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資助長者中心的外展服務,協助獨居及隱蔽長者發展社交生活,及為有需要的長者加強轉介、輔導及支援服務。 透過長者家居環境改善計劃」,協助有需要及家居環境破舊的長者改善家居環境為正在輪候護養院宿位的長者提供度身訂造的家居照顧服務。 推行「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為剛離開醫院而難以自我照顧的長者及其照顧者提供綜合支援服務。 為社會福利界額外培訓登記護士。 為70歲或以上長者提供醫療券,資助他們使用私營基層醫療服務的部分費用;最近立法會通過撥款,延長驗計劃至2014年,並將醫療券金額增至每人每年500元。 推出長者專門網站,方便長者取得網上資訊和融入數碼世界。 成立長者學苑發展基金,鼓勵長者持續學習,實踐「老有所為」。 列印.

  2. 為使長者能在家中安享晚年特區政府提供了一系列家居照顧服務和社區支援深受長者歡迎。 到明年三月,享用這些服務的長者人數將達二萬九千名。 如有需要,我們會繼續擴充這項服務。 118. 對於需要入住安老院舍的長者,政府提供的資助宿位數目,到明年三月將增至二萬六千個;與一九九七年的一萬五千個相比,增加約百分之七十。 今年三月,所有私營安老院舍的服務質素,都已經達到了牌照準則規定的水平;在一九九七年,達此水平的私營院舍只有不足百分之一。 相比之下,現時的私營安老院服務已大有改善。 119. 為確保現在和未來的香港長者身心康泰,我們致力讓社會明白年長的正確觀念,並在這個基礎上提倡健康有為的年長生活。 安老事務委員會去年開展了為期三年的「康健樂頤年」運動,讓公眾明白長者積極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3. 為此,我建議房委會選擇合適的正在興建公屋項目,以先導計劃形式,出售給「綠表」人士,對象主要是現行公屋租戶及已通過詳細審核並即將獲編配公屋的人士,定價比傳統居屋低廉,以進一步完善房屋階梯。 這計劃除協助「綠表」人士自置居所外,也可藉此騰出公屋單位給正在輪候公屋的家庭。 68. 此外,參考過往私人參建計劃和混合發展試驗計劃的經驗,我認為可積極探討如何進一步借助私營機構的力量,輔助政府加大加快資助出售單位的供應。 私營房屋. 69. 私營房屋方面,根據上月的最新推算,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物業市場的供應量約為74 000個單位,是有記錄以來的新高。 過去5年,私營單位平均每年落成量只有約11 400個單位。

  4. 政府致力支援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包括經濟援助、照顧技巧訓練、輔導和情緒支援等,同時為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個人護理、家居清潔、康復訓練和暫託服務等。 123. 為減低照顧者的身心壓力,政府上月啟動「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提供諮詢、輔導、暫託服務配對等專業支援,下月將推出一站式照顧者資訊網站,便利和鼓勵照顧者及時尋求協助。 我們會繼續支援照顧者,包括: 動用「關愛隊」 —— 以荃灣及南區作為試點,由「關愛隊」透過探訪或接觸,協助識別有需要支援的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將個案轉介至相關社會福利單位跟進。 在檢討成效後,會考慮擴展至其他社區,並會協助「關愛隊」轉介住戶安裝「平安鐘」; 擴展暫託服務網絡 —— 照顧者如作短暫休息或處理私務,需依靠社區暫託服務為他們暫時照顧長者或殘疾人士。

  5. 60. 經過各部門的努力,政府已掌握的土地,可供2012-13年度起5年內落成約75 000個新公屋單位,及在2016-17年度起的4年內落成約17 000個新居屋單位。 首批新居屋單位,預計可在明年預售。 我們亦剛推出計劃,讓5 000名符合白表資格的人士,分兩階段在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價的居屋單位。 此外,我們將於兩個月後出售剩餘的約830個居屋貨尾單位。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推出的「綠雅苑」,亦提供988個單位。 目錄 | 下頁.

  6. 111. 2011年3月社會福利署推出為期3年的先導計劃為居於社區並正在輪候資助住宿照顧服務的嚴重殘疾人士提供以家居為本的照顧服務。 我們決定明年3月把服務常規化,同時將服務擴展至全港各區輪候院舍及非輪候院舍的嚴重殘疾人士。 112. 此外,關愛基金準備推出新措施,資助低收入家庭的嚴重肢體傷殘人士租用輔助呼吸醫療儀器。 社會福利署及醫管局亦正探討推行個案管理模式的服務計劃的可行性,以支援需要經常護理照顧而沒有領取綜援的嚴重肢體傷殘人士,減輕醫療器材、消耗品及照顧等的負擔,讓他們可以留在社區生活。 目錄 | 下頁.

  7. 就討論多年的大坑西邨重建計劃行政會議近日已批准了由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民公司與市建局合作落實項目先決條件是平民公司必須妥善安置原有租戶。 按平民公司與市建局的構思,重建後的大坑西邨項目可提供超過3 300個單位,較現時增加一倍多,當中包括1 300個供重置現有租戶的單位,以及2 000個由市建局發展的「港人首次置業」單位。 增建過渡性房屋. 88. 為紓緩未能「上樓」家庭的境況,本屆政府突破思維,推出過渡性房屋。 過渡性房屋需要民商官三方合作,負責籌備和營運的非政府機構提供適切居所的同時,亦引進鄰里互助、支援就業的措施,是建立社會資本的一個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