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1日 · 保險業界一直有所謂的新人「黃金90天」,意指新人在進入保險業的九十天內,所被建立與培養的觀念及習慣,會徹底關係到業務人員的塑型及職涯發展狀況。. 「無規矩不能成方圓」,正確價值觀及良好習慣猶如尺規,雖然無尺規依然能畫方畫圓,但是畫出來的 ...

  2. 2018年5月1日 · ★專長是為資產高淨值富豪個人或超級富豪家庭提供投資及理財規劃服務,客戶遍布53個國家. ★擁有2個學士學位、3個碩士學位,2018年拿到金融保險博士學位. 關於「為什麼『不』購買人壽保險? 」這個問題,請先看以下6點: 1.你「不介意」你的家人掙扎。 2.你的收入對家庭並「不重要」。 3.你的家人「應該負債」。 4.遺產稅? 你「不在乎」是否把房子賣掉來支付那些稅務。 5.你的配偶在你死後「應該」工作。 6.沒有人應該記住你,因為你不重要。 如果上述一理由都沒有的話,你就應該 購買保險! 當我初次與客戶見面的時候,首要任務是想辦法理解他們相信的保險是什麼? 其中有一個特別好的方法:透過探討實際案例來檢示,好比我會談到在服務其他家庭時,幫助他們確認內心深處,到底是什麼令他們感到擔心與害怕?

  3. 2018年7月1日 · 2018 年 7 月 1 日. 1401. 平均年齡25歲的三商美邦人壽1649通訊處,面對年輕世代不易定著的問題,佘怡慧藉由制定目標,讓夥伴有不斷前進的動力,透過追蹤與及時調整策略,成功打造高績效年輕團隊。 三商美邦人壽1649通訊處人力共計49組97人,夥伴平均年齡25歲,最年輕的夥伴剛滿20歲,年紀最長的處經理佘怡慧本人也才34歲,十三個月與二十五個月定著率約7~8成。 團隊創立之初人均產能FYC約2萬元,高於業界平均的1萬4,000元,每年更以20%的成長幅度在成長。

  4. 2018年5月1日 · 2018 年 5 月 1 日. 0. 1210.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5. 2020年7月1日 · 網路訂購:保險行銷網 https://shop.advisers.com.tw 電話訂購:台北 (02)2792-8557|台中 (04)2254-8325|高雄 (07)222-3096 門市訂購:台北門市(台北市行愛路78巷28號2樓之1)|台中門市(台中市市政北二路282號5樓之7)|高雄門市(高雄市民生一路56號21樓

  6. 2022年11月1日 · 30分鐘主管早報,由上而下建立團隊分享風氣. 專招朝陽通訊處的規模在臺灣保險市場來說不小,正職夥伴多達97人,再加上兼職人員則近110人。 人數達到這樣的規模,團隊長已經難以親自一對一教育每位夥伴,需要仰賴各級主管分擔管理教育,因此柯富源注重分級教育,將教育的重心放在團隊12位主管身上,讓他們擁有帶領與教育旗下夥伴的能力。 通訊處除了每天的早會以外,還有30分鐘的主管早報,主管們會在這段時間內匯報各單位的情況,如果有需要相互配合的事情,也會在這個時候提出。 柯富源也十分重視早報的教育機能,每次早報都會進行分享會,由主管輪流分享他們認為當天最需要分享的事情。 這個制度創立初期,柯富源曾經考慮過像早會一樣設立一個主題,但是實際執行後還是選擇由主管們發揮。

  7. 2020年11月1日 · 一間保險公司在組織發展上所投入的資金一定比行銷來得更多,光是開辦一間通訊處所需要花費的硬體成本就要數百萬元,因此若能把保險事業當作企業來經營,絕對要先瞭解組織發展的脈絡。 田正旭的組織體系,在過去10多年增員就超過千人,其中大約每10人中,就有2至3位夥伴定著於團隊。 他舉例,一個人若能蓋一棟房子,絕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若和蓋一座金字塔相比呢? 在經過百年的時間淬鍊後,樓房存在的意義遠不及金字塔,而組織發展和人才培育就像是金字塔般,不但會留下歷史軌跡且深具價值。 下文為田正旭分享8年前在臺南偏鄉成立通訊處的經驗,在組織發展上是如何運作與增員,以供壽險團隊參考借鑑。 增員「對的人+好計畫」=成功(隱形冠軍) 「對的人+好計畫」是組織發展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