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地震震度分級 是 臺灣 使用的 地震震度 分級,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制定,以地動 加速度 與地動速度來區分,分為0級、1級、2級、3級、4級、5弱、5強、6弱、6強、 7級 ,共10個等級。 歷史 [ 編輯] 臺灣的地震觀測始於 日治時期 ,2000年8月之前的震度分級是沿用日本1936至1948年所使用的 震度分級 ,將震度分成0級至6級,共7個等級,震度6級為地動加速度在250 gal 以上。 [1] 1999年 921大地震 時中央氣象局曾記錄到地動加速度超過980gal的資料,由於測得震度6級的地區廣闊,不利於受災情況之研判,中央氣象局在2000年8月公告增加一個震度分級,以地動加速度400gal作為震度6級的上限,400gal以上定為震度7級。 [2]

  2. 6 天前 ·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香港有感地震. 最新地震. 地震事件數目: undefined. 發震時段. ≤ 1 小時. ≤ 24 小時. 午夜至午夜. ≤ 7 日. ≤ 30 日. 震中距離香港. ≤ 200 公里. ≤ 1000 公里. ≤ 3000 公里. ≤ 5000 公里. 全球. 震級. 5.0 - 5.9. 6.0 - 6.9. 7.0 - 7.9. 8.0 或以上. 震級. 發震日期及時間. 參考地區. 地震事件: undefined. 提供經天文台分析的全球5.0級或以上及本地有感的地震資訊。 地震資訊主要由電腦系統自動作初步分析、製作和上載至網頁,過程不經人手。 但天文台會以人手編製本地有感地震資訊。

  3. 2024年4月3日 · 地震震度分級制度是什麼為何要修訂? 當台灣發生有感地震時,中央氣象署會發布地震報告,其中的各地震度資訊,是國內救災應變的重要參考依據。 過去地震震度可分為8級然5級強震)、6級烈震的級距區間較寬不利於區分災情差別。...

  4. 里氏震级 (英語: Richter magnitude scale ,港澳称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台湾称 芮氏地震規模 ),是一種表示 地震 規模大小的標度,由 里克特 在1935年发明。 他后来改进出了 近震震級 。 它是由觀測点处 地震儀 所記錄到的 地震波 最大 振幅 的 常用對數 演算而來。 震級定義在距離震央100公里處之觀測點地震儀記錄到的最大水平位移為1 微米 (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最高精度)的地震作為里氏0地震,如果距震央100公里處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測得的地震波振幅為10 微米 (0.01毫米)為1,100微米(0.1毫米)為里氏2,1000微米(1毫米)為里氏3,10000微米(1厘米)為里氏4,如此類推。

  5. 黎克特地震震級表. 地震的震級是由標準儀器所記錄得到地殼運動的振幅及週期估計出來震級表示由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 黎克特地震震級表中震級之間的關係是對數關係震級每增加一級表示能量增加約32 倍, 相隔二級的震級其能量相差1000 (~ 32 x 32)倍 ...

  6. 震度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稱為 烈度 ),或稱 地震震度 ,用以表述一地區受地震的影響程度,分成數級,級數愈高表示愈強烈,造成的災情也愈重。 通常以地震晃動的 加速度 作為分級定義,是一種常用的 地震度量 。 震度常與 地震規模 相搞混,地震規模表示該地震所釋放的能量,一次地震的規模只會有一個數值,但震度代表的是能量傳到地表後造成的影響,與地震深度、震央距離都有關係,一次地震在不同地方的震度會不同,同規模的地震也不一定會出現同樣的震度。 各地使用的震度度量 [ 編輯] 各震度間比較 [ 編輯] 下表中 PGV 為「最大地動速度」,以 kine(cm/s)或 m/s 為單位;PGA 為「最大地動加速度」,以 gal(cm/s 2 )或 m/s 2 為單位 [5] 。

  7. www.kmc.moj.gov.tw › media › 204634地震震度分級表

    標題. 地震震度分級表. 1. 註1、屋內情形係以低樓層為例。 註2地震震度計算流程: 讀入加速度地震儀(強震儀)3向量加速度資料。 資料進行10Hz低通濾波處理,適度過濾瞬間振動的高頻訊號。 取3 向量合成震波,計算最大地動加速度值PGA。 透過地震震度與PGA 範圍的對照表(註3),計算地震震度。 得到的計算震度不到5級時,以該計算震度為地震震度值,結束整個震度計算流程;計算震度為5級以上時,持續進行下一步驟。 將3 向量原始加速度資料積分至速度,同時進行0.075Hz低切濾波移除因積分動作所引進的低頻訊號。 取3 向量合成震波,計算最大地動速度值PGV。 透過地震震度與PGV 範圍的對照表(註4),計算地震震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