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明報專訊】下月是「六月.戒煙月」,衛生署控煙酒辦公室推出連串活動,包括上周五(5月24日)至7月31日期間,向有意戒煙者提供不多於兩周的免費中醫戒煙耳穴貼試用計劃,市民可致電或網上預約,亦可到博愛醫院屬下48間診所或逾30輛流動醫療車接受服務。衛生署控煙酒辦稱會視乎實際情况 ...

  2. 2022年4月21日 · 針對目前香港中醫藥發展的困境政府首先應積極訂立香港的中醫藥法保證中醫藥在港的地位與發展除了以上範疇尚需就建立香港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專業人員醫療責任保障中西醫合作及病人轉介中醫公私營交流合作等方面立法。 「一局」——成立香港中醫藥管理局. 內地早於1986年已經成立國家中醫管理局在各省市皆設有省市級的中醫藥管理使中醫藥工作具相當獨立自主的發展地位相對地提高教育事業的開展研究機構與醫療單位的發展和振興訂立內地中醫藥發展有利且完善之政策

    • 需求沒顯著擴張 供應卻不斷急增
    • 中醫師薪酬水平遠低於醫生
    • 增中醫專業資助 納公營醫療體系
    • 解決方法之一:提高門檻

    然而,中醫市場的供求問題也極需注意。政府在2017年的《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下稱《報告》),指出中醫數目在2016年比需求多716人,揭示中醫行業人手過剩。 中醫市場人手過剩可從需求和供應兩個層面來分析。需求方面,儘管政府協助推動中醫專業發展,但並沒有着力普及中醫,包括進行足夠的公眾教育讓市民認識中醫,以及提供足夠資助予市民使用中醫,導致中醫求診比例長期停滯不前。據統計處資料,曾向中醫求診的人數佔總求診人數的比例,在過去20年來並沒有明顯的提升。 在供應方面,獲得執照的中醫師數目愈來愈多。根據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下稱管委會)的資料,比較2012年和2019年,報考執業試臨牀考試的考生數目從429名增至948名;及格人數則從199名增至346名。另外據食衛局資料,雖然通過執業資...

    此外,中醫市場也存在薪酬偏低的問題。業界一直認為,相比其他醫療專業,中醫起始薪金過低。以醫院管理局三方協作「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下稱教研中心)為例,中醫師入職起薪約為港幣2.4萬到2.7萬元之間(資料由業界合作伙伴提供),而醫院管理局的註冊護士起薪點則不少於3萬元,醫生約為6.4萬元。從附表可見現時中醫師的薪酬水平遠低於醫生,略低於護士。 研究也發現年輕中醫師的薪酬和對收入的滿意程度明顯偏低。我們把中醫師年齡分為「39歲或以下」和「40歲或以上」兩個組別,可以發現前者有超過一半(51.2%)的收入低於3萬元,也有50.3%表示對收入不滿意,後者則只有26.2%表示不滿意。 平衡的市場供求和合理的人員薪酬,是專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供過於求會使市場出現惡性競爭,影響專業服務水平。薪酬不合理,...

    中醫作為一個保護市民健康的專業,仍處於專業化初期,卻長期被供求失衡的問題衝擊,長遠難保行業健康發展。我們建議政府着手深入研究中醫人力現狀,並協助業界解決問題。政府可逐步提升對中醫專業的資助,以及納入公營醫療體系,長遠全面資助市民使用中醫。2020年3月開始,政府增加對教研中心的資助,但教研中心仍是採用三方合作模式,由非政府組織以自負盈虧方式承擔大量營運成本。此外也缺乏合理的薪酬架構與晉升機制,社會福利署提供給非政府機構參考的薪酬表當中並沒有中醫師。短期而言,政府可增加撥款予醫管局,直接聘用中醫師,並制定合理的薪酬及晉升階梯;長遠來說,政府應把中醫藥正式納入公營醫療體系,並成立中醫藥統籌機構管理教研中心及中醫院。 上述建議在我們訪談當中,由多位中醫專業領袖提出,也是業界具高度共識的願景。我們的...

