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仁爱修会(Canossian Daughters of Charity)源于意大利,是圣玛大利肋(Magdalen of Canossa)创办的一个天主教女修会。 在1860年到香港传教,并在香港建立香港仁爱修会。 早年为贫民提供教育﹑医疗和孤儿院等服务,现在则以办学为主。 中文名. 仁爱修会. 外文名. Canossian Daughters of Charity. 属会学校都以校风严谨传统见称,深得家长们的认同,所以大多是地区性甚至是传统名校。 其中以最历史悠久的三所学校,圣心﹑圣方济各和圣玛利最广为人熟悉。 中学. 修会的中学全是津贴女校,除了培德,其他都是香港一百一十四间英文中学之一。 圣心书院.

    • 概览
    • 历史沿革
    • 学校领导
    • 校训
    • 办学宗旨
    • 校舍设施
    • 校服
    • 开设科目
    • 学生活动

    位于香港湾仔区的津贴中学

    嘉诺撒圣方济各书院(St. Francis' Canossian College,简称SFCC)是意大利嘉诺撒仁爱修会在香港开设的第二所学校,于1869年创校,并附设直属小学嘉诺撒圣方济各学校(St. Francis' Canossian School)。

    在1860年,由圣玛大利肋嘉诺撒所创立的嘉诺撒仁爱修会的修女,从家乡意大利远赴香港传教,当时修女们为照顾湾仔平民区的贫困和失学儿童,便在坚尼地道创办了圣方济各学校(St. Francis' School),亦即是现今的嘉诺撒圣方济各书院(St. Francis' Canossian College)。

    那时的修女们不但为儿童提供免费教育,还在同一地方建立了一所医院和孤儿院。港督参观学校后,十分满意学校的教学,便将学校纳入政府资助学校,属香港最早期的一批政府资助学校之一。

    学校的行政管理至今依然归嘉诺撒仁爱修会所有,学校曾于1941年因香港沦陷而停办,但修女们对办学的热情和决心并没有减退。二战过后,学校在1945年重开为圣心初中(Sacred Heart Junior School),在1953年才正名为嘉诺撒圣方济各书院(St. Francis' Canossian College)。由牙居民对学位需求的不断增加,学校的两座新翼分别在1956和1958年落成,为适龄女童提供更多的学位。

    学校亦于1956年成立了香港的第一队香港红十字会青年团(Youth Unit One),其后慢慢在其他中学普及起来,成为香港其中一个最具规模的制服团体。

    在1962年,学校开设中六预科课程,从小学到预科提供13年的全面教育。礼堂大楼在1985年落成,内设体育馆、图书馆和缝纫室等设施。

    到了后期,坚尼地道只剩下嘉诺撒圣方济各书院和嘉诺撒圣方济各学校,其馀的建筑物则用作嘉诺撒修院和明爱达言学校的校舍。

    校监和校长

    •现任校监:詹秀琏修女

    •校长:罗勤忠老师(Mr. K. Law)

    •副校长:李诗頴老师 (Miss R. Lee)

    "Veritas in Charitate"

    •英文: "Live by the truth in Love"

    •·致力提升学生在智育、群育、德育及灵性上之发展。

    •·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并鼓励及帮助学生发挥天赋潜能,为面对21世纪的挑战作好准备。

    收生

    •嘉诺撒圣方济各书院的中一学生大约有六成来自直属小学嘉诺撒圣方济各学校。每届升上直属中学的小学部学生有大约80名,占该年的小六毕业生大约70%。其馀的则在香港中学学位分配办法和自行分配学位中招收,录取的学生都属于第一组别(Band 1),属于成绩最好的一批学生。

    •除一般学校设备外,全校课室、特别室及礼堂皆装置空调、电视、投影机、录影机、电脑网络及荧幕等设施;又设有电脑室4间、多媒体教学中心及语言自习中心;图书馆、实验室及缝纫室亦配备电脑设施。

