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如是,“禮之用,為貴”,其意謂:禮的作用,最珍貴的是使各等級身份及其行為既不過也不不及,達到恰到好處,否則,如“季氏 八佾舞於庭 ”,就是“僭越”,就是乖亂不和,也就是“反中庸”。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解讀. 不知從何時開始,“ 禮之用 ,和為貴”簡縮為“和為貴”,並演義成處理人際關係的一條道德箴言,與對抗、爭鬥相對,倡導和睦、和氣、團結。. 然而,這一認知是否就是“和為貴”的本義呢?. 對於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要大力弘揚,而且還要精心 ...

  3. 2018年6月10日 · 有所不行,知,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意思:有子說:禮的用處,和順(適當)為可貴。. 以前聖明君主治國之道,(就是用禮)這是最好的辦法,小事大事都按照這個辦法(用禮)去處理。. 如果行不通,仍然為和順而用和順的辦法 ...

  4. 和為貴儒家倡導的道德實踐的原則。出自《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就是説,禮的作用,貴在能夠和順。意思是,按照禮來處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間的各種關係都能夠恰到好處,都能夠調解適當,使彼此都能融洽。

  5. 2017年8月3日 · 為什麼要為貴. 2017/08/03. 中國古代以「和」為最高的價值。. 孔子弟子有若說:「禮之用,和為貴。.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孔子亦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所謂「和而不同」也就是保留自己的意見而不人云亦云 ...

  6. 儒家傳統「以和為貴」與耶穌「愛人如己」的呼應. 向光. 2019/12/22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常聽人說:以和為貴。. 但有多少時候我們做的到?. 在教會裡,與弟兄姊妹的相處,有時難免會有磨擦;在職場上,與同事的共事,總會有不愉快的時候。. 我們都是怎麼做 ...

  7. 」是中國古代文化精神的匯萃,也是現代人的生命哲學的渴求;其基本特徵是追求天人合一、人人和合,家與國的政治理想相融合。 具體地說,古代的思想以儒道二家學說的互斥互補為架構:「儒家重視人為規範之『和』,突出人的能動性;而道家卻倡導自然之『和』,強調以素樸無為的人性去契合天道,游乎人世。 儒家過份強調人為法度的規範,發展到後來往往破壞人與自然的統一,尤其是個體和諧發展 (1) 。 所以道家的『自然之和』有救弊的作用。 但道家一味倡導和的自然天放,發展到後來勢必毀敗禮法,破壞秩序,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天人相合。 所以儒家的『和』同樣具有糾偏的功能。 」儒道的對立統一,恰恰構成中國古代文化精神「和」的互相偶合的制衡系統 (2) 。

  8. 核為貴與和為貴”諧音,起源於儒家倡導的道德實踐原則——禮之用,和為貴。 核為貴代表著儒家的中庸之道,契合公司核心價值觀中“熱愛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所表達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