    另外《報告》曾建議政府留意本港學生在內地修讀中醫課程的趨勢及通過執業資格試的考生人數,並評估他們對中醫整體人手供應的影響。政府應研究上述問題並尋求解決方法,方法之一是提高門檻,因為發展成熟的專業一般只允許少數精英進入,以保證專業服務水準。有70.6%受訪者認為管委會需在中醫執業資格試裏增強臨牀實踐操作考核,如加入四診或針灸應用等。如此可確保中醫專業提供服務水平,進而保障市民健康。希望政府舉辦諮詢會,邀請業界提供更多意見。 我們希望研究能令公眾更加關注中醫專業的現存問題,並攜手推動中醫發展。中醫的良性發展除了可以完善本地醫療系統,更能成為在國際具影響力的優勢產業。《基本法》第138條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自行制定發展中西醫藥和促進醫療衛生服務的政策。」我們希望政府能積極考慮增加資助,提升中...

  3. 2021年7月19日 · 中醫醫院預計於2025年第二季啟用為市民提供門診及住院服務象徵香港中醫藥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回顧過去30年來的中醫發展,中醫經歷了一系列的專業化進程,香港市民對中醫藥的信心也不斷增加。 我們的研究發現,市民對中醫藥知識的認識仍不足夠,有機會影響他們的健康及使用中醫的意願。 然而不少受訪者都表示有興趣進一步認識中醫藥知識,故此我們認為,政府在中醫醫院啟用前,也應該着手積極推動中醫藥普及教育。 市民對中醫藥知識有偏差. 我們獲中醫藥發展基金支持,進行了一項名為「香港市民中醫藥使用情况:社經背景、選擇過程與政策面向」的研究,在2020年底至2021年初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透過電話訪問1502位18歲或以上的市民,了解他們的中醫藥使用習慣及態度。

  4. 2020年1月13日 · 2020年1月13日星期一. 求同存異擺在香港中醫發展前面的五大議題趙永佳施德安) (09:00) 圖1之1. 在剛過去的12月政府舉辦應對季節性流感記者會食衛局長陳肇始呼籲西醫和中醫一起對抗流感同時強調政府對中醫的支持食衛局顧問中醫師吳梓新也報告中醫在流感高峰期的角色講解中醫如何對治外感病流感)。 有中醫師在政府記者會上以官方代表身分發言,可見中醫作為一個醫療專業,得到了更多的公眾支持和認可。 另一方面,食衛局亦已設立中醫藥處以推動中醫藥發展,聘請中醫師加入部門擔任顧問,設立中醫醫院提供純中醫及中西醫協作服務,並成立中醫藥基金鼓勵中醫藥理論、實務、專業發展及大眾認知的研究,為香港中醫發展在臨牀實踐、科研和政策發展層面,創造了更多空間。

  5. 2023年1月13日 ·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註冊中醫林冠傑提醒新冠轉陰後為調理黃金45天臨牀上很多新冠病人痰不清若處理不好會誘發百日咳長新冠症狀因此調理期首要養肺解決相關症狀如清痰),避免再着涼多休息不要急進做劇烈運動

  6. 2021年11月15日 · 即時文摘. 2021年11月15日星期一. 談中醫院的落成——從執業試說起中醫教育改革謝智勇陳皓天周艷秀梁煒琦王淑芬) (09:00) 圖1之1. 本港首間中醫院預計於2025年落成當局期望中醫院不僅將中醫服務由門診延伸至住院服務更希望醫院協助推動本地中醫藥教學與培訓。 隨着中醫院落成,中醫人才培訓系統和評估臨牀能力的方式備受關注。 現時香港中醫師的臨牀能力考核,是由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下稱中管會)釐定,畢業生須通過中醫執業資格試(下稱執業試)才可註冊執業。 然而中醫業界多年來均有聲音反映執業試難以準確評核中醫的臨牀能力,如醫師的四診技巧、辨證論治思維、操作技巧等,故建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