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0日 · 一對37歲夫婦就是此等級數的超高收入人士拋離九成美國家庭但仍寫信給理財專家Ramit Sethi表達「財務焦慮」: 兩人均從事科技工作, 年薪 總計約85萬美元 (約666萬港元) ; 他們的 淨資產 合計230萬美元 (約1,800萬港元) ; 其中退休和定期投資帳戶逾150萬美元(逾1,175萬港元); 但他們仍擔心儲蓄不足 。 驚被AI取代,故拼命守財. 專家:杞人憂天. Ramit Sethi在其播客節目分享了此宗奇特的理財過案,認為這對夫婦的人生將變得非常富有。 他假設兩人只是把這筆金額留在投資市場,不作他選,「按照7%回報率,這筆錢就會變成數百萬美元。 夫婦兩人對金錢的態度明顯和他們相對安全的財務狀況有着巨大落差。

  2. 2022年2月10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2/02/10 13:10. 分享:. 不少年輕人都有創業夢,但缺乏創業資金,年僅37歲的Matt是生意人,過去曾多次創業,有成功也有失敗,身家已逾千萬元。. Matt剛剛將生意賣出而獲利,現正在等待適當機會,再投資其他潛在高增長的行業,所以 ...

  3. 2024年4月11日 · 鑑於效果不錯去年4月他甚至嘗試家族內的三代換血」,把17歲兒子的血液注入體內又把自己的血液輸給70歲父親但3個月後他宣布沒看到任何成效終止了該療法他的醫生聲稱抗衰老治療幫助他獲得了37歲的心臟28歲的皮膚和18歲的肺活量

  4. 2022年3月7日 ·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22/03/07 17:25. 最後更新: 2022/03/07 17:29. 分享: 富達《2022年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發現有近6成香港女性認為自己經濟獨立比例略高於男性57%),但不足5成女性對自己的投資決定有信心調查結果顯示女性預期在37歲時實現經濟獨立比男性年輕4歲穩健財政成主要人生目標. 香港女性普遍認為,經濟獨立的定義為擁有足以應付日常開支的個人收入(57%)、擁有個人收入並不必依賴他人的經濟支持(51%)、擁有個人儲蓄以應付突發開支(50%),及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作出選擇(46%)。 但她們認為生活成本(47%)和低收入(33%)是阻礙實現經濟獨立的兩大因素。

  5. 2021年8月4日 · 1. 醫療保障. 若你已經人到中年,卻發現自己一份保險也沒有,你必須要為自己計劃,因為購買保險可以幫助你轉嫁風險,減輕老年後的醫療負擔。 很多中年人一直工作,卻從沒有預想過自己有日得了大病,需要一大筆醫療開支,在沒有購買保險的情況下,只能動用積蓄。 你可以先從最基礎的保險開始,如住院、意外,若不幸需住院治療或是發生意外也可以有基本的保障,而不需要動用個人的養老積蓄。 有更多經濟能力後,可進一步擴闊保障範圍,如危疾等。 【76%受訪者冀實現財務自由 惟3成在職人士退休零準備 : 按此 】 2. 建立穩定退休現金流. 你有想過未來退休後,你每個月的支出大約是多少嗎? 你能確保未來沒有正職的收入來源後,你的積蓄可以讓你的生活保持水準嗎?

  6. 2021年6月25日 · 1. 收入不高兼負債 決心學理財. Nicole Victoria現時是一名母親,身兼理財教練及地產經紀的工作。 但年輕時跟很多人一樣,大學畢業後任職年收入只得5萬加元(約31萬港元)的工作,同時,要背負4萬加元(約25萬港元)的學費貸款。 她本以為進入職場後,能夠賺足夠的錢讓她過理想的生活,但由於收入不高,而且要償還債務,她經常入不敷支,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 後來,她意識到,問題不在於她的收入不高,而是她沒有妥善管理個人財務,「人可以憑年收入4萬美元而致富;也可憑年收入10萬美元而過得潦倒,這完全取決於你如何善用手上的金錢。 」於是她決心開始學習一切有關於理財及投資的知識,由償還債務及投資,將個人資產滾存至100萬美元(約776萬港元),並建立她想要的生活。

  7. 2021年6月4日 · 發布時間: 2021/06/04 18:45. 最後更新: 2021/06/04 19:06. 分享:. 你有沒有想過每天努力工作,其實最終就是為了能夠給予家人安穩的生活,可以與家人享受人生。. 不過,當你勞碌一生達到目標的時候,你可能發覺時間或許沒有等你,最後後悔不已──後悔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