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25日 · 26°C Never Bother Me Anyway. 從毒熱陽光逃進冷氣房,總算可倒抽一口涼氣,但您真的需要「雪房」嗎? 不少大商場將冷氣幅度視為品味、舒適的象徵,其實25.5°C左右已足以讓您涼快兼節能,就像我們的辦公室也坐言起行,運轉冷氣時保持26°C! 紙! 慳得一張得一張. 列印、影印、信件、刊物……紙全部都係紙! 除了雙面打印、重用信封等減少用紙措施,使用註明「再生紙」產品標籤或FSC(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認證生產的紙張,均可減少砍伐森林導致的二氧化碳,為守護綠肺出一分力。 要應對氣候變化,必須要靠我們所有人一齊嘅努力,綠色和平還提供了更多減排的方法,大家可以到以下連結閱讀全文。 作者: 綠色和平.

  2. 檢查所有地台排水口是否安裝隔氣彎管。 Cover all floor drain outlets when they are not in use. Check whether the drain outlets have U-traps in your family. 如廁後,請先蓋廁板再沖廁,不使用時應蓋好馬桶。 After using the toilet, put the toilet lid down before flushing to avoid spreading germs. And keep the toilet lid down when not using it. 消毒液使用。 避免不同種類消毒液混合使用,混用可能引起中毒。

  3. 前言. 香港發生的天災,通常由熱帶氣旋、風暴潮、暴雨、雷暴、酷熱及寒冷等天氣引致。這些天氣事件可引發水浸、山泥傾瀉或其他事故,除了會對交通和其他必需服務做成嚴重影響外, 亦可造成人員傷亡。 此外,香港雖然並非處於活躍的地震帶上,但我們同樣不能忽視地震或其引發的海嘯為本港帶來的潛在風險。 受到氣候變化影響,未來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和嚴重性以及相關的危害會愈趨增加,對香港未來的民生及可持續發展構成巨大挑戰。 政府就自然災害管理方面制定了靈活積極的策略,涵蓋準備、應變、善後和災後檢討的措施,務求盡量減輕天災對市民的影. 香港天文台2021年5月響和為城市基建帶來的破壞。

  4. 最新動態. 01 March, 2018 Thursday. 居危思安 - 不適切居所住戶的環境安全及精神健康調查. 住屋問題一直為香港社會各階層共同面對的挑戰。 當中不少市民為求有一棲身之所,租住居住環境欠佳的不適切居所(包括俗稱「劏房」的分間單位、籠屋、床位、板間房或天台屋)。 不適切居所最為人所咎病是環境惡劣;除了居住空間狹窄、室內空氣質素欠佳外,因房屋結構或佈局而衍生的潛在災害風險更不容忽視。 教研中心於2017年與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合作,進行名為《不適切居所住戶的環境安全及精神健康》的調查,從消防、安全 、衞生及室內環境風險四個範疇著手,分析住戶的精神健康狀況會否受有關因素影響。

  5. 香港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最新的民意調發現,61%認為天災越趨嚴重的香港受訪者,沒有為防災加強準備。 我們現正推出「防災基本步」推廣計劃,向公眾傳遞防災信息以提升公眾對災難的防備意識。 過去數十年,人類在災難應變所面對的挑戰日增,氣候變化和其他人為因素帶來了不同的問題 ...

  6. 2018年3月1日 · 01 March, 2018 Thursday. 居危思安 - 不適切居所住戶的環境安全及精神健康調查. 住屋問題一直為香港社會各階層共同面對的挑戰。 當中不少市民為求有一棲身之所,租住居住環境欠佳的不適切居所(包括俗稱「劏房」的分間單位、籠屋、床位、板間房或天台屋)。 不適切居所最為人所咎病是環境惡劣;除了居住空間狹窄、室內空氣質素欠佳外,因房屋結構或佈局而衍生的潛在災害風險更不容忽視。 教研中心於2017年與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合作,進行名為《不適切居所住戶的環境安全及精神健康》的調查,從消防、安全 、衞生及室內環境風險四個範疇著手,分析住戶的精神健康狀況會否受有關因素影響。

  7. 2019年的調查發現,港人認為最擔心的三大災難為颱風、傳染病及火災,但當及面對這些災難有何準備時,過半 (54%)受訪者表示全無準備,其中勞動工人、退休人士及料理家務者/家庭主婦的準備百分比為各行業中最低。 圖一 各行業人士沒做防災準備的比例. 調查未有追問市民不作防災準備的原因,但從另一問題中了解到,有31%受訪者表示沒有就超強颱風天鴿及天竹採取應對準備,其中一半人「認為自己不會有危險」,原因可能近似。 教研中心不時到災害風險較高的社區,如鯉魚門、西貢及杏花邨等分享防災資訊,在家訪中不時聽到的就是:「你唔駛咁擔心喎,我住左咁多年都無事。 「認為自己不會有危險」原來是大多數人的「正常」反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