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8日 · 在台灣PTT討論區上,有網民分享清朝皇帝奏摺文獻的全文字句,再配上自己的白話文翻譯,指在清朝時期已經有不少「廢文奏摺」,奏摺內提到的事件可能只是小事一宗,對話亦十分之無聊。

  2. 2018年7月7日 · 一名網友在知名網路論壇PTT上貼出清代皇帝的奏摺,並將奏摺內容神翻譯,其中有一篇是福建巡撫呂猶龍的奏疏「奏為進獻台灣所產番檨」,康熙 ...

  3. 2018年7月7日 · 仔細一看,原來台灣也經常出現在奏摺上。. 根據文獻記載,清朝的皇帝每天早上寅正至卯初(凌晨4到5時)就要起床,一天生活十分有規律,而康熙、 雍正 、乾隆三位更是十足的「工作狂」,歷史上記載,他們經常批奏至深夜,乾隆每天更會親自看50至 ...

  4. 比如,康熙朝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江南科場弊案,展出的6件奏摺,反映了曹寅將他了解的情況向康熙密報的過程,除了第5件奏摺康熙做了較長的硃批,其他都是非常簡潔的語言,兩條寫著」知道了「。

  5. 2018年7月7日 · 最近有網友將清朝皇帝的奏摺翻譯成白話,結果其內容既簡單又沒意義,讓看到的網友都笑翻。 奏摺是清朝官員向皇帝進言、報告時的文書,在康熙 ...

  6. translate.google.com.twGoogle 翻譯

    烏克蘭文. Google 提供的服務無須支付費用,可讓您即時翻譯英文和超過 100 種其他語言的文字、詞組和網頁。.

  7. 2018年7月6日 · 在政務部分,康熙、雍正、乾隆都是親自批閱奏章時常工作到深夜;其中最工作狂的是雍正,平均每天閱看50、60件奏摺,親寫3000字硃批,例如「朕 ...

  8. 2017年1月15日 · 康熙留下不少有趣的批文,當中最有名的一定是江寧織造曹寅謝恩摺中的批文。 曹寅在這則謝恩摺中, 提到自已因風寒誤服人蔘,得解後又患疥臥病兩月餘, 服用地黃湯, 才得以痊癒。 康熙皇帝好醫學, 並懂中醫處方。 於是就教曹寅: 惟疥不宜服藥, 倘毒入內,後來恐成大痳風症。 出海水外,千方不能治。 小心! 土茯苓可以代茶,常常吃去亦好。

  9. 清初使用奏摺,始見於康熙年間,與題奏本章不同,奏摺內容不受公事、私事的限制,繕摺後裝入摺匣,外包以黃綾,派遺親信家丁等進京呈遞,不須投送通政司轉呈,而是直達御前, 由皇帝親自以硃筆批示,或在簡端,或在行間,或在尾幅,謂之硃批,經過硃批

  10. 密摺就是奏摺的一種,故史學界大都認為奏摺制度起源於康熙朝。 所見世存最早的奏摺康熙二十八年(1689)二月二十七日 大學士 伊桑阿 的“奏謝温諭賜問平安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