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月12日 · 簡易推拿四大手法. 按法. 按是壓的意思,操作時用手指、掌面著力,逐漸用力下。 按法主要分為拇指按(接觸面小,刺激強弱容易控制,適用於人體各部穴位)及掌按(常用於腰背及腹部),按壓的方向要垂直,由輕而重用力,著力部位要緊貼體表且不移動。 若按在腹部時,按壓力不宜過強,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按法有助放鬆肌肉,活血止痛,可用於胃痛、頭痛、肢體麻木痠痛等。 參考視頻: 腹部按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面、大魚際、掌根等部位,著力於部位上作輕柔緩和的環旋轉動,並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揉動。 揉法主要分為掌揉及指揉,可適用於全身各部,而且揉法輕柔緩和,刺激量小。 揉法有助寬胸理氣,消積導滯,消腫止痛,可用於脘腹痛、胸悶脅痛、便秘泄瀉等腸胃疾患,以及外傷引起的紅腫疼痛等。

  2. 2017年4月12日 · 有什麼症狀? 患者橈骨莖突(橈骨莖突為橈骨末端的骨性隆起)局部壓痛,可放射至手掌及前臂部,拇指及手腕活動時疼痛加劇。 拇指無力,拇指外展及背伸動作(直豎拇指,「讚好」手勢)受限,握拳試驗陽性。 發病原因及機理: 當拇指及手腕部長期經常活動或短期內活動過度,腱鞘受到急慢性勞損或慢性寒冷刺激,肌腱與腱鞘則發生炎症水腫,腱鞘內外層逐漸增厚,使管道更狹窄,可致肌腱與腱鞘之間輕度黏連,再加上肌腱腫脹時,腱鞘內管道摩擦加劇,從而產生疼痛及功能障礙。 針灸及按摩治療: 橈骨莖突局部及上下方採用按揉手法,腕部背伸及掌屈等動作,以舒緩腕關節局部疼痛及繃緊症狀。 另外,亦可參考以下局部穴位以作按摩: 合谷穴 (以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

  3. 2017年6月29日 · 主要成因. 先天性氣管疾病. 鼻腔對天氣變化、花粉、塵埃或特定致敏原產生過敏反應,尤其是於天氣炎熱時,常常出入冷氣場所其溫度及濕度反差較大,使患者鼻黏膜血管猛然收縮,誘發鼻敏感。. 後天性致敏原因. 如空氣污染、藥物、花粉等致敏原的 ...

  4. 2017年4月5日 · 澤聲中醫. 踝關節又稱矩小腿關節,以上穴位有助舒緩踝關節附近的內側韌帶(三角韌帶)及外側韌帶(距腓前韌帶、距腓後韌帶、腓跟韌帶)的拉傷疼痛症狀…….

  5. 2017年7月14日 · 症狀表現. 一側或兩側胸鎖乳突肌痙攣,僵硬緊張,疼痛及壓痛,重者可波及斜方肌與肩胛提肌等. 患者頭向患側傾斜,下巴轉向健側. 頸部屈伸,側屈,轉動活動明顯受限,尤其是患側,疼痛甚至放射至頭部,上背部,上臂部. 如有外傷史,建議患者照X光以排除骨折,脫位及頸椎病. 局部肌肉按摩. 輕揉按摩疼痛局部,不宜用強烈手法,尤其是疼痛甚者及不能轉動頸部者。 落枕主要涉及以下肌肉: 胸鎖乳突肌-起於胸骨柄前面和鎖骨的胸骨端,止于顳骨的乳突。 當頸稍前屈,面部轉向一側時,可見胸鎖乳突肌隆起. 斜方肌-起於頭枕骨底部及頸椎,經過背部和肩部連接到肩胛骨和鎖骨,斜方肌負責將頭部和肩部向後拉.

  6. 2015年1月10日 · 中醫建議跑手,在練習或比賽前,每個穴位按兩、三分鐘,按壓力度以不痛為準,同時用手掌按摩大腿及小腿肌肉。 而練習或比賽後,亦可按此四個穴位消除疲勞,減少膝部勞損。

  7. 2017年2月16日 · 若果情況不太嚴重,可參考一些穴位按摩,以舒緩相關症狀。 以下穴位有健脾和胃,順氣理腸,補益腎精的作用,適用於胃脹胃痛者: 中脘穴(上腹部前正中線臍中上4寸,在劍突與臍中連線中點) 梁丘穴(大腿前面,髕底上2寸處) 足三里穴(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外1寸) 以下穴位有和胃降逆,理氣止嘔的作用,適用於嘔吐呃逆者: 天突穴(在頸部,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 膻中穴(胸部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處,約當兩乳頭之間) 內關穴(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兩條肌腱之間) 以下穴位有調理腸胃,補腎升陽,通經止痛的作用,適用於腹痛腹瀉者: 關元穴(下腹部前正中線臍中下3寸) 天樞穴(腹中部,臍中旁2寸) 大腸俞穴(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與髂嵴最高點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