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早期預警系統對保護市民免受災難傷害極為重要剛發表的仙台減災綱領提出改善早期預警系統應為各地政府優先處理目標包括香港在內的多個地區皆已發展早期預警系統然而通訊科技不斷轉變資訊網絡繁多訊息發布頻率高為早期預警系統帶來機會與挑戰。 本政策簡報旨在概述社交媒體、災難防護及決策策略之間的互動關係,提出如何通過資訊傳遞加強災難保護的建議,包括通過可靠資訊來源傳送特定而易明的警告訊號、避免錯誤警告、建立個人自我災難防護意識,以及教育公眾如何在不同警告下採取適當行動。 如有建議或查詢,請電郵至 hkjcdpri@hkam.org.hk 。 Tags: policybriefs. 30/10/2019.

  2.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 (下稱教研中心) 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於2018年10月、2019年6月及2020年一月進行了三次民意調查,三次的調查均經隨機抽樣電話訪問了過千名18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以了解市民對於災難風險及防災的認知和意見,教研中心將以兩篇文章跟大家分享調查所見。 2019年的調查發現,港人認為最擔心的三大災難為颱風、傳染病及火災,但當問及面對這些災難有何準備時,過半 (54%)受訪者表示全無準備,其中勞動工人、退休人士及料理家務者/家庭主婦的準備百分比為各行業中最低。 圖一 各行業人士沒做防災準備的比例. 調查未有追問市民不作防災準備的原因,但從另一問題中了解到,有31%受訪者表示沒有就超強颱風天鴿及天竹採取應對準備,其中一半人「認為自己不會有危險」,原因可能近似。

  3. 關於此網上節目. 大型公眾活動管理首要考慮在場人士安全,近年多個突發事故,包括曼徹斯特競技場恐怖襲擊、波士頓馬拉松炸彈案,為各界帶來傷痛經歷,提醒大型公眾活動潛在的危機,亦帶出進行持續風險評估、發展及推行最先進應急方案的需要,以 ...

  4. 2019年1月14日 · 14 January, 2019 Monday. 香港珍古德協會. 社區為本極端天氣災害應變先導計劃. 粉嶺上水沙頭角及打鼓嶺等北區覆蓋範圍由於地勢平坦並有廣闊的集水區雨水積聚和退卻都較為緩慢成為另一傳統水浸黑點教研中心與香港珍古德協會合作推行社區為本極端天氣災害應變先導計劃邀請區內青少年參加導師培訓計劃認識北區正面對的災害風險學習防護及應對方法與技術並在學有所成後將知識分享給其他區內人士。 計劃中除了運用虛擬實景遊戲,以加強參加者的體驗;更得到香港天文台的支持,在四套公眾教育影片中粉墨登場,向北區居民傳遞防災知識。 Tags: NGO_Districts.

  5. Image. 公眾活動安全管理. 課程資料. 2017年9月23日活動安全研討會精華片段. 下載簡報. 即時收看. 關於本網上節目. 大型公眾活動管理應首要考慮在場人士安全近年多個突發事故包括曼徹斯特競技場恐怖襲擊波士頓馬拉松炸彈案為各界帶來傷痛經歷提醒大型公眾活動潛在的危機亦帶出進行持續風險評估發展及推行最先進應急方案的需要以應對各種人為或天然災難。 確保活動安全不能單靠主辦單位或應急救援人員,公眾、政府及業界持分者亦應參與其中。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在亞洲博覽館支援下舉行活動安全研討會,為活動主辦單位、救災團體及支援舉行大型活動的業界人士,提供管理大型事故實際情況的知識交流。

  6. 全球醫療界近年開始將人類安全相關理論用於本地及全球醫療工作,這些理論和應用可連繫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內各個主題。 本課程旨在通過不同實際個案研究及例子,讓學員了解如何將人類安全及健康安全理論用於醫療工作,當中特別討論緊急事故及 ...

  7. 山泥傾瀉監測系統 (LIS)為首個提供山泥傾瀉風險資訊的手機應用程式,通過全球衞星定位及圖片等雲端科技,增加公眾可獲得的山泥傾瀉資訊,以及提升圖像資料的解像度,是首個為公眾而設的山泥傾瀉防護應變管理手機應用程式,令社區可分享交流災難資訊的好處。 此手機應用程式善用全球衞星定位科技,以及現有系統,追蹤使用者位置,在他們進入山泥傾瀉高危地區前作出警告。 配合雲端科技及其他資料處理系統,山泥傾瀉防護應變管理技術可提升至新層次。 研究團隊將繼續發展此技術,研發在泥石壩安裝感應器,為下游地區作預警。 團隊亦發現,有關技術可用於預防水浸、塌樹、罪案及疾病爆發等災難,提升本港抗災能力,將繼續與救災團體及災難管理人士等持分者分享研究結果,採討如何用於社區。 以下為與本研究有關的著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