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30日 · 保證基金實際作用 比保守基金更有可能有回報! 不少投資者都以為保守基金和保證基金相似,都是低風險又低回報的基金,因此忽略兩者差別。 保守基金一般沒有保本或回報保證,有機會蒙受本金損失。相反,保證基金能有保證的回報或保本的功能。

  2. 2020年11月9日 · 主動型基金(Active Fund)由基金經理團隊在分析大市,行業及個股後「主動」挑選投資的資產,目的是為了跑贏其基準指標。 被動型基金(Passive Fund)則是追蹤及複製一籃子股票的指數成分,「被動」地買入成分資產,追求與大市同步的回報。

  3. 2021年6月1日 · 投資黃金的方法很多:一,到金舖或者銀行買實體黃金,但運輸及保存成本較高;二,到銀行買「紙黃金」,基本上與購買實金無異,但勝在方便及易於管理;三,在不同平台上購買黃金ETF,要留意的是有些基金會有槓桿,即是可以倍大利潤之餘,同時亦可倍大損失。 雖然科技日新月異,投資方法推陳出新,不少年輕人都對實金有興趣,貪其實實在在。 2. iBond:年年派息. iBond是由香港政府透過政府債券計劃的零售債券部分所發行債券。 當中的利息與平均按年通脹率掛鈎。 換言之,通脹率越高,利息回報便越高。 另外,iBond亦設有保底息,而新一批iBond保底息將調整為2%。 每半年派息,為期三年。 相較於銀行定期,iBond都不失為一個穩陣的抗通脹之選。 政府推出的 iBond 屬不少懶人投資選擇。 3.

  4. 2020年12月24日 · 如果投資者想保本得來,又可以收取一定利息回報,建議選擇純債券基金,風險較低。 相反,如果想財息兼收,就可以選擇債券與股票組合而成的派息基金,當市場上升,就可以獲取可觀的回報。

  5. 2021年1月8日 · 相對地如果目標為每年回報6%-9%,以達到抗通脹之餘又可以做到增值資產,則需要選擇一些風險較高的投資工具,例如基金及股票等,但前提是要能夠承受本金的損失。

    • 基金投資回報1
    • 基金投資回報2
    • 基金投資回報3
    • 基金投資回報4
    • 基金投資回報5
  6. 2021年2月10日 · 我們來算算吧。(給大家一個參考,一直被大家忽略或少理的強積金,在過去的20年內扣除收費後平均年度化回報率為4.2%,當中股票基金平均年度化回報率為5.8%。大家用心管理你的投資,每年6%的回報也不是難事。) 儲蓄積累財富。

  7. 2020年10月12日 · 基金價格有升有跌,透過平均成本法利用這些波幅。 不論升跌,每月供款的制度,會讓我們高低位都能入貨,從而分散風險。 此法特別適合沒有投資經驗,沒有時間管理的打工一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