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日 · 大館表示,今年會有多個精選本地品牌參與「花見大館」,帶來多種緊扣自然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花草植物及生活用品。 有本地品牌推出的以季節限定的有機蔬果紮成「花束」,讓遊客感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品牌利用種子和樹枝設計出不同的工藝品,推崇再生綠色智慧。 今年的「花見大館」以環保、可持續發展為主題,處處可體現環境保護的創意與概念。 例如市集攤位是使用竹林打造,活動過後將會開放所有盛開的花卉和植物給市民領養,讓美麗的園藝裝飾不會因活動結束而被棄置造成浪費。 屆時,市民可通過領養服務將心儀的植物帶回家種植,將大自然氣氛延續到家,但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除了觀賞、購買特色植物,市民亦可親身參與到特色植物、工藝品的製作當中。 多個工作室屆時會帶來4個工作坊,包括3個插花和1個木雕工作坊。

  2. 2021年7月9日 · 俗稱「大館」的中區警署建築群,已婚督察宿舍 (第四座)近5年前倒塌,復修多年,但最新狀況評估顯示,第四座建築結構較前年脆弱。 基於公眾安全考慮,專家團隊認為無法按原先方案進行復修工程。 賽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表示,在無其他選擇的情況下,終止進行2019年制定的第四座復修方案,並會重新檢視於2016年呈交古諮會的8個復修選項。 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古蹟辦及有關部門現正研究報告內容。 至於大館其他場地,均維持正常開放。 第四座是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計劃下,最後一幢未完成復修的歷史建築。 賽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在2016至2018年期間,就多項初步的復修建議諮詢了古諮會和其他持份者的意見,並在2018年9月整合為一個復修方案。 隨後古諮會在2019年12月備悉復修方案的整體工程計劃。

  3. 4 天前 · 內地近日新增8個「個人遊」訪港城市,相關旅遊業界等一行40人考察團來港5日,到訪中環街市、大館及迪士尼等景點。他們指感受到香港中西文化薈萃的特色,又指維港港海景對他們最吸引。適逢港府昨日推出「好客之道」運動,他們稱這兩天的服務人員很熱情,形容顛覆過去對港人的認知。

  4. 2 天前 · 青年藝術展設3個展區 創作者宣揚壓力中求自我. 展區1展示了50位青年透過油泥塑像來表達「我心目中的自己」。. 很多成人都有看不懂、觸不到年輕人世界之感,有機構今日(6日)起在中環大館舉行《在這裏 為彼此 #HereWeAre 》主題展覽。. 該展覽設3個展區 ...

  5. 2019年10月14日 ·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大館原是中區警署建築群,經歷長達12年的活化工作,終成為集古蹟、當代藝術及悠閒消遣於一身的嶄新文化地標,而私人保育項目「南豐紗廠」亦憑其活化團隊努力,把紡織和工業與創意、藝術和文化成功融合,勇奪評審會創新獎。 今次是繼2017年藍屋建築群得獎後,再有香港的保育歷史建築項目獲得此殊榮,而今年的評審會是由57個申請中,選出「大館-古蹟及藝術館」獲得卓越獎項。 相關新聞. 最高瀏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成立20周年,頒獎典禮今日 (14日)在馬來西亞檳城舉行,香港2個著名的保育項目、荃灣「南豐紗廠」和中環「大館」分別獲評審會創新獎和最高級別的卓越獎項。 <br/><br/>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大館原是中區警署建築群,經歷長達12年的活化工作,終成.

  6. 2019年1月8日 · 首屆「Booked:大館當代美術館 香港藝術書展」將在周末舉行,這個為期3日的藝術書展,是香港首次集合來自亞洲、歐洲、北美以及本地共約60個藝術出版單位、參展出版商、藝術機構及藝術家參與的書迷盛事,為大家帶來了藝術家書籍、攝影集、藝術畫冊、小誌、藝術品圖錄、藝術史及理論性文獻 ...

  7. 4 天前 · 麻雀館是香港的傳統娛樂場所,除了部分麻雀愛好者,不少人對其認識不深。 近日有麻雀館與旅行社合作,推出「麻雀館深度遊」活動,內容包括講解麻雀館行業歷史、基本麻雀教學等,完成課程更可獲發麻雀文憑以作紀念。 據介紹,活動於銅鑼灣一間麻雀館舉行,活動長約2.5小時,期間向參加者講解麻雀館行業歷史,亦設營運問題環節,場內更設有打卡位,參加者可破例在麻雀館內拍照,與霓虹燈牌、特大麻雀等合照留念。 此外,麻雀館牌照英文稱為麻雀學校,故活動特別添加碰槓牌基本教學,體驗在麻雀學校內學打麻雀,完成課程後更可獲頒麻雀文憑以作紀念。 政府於1956年將麻雀業合法化,並以麻雀牌總數「144隻」為發牌數目的上限,即最多發出144個牌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