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孫國棟(英語: Sun Kuo-tung [6] [7],1922年10月9日—2013年6月26日),筆名孫慕稼 [2],廣東 番禺人,中國歷史學家,教育家、哲學家。 他歷任 香港中文大學 歷史系主任 [8] 、 新亞書院 文學院院長、香港 新亞中學 校董會成員(第一任校監 [9] )及新亞書院 ...

  2. 孫國棟(英語: Sun Kuo-tung [6] [7],1922年10月9日—2013年6月26日),筆名孫慕稼 [2],廣東 番禺人,中國歷史學家,教育家、哲學家。 他歷任 香港中文大學 歷史系主任 [8] 、 新亞書院 文學院院長、香港 新亞中學 校董會成員(第一任校監 [9] )及新亞書院校友會 ...

  3. 著名中國歷史學家、教育家孫國棟教授痛於2013年6月26日清晨於睡夢中安詳辭世,享年94歲,本院同仁深切悼念。 孫教授1957年畢業於新亞研究所,為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後留校任教,他曾先後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新亞書院校董、新亞書院文學院院長、新亞研究所所長、新亞及中文大學歷史系主任、新亞中學校監等職務。 孫教授連續在新亞工作26年,1983年榮休赴美國定居。 2005年返回香港,寓居於本院校園。 孫教授在職期間,盡心盡力為新亞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服務,貢獻至大。 他對新亞書院尤其關懷備至,每年均捐助獎學金予書院,莘莘學子,受惠良深。 孫教授的喪禮及追思會已分別於2013年8月3日及8月17日舉行。

  4.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前系主任,新亞書院前成員,著名歷史學家,孫國棟教授於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六日辭世,享年九十四歲。 新亞書院及歷史系同仁深切悼念。 孫教授追思會定於二零一三年八月十七日(星期六)下午三時至五時,在香港中文大學鄭裕彤樓(大學站傍,沙田凱悅酒店側)地下,LT1室舉行。 敬請師生,校友及各方友好出席,同表哀思。 懇辭花圈,如蒙賜賻,撥捐「孫國棟中國教育基金」。 新亞書院及中文大學歷史系. The origin of our Department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late 1940s when New Asia College was founded.

  5. 六十至七十年代香港初中中國歷史教育 : 孫國棟編《中國歷史》教科書為研究個案 = Hong Kong junior-level Chinese history education in the 1960s and 1970s : the case of Chinese history textbooks by Sun Kuo-tung. Primary tabs.

  6. 2017年6月4日 · 孫國棟時任「新亞」所長. 孫所長與「新亞」淵源極深。 他在一九四四年毅然放下學業,加入抗戰行列,參與緬甸地區的戰線。 抗日勝利後,他返回校園,完成大學教育,之後擔任中小學教師及報刊編輯。 五五年他考進「新亞」,隨後成為首屆碩士畢業生。 在所期間,深得錢穆教誨,並先後得到牟潤孫、全漢昇、嚴耕望等學者教澤。 畢業後,他接替錢穆在新亞書院教授通史。 他隨後亦於七十年代初得到香港大學頒予博士學位。 八十年代初,他擔任「新亞」所長,領導院方在有限而甚至緊絀的資源下為香港研究所程度的教育事業克盡厥職,盡心哺育一班年輕學子成為日後學術界及教育界的接棒人。 筆者得列「新亞」門牆之時,正好是孫國棟擔任所長的年代。 瀟灑爽朗 愛導後輩.

  7. 孫國棟(英語:,1922年10月9日—2013年6月26日),筆名孫慕稼,廣東番禺,中國歷史學家,教育家、哲學家。 他歷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主任、新亞書院文學院院長、香港新亞中學校董會成員(第一任校監)及新亞書院校友會主席,曾是中國歷史教育學會顧問。 他專於研究唐宋史,另精於唐代計量史學,為唐宋史大家,尤以唐宋社會門第變遷、唐宋政制與官制的研究最為史學界推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