    嘉诺撒圣方济各书院的冬季和夏季校服与两家嘉诺撒姊妹校,嘉诺撒圣心书院和嘉诺撒圣玛利书院,是同一款式,区别在于颜色和校徽。学校对校服和外表仪容的要求非常严格,不容许任何「标奇立异」(训导和老师经常将这词重复强调),常常会有突击检查:校裙是否及膝、耳环是否合规格和书包有没有花巧装饰的匙扣等等。学生的发型亦受到规管:长头发的必须用黑色或蓝色的辫子束起;短头发的款式不能过短和太男性化。染发化妆也是严禁的。

    领袖生会配戴印有其职称的胸针,穿夏季校服时会扣在领带上,穿冬季校服时会扣在背心裙上。在2000年代,学校推出了校徵的胸针让其他学生配戴,亦开始发售印有"SFCC"的冷外套供学生选购。

    夏季校服

    白色短䄂连身百摺裙,配蓝色的领带和腰带,白色的短袜和黑色皮鞋。可穿著深蓝色、黑色或白色的外套。必须穿著白色底裙,不可以用运动裤代替。

    冬季校服

    深蓝色的背心绒布连身百摺裙,配白色恤衫、蓝色的领带和腰带,深蓝色的短袜和黑色皮鞋。可穿著深蓝色或黑色的外套和校褛。

    除了中国语文﹑普通话和中国历史,所有科目均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语言: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普通话

    •数学

    •科学:综合科学

    •科技教育:资讯科技、家政

    •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综合人文、中国历史﹑宗教教育

    •升学及就业辅导组 Career's Guidance Team

    •公民教育组 Civic Education Team

    •辅导组 Counselling Team

    •训导组 Discipline Team

    •资讯科技组 I.T. Team

    •宗教组 Religious Team

  2. 收藏. 0有用+1. 0. 嘉诺撒圣玛利书院.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香港的津贴中学. 嘉诺撒圣玛利书院St. Mary's Canossian College)由 嘉诺撒仁爱女修会 于1900年创办,是香港的著名女校之一,校舍其中一座建筑物圣米高楼被列为 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 中文名. 嘉诺撒 ...

  3. 嘉诺撒圣心书院英语Sacred Heart Canossian College)是 香港 天主教嘉诺撒仁爱修会所创办的津贴女子中学,为香港补助学校议会22所补助学校之一,位于 香港岛 薄扶林置富花园置富径2号。 嘉诺撒圣心书院创立于1860年是香港第一所女子学校原名意大利修会学校后易名为嘉诺撒学校。 1960年,为免与其他同名中学混淆,再易名为嘉诺撒圣心书院,嘉诺撒圣心书院培育出不少社会知名人士,包括前政务司司长 陈方安生 。 中文名. 嘉诺撒圣心书院. 外文名. Sacred Heart Canossian College. 创立时间. 1860年. 地 点. 香港. 目录. 1 学校校训. 2 历任校长. 3 学校设施. 行政管理. 每年招生. 4 开设科目.

  4. 仁爱女修会(CanossianDaughtersofCharity)源于意大利,是圣玛大利肋(MagdalenofCanossa)创办的一个天主教女修会。 早年为贫民提供教育、医疗和孤儿院等服务,现在则以办学为主。

  5. Canossa Hospital 嘉诺撒医院. Magdalen of Canossa 圣玛大利肋嘉诺撒. Salame di Canossa 萨拉米香肠. CANOSSA PRIMARY SCHOOL 嘉诺撒小学 ; 嘉诺撤上午小学. Walk to Canossa 卡诺莎悔罪 [1] 双语例句. 播报. 编辑. I hope can study at canossa college!希望可以考到对面果间中学啦!

  6. 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而这位教皇出身于皮鞋手工制作之家,这就是“卡诺莎之辱”。此后,“卡诺莎之辱”在西方世界成为屈辱投降的代名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