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本網站為明報 Our Lifestyle。為你報道娛樂圈及潮流動態。一網打盡娛樂、明星及時尚資訊,不停送上娛樂熱話及吃喝玩樂等生活情報。 ViuTV節目巡禮 鄧麗欣任《Hong Kong's Got Talent》評判 姜濤伙葛綽瑤拍港版《無用的謊言》

  2. 2023年4月3日 · 應屆冠軍莊子璇和亞軍兼最上鏡小姐王怡然、前港姐謝嘉怡、陳曉華、陳楨怡、梁凱晴及邵初,今天(30日)出... Tsoul出戰《SDK》奪亞洲第一 7月參加決賽爭世界冠軍 (18:03) 2024-05-30. 《全民造星V》的田曜誠(Tsoul)為推動香港跳舞文化走上追夢之旅,最近更參與舞蹈界盛事《SDK》比... 薛家燕年尾大馬拍動作片 想邀伍允龍當動作指導 (17:37) 2024-05-30. 薛家燕今天(29日)出席健康產品活動時自言已年過70,工作又忙碌,有時會感到疲倦及記性差,因此要靠科... 張馳豪《Dirty Rhythm》成兩台冠軍歌 街頭快閃跳唱慶祝 (16:45) 2024-05-30.

  3. 2024-05-26. 【明報專訊】近年以青年為本位的社會問題持續受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青年住屋、貧窮等都是新聞常客。 突破機構服務香港青年人半... 料理分子:京都小菜飛龍頭三食——訪靈鷲山道場. 2024-05-26. 【明報專訊】「明日去福隆的火車票已經買了,你去台鐵App取,我稍後給你取票代碼和取票驗證碼。 早些買有位坐,板橋去福隆要一... 打開垃圾:初企推餐具租借 易借易還取代即棄. 2024-05-26. 【明報專訊】致力推廣裸買生活的人,有的發起倡議,讓更多人知道環保的重要;也有的想找出既環保又方便的可行方式。 走塑令實施超... 社會實驗:佛弟子自設工場搞生意 冷凍素食 實踐慈悲. 2024-05-26.

  4. 2021年7月11日 · 亂世中追星,可不可以?. 文章日期:2021年07月11日. Share.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7月1日,梁健輝在銅鑼灣拔刀刺向警察,其後自戕。. 7月7日,一艘郵輪在小西灣對出航行,慶祝「教主」Anson Lo(盧瀚霆@MIRROR)26歲生日,一眾「神徒」蜂擁而至。. 兩 ...

    • 害蟲驚醒 「炒蟲」燒香避凶
    • 小人 「日日都打得」 近期多求保工作
    • 肥豬肉餵虎 塞飽免咬人
    • 點止鵝頸橋 多地舉行儀式

    而在廣東、香港一帶,驚蟄就流行「打小人」及「祭白虎」,由受人所託驅除噩運的拜神婆,一邊用鞋拍打象徵不吉利人或事的「小人紙」,一邊念念有辭,並將代表災星的紙老虎焚燒。打小人及祭白虎的歷史淵源已難尋,不過翻查香港舊報章,在1950年代已有相關報道,但清一色以民間迷信陋習為主題,將參與打小人的市民稱為「愚昧婦孺」,而提供打小人、祭白虎服務的人稱為神棍,在當日大發「老虎財」;誰想到半世紀後的2009年,美國《時代雜誌》卻將這個傳統儀式選為「亞洲最佳事物」?

