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5日 · 低燒變癌症末期. 2018年暑假,Candy一家還住在台灣。 當時大囡銘禧已斷斷續續地出現發低燒、流鼻水的小感冒病徵,Candy便帶銘禧去看醫生、給她飲用檸檬水以增強抵抗力。 後來因為銘禧考進了香港一間她喜愛的幼稚園,於是一家四口決定回流返港落地生根。 可是銘禧的低燒卻一直不退,因此返港後,Candy和丈夫決定帶銘禧到醫院作全面檢查。 神經母細胞瘤....

  2. 2022年2月9日 · 癌症末期病患身體虛弱,或者年紀太大,或者失智,比較難表達對醫療處置的想法,常由家人代為決定,但對家屬來說,是多麼沉重的壓力。 即使對醫生來說,「繼續拚或放手」這個問題也不容易回答。

  3. 低燒變癌症末期 2018年暑假,Candy一家還住在台灣。 當時大囡銘禧已斷斷續續地出現發低燒、流鼻水的小感冒病徵,Candy便帶銘禧去看醫生、給她飲用檸檬水以增強抵抗力。

  4. 其他人也問了

    • 皮膚上的痣有變化
    • 想大便卻大不出來
    • 食慾不振、噁心想吐、體重在1個月內快速下降
    • 頻繁感冒、不明原因發燒
    • 容易出血、瘀血
    • 身體出現腫塊

    萬芳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友專說,皮膚癌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9名,其中最惡性的黑色素瘤,剛開始就像一顆無害的痣,可以透過「ABCD辨別法」來初步判斷現在的狀況,到底是不是可能是癌症。 痣的ABCD辨別法 1. Asymmetry(不對稱):痣的形狀、大小不規則。 2. Border(邊緣):痣的邊緣並不是平滑的,甚至有突出、凹陷等。 3. Color(顏色):痣的顏色不均勻,可能是黑色、棕色的交錯。 4. Diameter(大小):黑痣直徑大於0.6公分,甚至還持續長大。

    台大內科教授李宜家說,很多人會以為便秘、拉肚子、常常放屁、大便很臭,可能就是大腸癌,不過其實通常是其他的腸道疾病。 如果真的要說一個「大腸癌最準的症狀」,李宜家說,是「裡急後重」,肚子裡面充滿便意、很急迫的想要上廁所,但卻有種大便堵在肛門口的感覺,可以說是「想大、大不出來」的一種感覺;如果還帶有血,是大腸息肉或是大腸癌的機率很高。 另外,如果年齡已經超過50歲,才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例如拉肚子、便秘交替等症狀,那也要注意可能是大腸癌,建議早點去做檢查。

    腫瘤是一個不正常長大的組織,需要特別多的血液、特別多的氧氣、特別多的營養,能快速的把身體的養分全部搶走,體重下降會非常明顯。如果在沒有減肥的情況下,1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原本體重的10%,就要特別注意。 而長在腸胃道、肺部下方、肝臟、胰臟等腹部的腫瘤,容易壓迫到中樞神經或是腸胃道,造成食慾下降、噁心想吐,食量甚至會比以前少了1/3以上。所以食慾不振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警訊。

    「頻繁感冒」看起來好像只是身體的免疫力不好,但其實免疫力下降也是癌症的可能症狀之一,尤其是肺癌。因為肺部除了提供身體氧氣之外,還會維持身體的免疫,所以如果在1個月內感冒2~3次以上,每次感冒會維持1星期,表示肺部遇到了「大問題」導致無法維持正常運作,很有可能就是癌症腫瘤造成。

    如果變得臉色蒼白,看起來很像貧血的症狀,感覺很容易累、沒有力氣、食慾不振,或是變得很容易出血,像是輕輕碰撞就瘀血、流鼻血不止、刷牙出血明顯,或身上無緣無故出現許多紫斑、紅點,都可能是血小板、凝血功能不好的徵兆。 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很可能是因為白血病(血癌)引起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醫師顏秀如說,如果有這種狀況,18歲以下建議給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評估,18歲以上可以給一般血液腫瘤科醫師評估。 而如果是女性在停經後,或是非經期時出血,很可能是子宮內膜癌造成的,建議到婦產科評估檢查。

    癌細胞轉移時會侵犯淋巴結,如果鎖骨上、脖子上凸起一塊,甚至好幾塊硬硬、無法移動的腫塊,而且持續長大不曾縮小、又「不會痛」,很可能跟癌症有關。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癌症蟬聯37年國人十大死因榜首!想預防癌症,先從這6項免費的健康檢查做起 抗癌就靠一根香蕉!起斑點的香蕉能強化8倍白血球能力、抑制腫瘤生長 胸痛也可能是肺癌!3個胸痛部位要當心

  5. 2023年8月29日 · 癌症病人一旦發燒,往往需花費醫師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將發燒的原因作鑑別診斷,包括做各式的血液檢查、各種體液的培養、各類影像學的檢查、排除藥物反應及腎上腺功能不足等問題、並給予廣效性抗生素的治療等。

  6. 2019年1月7日 · 伴隨腫瘤發熱常用的主要降溫方法. 一、針對病因治療: 適當的抗腫瘤治療如能奏效,發熱有望消失或緩解。 因此,如果能肯定或強烈懷疑為腫瘤直接相關性的發熱,化療及放療都不是禁忌。 藥物降溫法:常用的有解熱鎮痛類藥物,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等。 如果發熱較為明顯,可以使用吲哚美辛栓劑,一般不要輕易用皮質激素。 二、物理降溫法: 1、酒精擦浴和溫水擦浴: 這種擦浴法由於操作簡單方便,在家庭和醫院應用很多。 2、冰袋降溫:普通冰袋降溫: 冰袋降溫是臨床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雖經濟實用,但降溫速度較慢,且冰塊有稜角貼敷面積不確實,冰塊的硬度較高,易刺破冰袋,低溫維持時間短,需頻繁更換。

  7. 2019年12月10日 · 癌症影響到我們的免疫系統調控,就有可能會引起發燒。若有白血病(血癌)和淋巴,可能在疾病早期會出現發燒症狀。而其他的癌症如果到轉移他處時,也可能造成發燒。所以如果每天發燒不知道原因且超過一星期,就算燒的不高也要記得就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