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3日 · 特輯內文. 關鍵10特質,讓高資產客戶看見你的與眾不同. 文 洪紫芸 照片 受訪者提供.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11 月 3 日. 0. 1325. 「學會做人,才能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香港保誠保險資深營業經理黃子寧認為,業務員擁有關鍵10項特質,再輔以「服務3層次」來保溫客戶關係,便能成功深得高資產客戶的心。 成功經營高資產客戶前,首先我們必須瞭解如何開發高資產族群,黃子寧的高資產客戶大約占其總客戶數的20%左右,其中大多為購買保費達港幣50萬元(約為新臺幣200萬元)以上的客戶。

  2. 2024年3月1日 · 0. 《彭博社》在2019年曾報導,一座城市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富豪人數,臺北高居世界第8位,但普遍的的特性是低調;與此同時,瑞銀集團(簡稱UBS)臺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表示,客戶中有高達90%來自未上市公司;瑞士信貸(目前已被瑞銀集團收購)於2022年也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未來5年資產達100萬美元的高資產族群會增加4成,至於臺灣更是被預估到了2026年會增加9成,是趨近於翻倍的數字;再看UBS於2024年1月公布的《臺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當中所謂的「準富裕層」高達960萬人,在在都顯示出未來臺灣高資產族群將愈來愈多。

  3. 2018年9月1日 · 網路訂購:保險行銷網 https://shop.advisers.com.tw 電話訂購:台北 (02)2792-8557|台中 (04)2254-8325|高雄 (07)222-3096 門市訂購:台北門市(台北市行愛路78巷28號2樓之1)|台中門市(台中市市政北二路282號5樓之7)|高雄門市(高雄市民生一路56號21樓

  4. 2019年8月1日 · 你拒絕我也沒關係,我們依然是朋友. 為了磨練抗壓性與挫敗感,三商美邦人壽16410通訊處業務經理陳璟璐表示,初期踏入保險業難免會吃閉門羹,但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設要做足,當初決定踏入保險業就要有所覺悟,明白這份工作就是會被拒絕,理所當然要接受並將它視為正常現象。 「唯有克服自己的心理因素,才可以在保險業持續保有熱忱,且心中要牢記保險業務人員這份工作性質是在『創造需求』,即便過往有再多挫折的經驗,終究要克服心理障礙並勇於開口談保險,展現最誠懇的態度讓客戶認同保險。 過去,陳璟璐從事美容相關行業,她有一位在公家機關工作的客戶,介紹女兒給陳璟璐美容,而後透過彼此的認識,客戶的女兒及女婿就順其自然向陳璟璐購買保單,唯一只有客戶的丈夫較堅持自己的想法,打從心底地排斥保險業務人員。

  5. 2020年12月1日 · 「追求一個人的榮譽需要勇氣,引領一個團隊需要智慧。 」她表示,團隊在追求目標是運用系統,將大目標拆分成各種小目標,把人才放到適當位置,再經過不同層級的分層管理,在團隊合作之下完成任務,最終達成榮譽。 我是會做保險的曾春燕,也是會帶領團隊打仗的曾春燕. 帶領團隊前進的不二法門是以身作則,曾春燕說:「只要有一天沒有成交保單,我就會覺得不自在。 」她一天可以排訪數10名客戶、光是例假日就能夠成交近10件保單,如此的勤奮和績效,正是下屬最佳的榜樣;平時也會舉辦多項客戶活動,除了提升客戶對風險保障的認知外,團隊夥伴還能藉此瞭解銷售方向及策略。 在團隊邁向績優、追求榮譽的過程中,曾春燕會以個人銷售能力將夥伴分為3類,給予不同業績、獎項目標之標準:

  6. 2020年2月1日 · 謝慧君回憶曾經在路上遭遇陌生人搭訕,但第一、他整個人看起來不重視自己的衣著,衣服髒亂不堪;第二、他說話不清不楚的,很難令人產生好感。 謝慧君表示:「銷售亦是同樣的道理。 人永遠走在商品前面,客戶都不喜歡你了,怎麼會願意去聽你說什麼,很多人為了想服務高資產客戶,努力去上了很多與稅務相關的課程,但再頂尖的業務人員也會跟你坦承:「上很多課很好,但如果你進不去客戶心裡,你空有滿腹經綸亦是無用。 」意指客戶對你「有好感」才是銷售關鍵。 所以她有了團隊後,一再告誡自己的夥伴,第一個印象60分一定要拿到,你可以個性木訥、不擅言詞,因為有客戶就是喜歡木訥的業務人員,但千萬不能不注重打扮,因為這其實也是銷售的一環。 此外還有談吐,你一開口是「急功近利」,還是為了客戶的生涯規劃?

  7. 2018年7月1日 · 1.有衝勁。 年輕世代年輕氣盛,雖然有時顯得衝動,但是還未受到社會上的無奈與挫折洗禮,只要認定目標就會往前衝刺,不受既定做法與觀念所束縛。 團隊主管只要能掌握好年輕業務夥伴的進度,適時輔導,協助他們用正確的方式執業,並在遭受挫折時適當地給予安慰與鼓勵,這股爆發力能夠讓年輕業務夥伴的業績出現爆發性的成長,並且維持住熱情。 2.肯學習。 年輕世代剛出社會不久,雖然沒有許多社會閱歷與工作經驗,但也意味著這方面的觀念還尚未定型,對於保險業的從業觀念與保險概念都能夠快速接受;而且年輕世代知道自己是新人,更能夠虛心接受前輩的指導。 3.敢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