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尺 寸. 通高155cm,宽93cm,画心纵80cm,横55cm. 详细简介. 无量光即无量寿,两尊同体而异名,经典中记此尊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之”,且其身光明无量,普照十方世界。. 此幅唐无量光居中,现金身,天冠菩萨装,为托瓶禅定之标准坐式 ...

    • 概览
    • 卡片介绍
    • 制作工艺
    • 意义及影响

    将唐卡绘制在特制的高温瓷板上的佛教艺术

    陶瓷唐卡是将唐卡绘制在特制的高温瓷板上的佛教艺术。

    千百年来,唐卡多绘制在纸张、织物、皮革三种载体上 ,陶瓷唐卡是近年来随着唐卡艺术影响力不断扩大而产生的新生艺术表现形式。而陶瓷唐卡尽管还处在初始阶段,却已表现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受到接触者的普遍喜爱。

    陶瓷唐卡将有很好的发展空间,陶瓷将成为千年唐卡重要的“第四载体”。唐卡与陶瓷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国宝,陶瓷与佛教的结缘也源远流长。从长远看,陶瓷唐卡这一“千年唐卡第四载体”的全新创造,在唐卡的发展历史上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用料

    陶瓷唐卡选用的瓷板是用优质瓷土经1300度以上高温烧制完成,瓷板需要坚实平整,并根据需要具有不同的光泽或施以釉料。陶瓷唐卡的制作过程大体经过打稿、勾线、填色、描金、烧制、装裱等程序,这其中又互有交叉,甚至多次进行。比如勾线有时需要勾两至四遍,烧制一般都要先后烧三至五遍。

    底稿

    绘制陶瓷唐卡的第一步是在选好的瓷板上打底稿,可以用铅笔直接起稿,也可将唐卡纸样复制在瓷板上。这后一种,不同的画师又有不同的习惯作法。这一步是需要极为细致和准确的。 底稿打好后,画师要将唐卡中所有的线勾出来,一般使用黑色颜料。勾线功力好坏是决定唐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勾线不流畅,粗细不均、断断续续,甚至描画的,都是无训练者粗糙滥制之作。整个勾线完成后将入窑烧一次,待其自然冷却后再进行着色。

    着色

    着色的难度不仅仅是表面看到的填色的准确均匀,还在于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陶瓷绘画上特有的颜料。陶瓷颜料因需要耐高温都是与普通绘画不同的材料。如何使烧出的颜料色彩与设计稿趋同往往需要先烧小色板实验,这也是订制单幅作品厂家不愿接受或加价的原因之一。另外,不同的画工都有自己的经验,在颜料中添加一些东西达到不同的目的,如使色彩更加靓丽饱和,或将需要不同烧制温度的颜料调至相近范围等。颜色着好后要再次进炉烧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颜料对烧制温度的不同要求,烧颜色往往不止进一次炉。

    陶瓷唐卡并不等同于简单的把布面唐卡搬到瓷板上。陶瓷工艺和艺术语言赋予了唐卡新的表现力。这也是第一次见到陶瓷唐卡的人一下子被它特有的魅力所吸引的原因。而近一两年,陶瓷唐卡作品不断在一些大型综合会展上获奖,也表明业界对陶瓷唐卡这一新生艺术品种的情有独钟。当然,陶瓷唐卡最大的优势就是你我都知道的,它几乎可以“永存”,这无疑是佛教界收藏界最期待的。

  2. 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是一个18世纪的布本设色唐卡通高168厘米宽93厘米画心纵112厘米宽64厘米原属清宫旧藏。 中文名. 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所属年代. 18世纪. 类 别. 唐卡. 出土地点. 北京. 材 质. 布本设色. 目录. 1 文物特征. 2 重要展览. 文物特征. 播报. 编辑. 画面中乾隆皇帝头戴班智达帽(班智达即学者之意),身着僧衣,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持法轮,全跏趺坐在莲花托宝座上。 上方示显以其修行本尊为主的三座坛城,第二层显现上师三世章嘉和诸佛弟子、菩萨,下部为17位护法。

  3. 诞节最初是宗教节日,但后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开始世俗化,这也是中国许多宗教节日共同的发展趋势。. 以诞节来说,这种世俗化在前述诸多节俗的变化过程中都有着清晰地体现。. 农历四月初八,据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 我们都知道 ...

  4. 中文名. 佛卡. 全 称. 佛教卡片. 起 源. 近现代. 材 料. PVC、金属、纸、水晶. 目录. 1 佛卡起源. 2 佛卡材质. 3 佛卡佩戴方法. 佛卡起源. 播报. 编辑. 佛卡起源于近现代,是伴随着印刷卡片的盛行进而衍生出来的。 相传有一位僧侣,每天都要面对着寝室中的一张佛像潜心修行,但是有时候要外出,佛像携带很不方便,让他甚是头疼;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张经验佛教用品的名片,然后他灵机一动,想到为何不把佛像印到上以方便修行呢。 就这样他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张佛卡佛卡材质. 播报. 编辑. 制作佛卡的材料很多,广义上讲,把佛像印在相关媒介的卡片上,就是佛卡。 市面上最常见的有pvc佛卡,金属佛卡,透明佛卡,纸佛卡

  5. 乾隆佛装像唐卡清乾隆北京布本设色纵108cm横63cm。. 清宫旧藏。. 中文名. 乾隆佛装像唐卡. 所属年代. 清. 乾隆笃信佛教,曾奉三世章嘉活佛为师修习藏密,被蒙藏地区尊为文殊菩萨化身的大皇帝。. 画面正中乾隆帝为中年形象,面目清秀,留须 ...

  6. 18世纪释迦牟尼佛唐卡是清代佚名创作的一幅画。 中文名. 18世纪释迦牟尼佛唐卡. 创作年代. 清. 材 质. 布本. 画作类型. 设色画. 规 格. 通高139cm,宽69cm. 画心规格. 纵63cm,横42cm. 现收藏地. 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原属. 清宫旧藏. 创作地. 西藏. 藏地传说画面中这位汉地罗汉是唐肃宗邀印度十六罗汉来中国时的信使,以侍从身份常出现在藏传佛教十六罗汉组画之中,成为所谓的十八罗汉的第十八位,俗称“布袋和尚”。 “罗汉”即“阿罗汉果”,亦称“阿罗汉”,为 小乘佛教 修行的最高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