    打小人的步驟看似簡單,主要是以豬油塗上象徵白虎的紙形老虎,然後以拖鞋拍打小人紙,但實際上還有很多步驟。根據人類學家喬健、梁礎安於1982年中央研究院的《民族學研究所集刊》刊登的一篇〈香港地區的「打小人」儀式〉文章所述,整個打小人儀式可分為奉神、稟告、打小人、祭白虎、化解、祈福、進寶、打杯等步驟。 另外,不少人以為打小人只限於驚蟄當天,但民俗掌故研究者周樹佳稱並沒有特定日子,「其實日日都打得,但上一輩懂拜神的人多,會查《通勝》,專挑十二建除中的『徐』日才打小人,因有清除之意,心態上寧舍見功效」。所謂「建除」,其實是中國玄學傳統擇日之法上的術語,會根據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12顆星,去計算宜忌用事;當中「除」有去除障礙之意,所以被視為打小人的好日。而在鵝頸橋底打小人十多年...

    不過,祭白虎就有時間限制。周樹佳說「白虎」是一粒災星,「在民間的定位是災難、戰爭、意外等不好的事,而祭白虎有防止災難發生的意思」。他說民間相傳驚蟄當天乃白虎開口之時,所以一定要在當天用肥豬肉抹在紙老虎嘴上,讓白虎吃飽不咬人。現時祭白虎儀式一般會配合打小人一齊做,但周樹佳說其實不然,例如油麻地天后廟會有人將紙紮老虎放在廟外供人參拜及捐獻;《大公報》1956年3月6日就記述這門賺錢方法,「用紙和竹篾紮成老虎,擺在街邊任人膜拜,但要收香燭錢,一二角亦收,多少不拘」;《華僑日報》亦在同日報道指出,膜拜者以白豬肉餵虎後會棄而不取,令藉紙老虎發財者可「取之佐膳」,一舉兩得。由此可見,當年祭白虎是一門獨立「生意」,而且隨處可見。

    說到驚蟄打小人,不少人都以為只得銅鑼灣鵝頸橋下有這項服務提供。事實上,只要在三岔路口、橋底、路旁、燈柱、榕樹及山邊等較陰暗的地方(據說煞氣大易招惹鬼神),都適合舉行儀式。《工商晚報》於1957年2月22日〈扯旗山下〉專欄就記載了亞皆老街一條電燈柱本是打小人熱門地點,卻因修路,「迷信婦孺」不得不遷移至油麻地榕樹頭一株榕樹下。周樹佳亦說:「其實以前香港島最熱鬧的地方是太平山街與磅巷交界,以及石水渠街與藍屋交界,可惜近20年已經式微。」如果打算今年驚蟄(3月5日)當天觀賞這項傳統儀式,周樹佳會推薦其他地方,例如香港仔蒲窩的舊香港仔警署路、筲箕灣巴士總站旁,九龍區可去油麻地天后古廟,新界區則可以去上水石湖墟社壇、元朗舊墟玄關二帝廟,相對鵝頸橋不會太過擠擁,可以專心細看。 ●小啟

  5. 2022年1月9日 · ways of seeing:日佔時期 易名‧轉軚‧曲筆 報紙「守」在香港淪陷時. 文章日期:2022年01月09日. Share. (曾曉玲攝). 【明報專訊】「這是香港報業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在李谷城著作《香港報業百年滄桑》裏如是形容1941年「黑色聖誕」香港淪陷到1945年8 ...

  6. 2021年5月3日 · PAST ARTICLES. 實心實意:智能照顧系統 全天候監測獨居長者安全. 文章日期:2021年05月03日. Share. 樂齡科技——透過人工智能技術,辨識長者生活模式及相關轉變,幫助社區建立數據基礎,可作為樂齡科技研發的參考。 (設計圖片,圖中手帶與內文無關,cruphoto@iStockphoto) 【明報專訊】獨居長者失救的不幸消息時有聽聞,例如在2017年,葵青區同一屋邨同一座於半年間有3名長者因失救而去世,死者為獨居、單身或配偶離世,無兒無女,平時甚少人探望。 去年冬天,同是葵青區,另一個屋邨在3天內有3戶居民出意外,2死2獲救,當中1名死者為獨居長者;另1名為病發暴斃長者,其老妻跌倒求救無力,幸最終獲救;而另1名患病的獨居中年男士則暈倒獲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