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就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之間的複雜關係,余英時先生從澄清價值系統著手,將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予以精微的闡發和透澈的疏通。 超然於全面西化和極端保守的傳統爭執之外,既不左右袒,也不做調人,而實事求是、允執厥中地提出了具體、平正而圓融的看法。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余英時是海外知名的歷史學家,長於思想史的比較研究主張用西方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對中國思想傳統進行現代詮釋,昭揭中國思想傳統及原始典籍的內在脈絡,從而在世界文化背景中顯示出其特色八十年代後,在繼續致力於闡揚儒家知識傳統的同時,對中國文化的重建問題傾注了極大熱情,連續發表了試論中國文化的重建問題》、《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文化建設私議》、《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等流傳甚廣的論著,「將焦距集中在傳統與現代的可能接榫點上」。 1982年,應當時新加坡第一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吳慶端博士之邀,與杜維明等赴新加坡,幫助擬訂「儒家倫理」課程教學大綱,其間曾就儒家思想問題發表多次演講。 (1993《內在超越之路》──余英時新儒學論著輯要)編序) 正 文.

  3.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豆瓣) 作者: 余英时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副标题: 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總論 出版年: 1984年03月15日 页数: 135 装帧: 平裝 ISBN: 9789571302201. 豆瓣评分. 8.8. 49 人评价. 5星 59.2% 4星 30.6% 3星 10.2% 2星 0.0% 1星 0.0%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本書是根據作者於1984年 9 月 1 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公開演講的紀錄改寫而成的。 這是中國時報主辦的「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演講系列的一個總結。 就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之間的複雜關係,作者從澄清價值系統著手,將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予以精微的闡發和透澈的疏通。

    • (49)
    • 1984年03月15日
    • 余英时
  4. 余英時先生認為任何一種文化系統都有其整體性及歷史性;「文化應被當作是成套的行為系統並以價值系統為中心而展開中國文化的價值系統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 他對傳統中國文化的價值系統做一個全面性的回顧以後又從人與天地萬物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對自我的態度人對生死的看法等四個角度進一步分析中國文化的價值系統在這四個文化領域裡的具體表現余先生在這本書裡採取整體性觀點和比較視野從大處著眼扣緊價值系統作為文化的核心凸顯中國文化的特殊性。 作者介紹 余英時余英時(1930-2021) 安徽潛山人,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師從錢穆先生、楊聯陞先生。 曾任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等。

  5. 2022年7月29日 · 余先生在這本書裡採取整體性觀點和比較視野從大處著眼扣緊價值系統作為文化的核心凸顯中國文化的特殊性。. 作者簡介. 余英時1930-2021). 安徽潛山人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師從錢穆先生楊聯陞先生。. 曾任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 ...

    • (3)
  6. 2022年8月2日 ·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是一篇近四萬字長文骨幹是1983年9月3日週六下午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演講逐字稿經過余英時本人整理改寫擴充三倍有餘才改為現今篇名演講原題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總論則成了副標。 《中國時報》在1984年元旦特刊一天刊完,造成台灣知識界轟動,時報文化出 more. 顏擇雅/給台灣的最後建言──導讀余英時《人文與民主》 文/顏擇雅,|,時報出版 2022年08月02日. 新版《人文與民主》除了自序,收入的十一篇文章,七篇亦有收在台灣、香港的他種余英時文集,其餘四篇則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舊版沒有的〈從科學民主到人文民主〉,是我特別建議時報文化出版要在新版加入的。 原因很簡單,這篇 2019年講詞算是2008年〈人文與民主〉講詞的延續。

  7. 2022年8月2日 ·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是一篇近四萬字長文骨幹是1983年9月3日週六下午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演講逐字稿經過余英時本人整理改寫擴充三倍有餘才改為現今篇名演講原題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總論則成了副標。 《中國時報》在1984年元旦特刊一天刊完,造成台灣知識界轟動,時報文化出 more. 看更多. 內容簡介. 顏擇雅(出版人):余英時最重要的一篇通論. 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之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二十世紀中國人最感困惑的大問題.

  1. 相關搜尋

    余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