黃偉綸稱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創造職位計劃未來兩年在公營及私營機構創造約3萬個有時限職位增加就業機會。 其中發展局及其轄下部門,如機電署、渠務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屋宇署、水務署等,合共創造逾6500個短期職位,包括政府職位,以及透過現行合約或新合約安排,向顧問公司或承建商採購服務,當中涵蓋不同工種、技能和學歷要求,為專業人士、技術和後勤人員,以至應屆畢業生提供工作機會,預計至9月底,約3500人將陸續上班。 機電工程署(機電署)宣傳主任何梓欣(左)和宣傳助理陳俊華(右)。 (網誌圖片)

  6. 2022年7月12日 · 主持會議的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指工作組的其中一項工作重點是研究如何提升第一個5年期的公營房屋供應量黃偉綸透露在今日的會議上相關政策局及部門代表檢視了未來10年的整體公營房屋供應。 他續指,在未來5年,即2022/23至26/27年度,公營房屋的落成量大約是10萬多個單位,到第二個5年期,即2027/28至31/32年度,落成量將大幅提升至超過23萬個單位。 黃偉綸強調,工作組的其中一項工作重點,是研究如何提升第一個5年期的公營房屋供應量。 他又指,工作組亦會探討進一步應用「組裝合成」及其他科技,以加快興建公營房屋的速度;亦會研究如何透過加強不同部門的協作,並減省程序,以加快興建及落成公營房屋。

  7. 2023年4月10日 · 黃偉綸今日在社交平台表示三大創科界的盛事將滙聚超過2000名來自香港內地亞洲歐洲和美洲共19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香港國際創科展本身就有約400個參展商

  8. 2024年3月16日 · 黃偉綸今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每150萬名旅客為經濟總量GDP本地總經濟收入帶來千分之一增長即也有30億元。 他認為,經濟貢獻固然重要,但同樣道理,盛事令市民的生活更多姿多彩,令香港作為國際盛事之都的定位更鮮明。 他又提到,「金庸百年誕辰紀念展」在沙田文化博物館展出,樂見有內地旅行社正組織旅行團入場觀展。 對於有議員認為,康文署與國際藝術團隊「teamLab」,本月25日起於金鐘添馬公園展出200多個發光蛋型裝置展覽,不應免費入場。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常任秘書長黃智祖指,今次展覽希望提升本港文化藝術氣氛,並非所有與商業有關的活動就要收費。 他稱,「收不收錢都有人講」,不過每個項目有不同本質、目標不一,並非要「側埋一邊全部收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