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central property agency in hong kong 工商 相關

    廣告
  2. Book the Perfect Vacation Rental in Central with up to 75% Discount! Best Central Rentals from Your Favourite Sites. Find Your Dream Vacation Home Now!

    The Peak - From $35.00/day - View more items
  3. 公司團隊在沙田大圍區及西九龍區工作經驗逾10多年,熟悉區內成交走勢。盤齊價準,以客為本. 公司團隊在沙田大圍區工作經驗逾10多年,熟悉區內成交走勢。盤齊價準,以客為本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1日 · 2021年6月21日星期一. 香港土地房屋問題是一本難念的書:以彼書論此書(文:鄧永成) (09:00) 圖1之1. 主管港澳事務的副總理韓正,3月「兩會」時提到香港住屋問題要有開始解決之時。 香港社會隨即又一次展開從供求的經濟問題,來爭議土地房屋供應不足的偽命題,繼續無視香港深層次問題的複雜特質。 從《為何你負擔不起一個家? 》說起. 放眼世界,尤其年輕一代,難以自置居所已成普世現象。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Josh Ryan-Collins在其小書 Why Can't You Afford a Home? 提出「房屋-金融反饋循環」的新穎論述,剖析現時銀行及土地在經濟中的角色,來說明這道傳統經濟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註1)。 有別於香港空談供求的偽命題,這論述是研究西方國家大量歷史經驗的成果。

  2. 2023年11月15日 · 明報專訊競爭事務委員會昨入稟競爭事務審裁處控告美聯集團及旗下美聯物業和香港置業以及各公司5名管理層違反競爭條例》,涉嫌連同中原地產及利嘉閣合謀定價損害消費者權益。 案情揭露美聯及中原高層去年底六度會面,協議新盤交易實收佣金限定2%,相關內部通告年初被傳媒報道後,競委會展開調查。 競委會表示合謀行為令買家或需支付更高金額。 涉事的中原地產和同集團的利嘉閣因向競委會申請寬待,並提供多項資料協助調查,現階段不被控告(見另稿)。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3. 2024年1月31日 · 【明報專訊】房屋署去年10月要求首批約8.8萬個未住滿10年的公屋住戶,申報居住情况及資產,截至本月中已收回8.7萬份申報表,並收回約330個單位。 署方透露,透過土地註冊處查冊已發現有70戶擁有本地物業,其中在已交表的住戶中,有40戶未有如實申報,署方將發出遷出通知書或檢控。 房屋署長羅淑佩稱,下一輪涉及逾25萬戶的申報將於4月展開,其後會考慮設賞金鼓勵市民實名舉報濫用情况,賞金金額將參考3000元的好市民獎。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4.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公布「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細節,新計劃下投資移民來港門檻為3000萬元,當中須有最少2700萬港元投資「金融資產」及「非住宅房地產」,另須向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投資300萬元,以支持本港創科及其他重點行業。 政府早前稱新計劃不包括投資物業,但昨日公布可投資工商物業,上限1000萬元。 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表示,投資科企具風險,關注當局日後如何選擇合適投資對象,確保投資管理妥當。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5. 2023年11月9日 · 【明報專訊】房委會過去5年公屋維修費及管理費持續上升,房屋局長何永賢昨日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透露,2022/23年度每個公屋單位每年管理費為6980元,即月均約582元,平均維修費為5380元,月均約448元。 她指,以房委會今年1月公布的預算和財政預測作基礎,未來3年(2023/24至2025/26年度),期內建築開支和公屋營運開支預計每年分別增加7%及4%,又稱為達公營房屋供應目標,房委會建築開支料將持續上升,房委會將審慎理財。

  6. 2023年12月20日星期三. 社評:降低舊樓強拍門檻 莫忽略保障小業主. 【明報社評】政府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建議降低舊樓強拍申請門檻,視乎樓齡組別及地點而定,最多可降至65%。 香港市區老化,部分舊樓宇已有六七十年歷史,日久失修恐釀意外,若要維修又所費不菲,並非每名小業主都願意負擔。 從加快市區重建步伐的角度而論,降低強拍申請門檻,並非不可為之,然而小業主面對發展商收購,議價能力下降,也是毋庸置疑。 政府設立辦事處,支援受強拍影響的小業主,實際作用多大,還得拭目以待。 當局必須在促成舊樓重建及保障小業主之間,尋求合理平衡,同時也要加快造地,為未來市區重建所須的人口重置工作,及早做好準備。 長者業主愁維修. 強拍擔心補償少.

  7. 2021年6月17日 · 簡言之,香港住屋權屬現時主要分四大類別:出租公屋、自置資助出售房屋、自置私人房屋、租住私人房屋。 而港府是香港土地的「唯一擁有者」、大業主和發展商,掌握土地發展的步伐與方向。 1980年代起,包括公屋和以「居者有其屋計劃」為主的資助出租和出售的房屋便成為差不多一半香港居民的住所。 資助房屋能使市民每月省下數千元生活費,亦助市民更易實現置業階梯。 第一任行政長官1997年上任不久後曾宣布「八萬五」建屋計劃,其中逾半為資助房屋,希望提高市民自置房屋比率。 不幸的是亞洲金融風暴及其後非典型肺炎的衝擊,令樓價直線下跌,「八萬五」建屋計劃受很大阻力,尤其當時私人市場的業主。 2002年港府宣布無限期停止建造和出售居屋,「勾地政策」同時出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