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21日 · 接 便是互動的情況,即「我」與異性宮的關係互動,首先是「生」,即支持、生扶、愛:(一)我生異性宮,即自己對伴侶自覺非常愛錫;(二 ...

  2. 2018年3月14日 · 要吸引女性突破「傳統」,選擇以男性為主的學科,往往要有巧妙方法,林文怡早前在做義工時便發現當中「竅門」。 她指有機構想在中學招募女生學習編程,原本比較困難,但當內容改為教女生用電腦程序設計衫帽時,突然很多女生有興趣,「都是科技、都是要學編程,但是當學習目的調節後,效果截然不同。 辦中學生諾獎直播講座. 去年11月,林文怡推動科大與母校拔萃女書院合作,邀請100名拔萃女生以直播方式參與科大組織的講座,由頂尖教授講解諾貝爾化學獎得獎者所做的研究,「通過直播這樣的科技方式,學生不僅可以聽,還能問問題,有利激發她們的興趣。 」她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女生未來報讀科大,投身科技行業,也希望正在就讀理科的女生能以知名的女科學家為榜樣,勉勵自己創一番成就。

  3. 2015年4月10日 ·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馬拉松長跑好手除了身體強壯外,原來性慾及精子數量亦較一般人強,相信與祖傳基因有關,這成為他們吸引異性的優勢 ...

  4. 2017年8月15日 · 問到這是否更吸引異性? 他直認不諱:「成日都吸引 啦,剛才有個小演員問我點樣可以吸引人,我就話做演員要識溝人,男女都溝晒,人人都鍾意 ...

  5. 2014年11月3日 · 異性戀者子女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單位裡可以學習兩性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有研究指出,在同性戀者結合的家庭結構下長大的小朋友,其兩性 ...

  6. 2019年4月1日 · 從《單身逆襲記》這本書中,讀者可以感受到兩種情緒,一種是甜蜜,一種是惆悵。 甜蜜來自於擺脫對異性的依賴之後所帶來的自主感與獨立感,而惆悵則來自於生物遺產密碼,愛情與家庭仍然是每個人(不分男女)內心深處的渴望與衝動,對「港灣」的情感需求,不會真正消失於人們的慾望當中。 與女性群體大張旗鼓追求單身主義不一樣,男性群體面對這一命題卻保持了沉默,甚至當單身主義這面旗幟佔領社交媒體輿論的時候,男性主義處在了示弱、求和的姿態,這樣的趨勢更加鼓勵了單身主義在女性群體那裡得到更多的追隨者。 在此氛圍下,應該誕生更多的小說作品,來記錄男女平權的重大變革時代,讓好故事給人以思考與啟迪。 文:韓浩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書評】單身主義的甜蜜與惆悵.

  7. 2017年10月19日 · 首先,未婚懷孕一直在香港社會中被負面標籤。香港有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懷孕必須與婚姻相輔相成,未婚懷孕的女子會面對道德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