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9 月 1 日. 0. 3110. 面對低潮,就像成長中的孩子生病一樣,是團隊、家庭與個人必定經歷的情境。 富邦人壽富鈺通訊處處經理游沛宸認為,保險事業就是幫助客戶勇敢面對低潮,堅定核心觀念與價值,讓所有的危機成為豐富人生的一部分。 優秀的保險團隊領導者,也應這樣帶領夥伴,讓創意、趣味、體驗成為事業生涯的焦點,讓危機成為轉機! 許多人離開保險業的理由,不外乎被拒絕、被否定、無業績,然而這也是許多保險從業人員成功的起點。 事實上,許多行業先進都曾經表示,他們的成就、熱情、肯定,其實就是從習以為常的挫折之中萌芽的。

  2. 2023年12月1日 · 國泰人壽展業豐原通訊處首席行銷總監廖鴻儒以保險業務員的所需所想出發先是總結出自身3項重要的從業理念分別為勇敢專注以及感恩細探其中細節就會發現在行業績優及長久定著的關鍵勇敢──加入保險業就是一件勇敢的事. 談到保險業務員這份職業多數民眾都帶有較為負面的刻板印象所以廖鴻儒認為當做出加入保險業的決定時其實就是一種勇敢的表現。 廖鴻儒回憶,由於自己的外婆就在保險業上班,小時候去外婆家時常有一個從事保險工作的阿伯來作客,他曾說:「我真的很感謝保險這個行業,雖然我完全不識字,但因為這份工作,他賺到了5棟房子。 」可想而知,這位阿伯肯定是不知道保單的實際內容的。

  3. 2018年8月1日 · 威盛保險經紀人業務副總經理王信力表示,自己踏入保險業已有三十四年的時間,從保險業務人員的角色,轉型成為財務顧問師,也學習如何成為客戶財富管理的顧問師。 入行初期,他將主力放在銷售保險商品,後來逐漸調整腳步,體認到真正瞭解客戶需求的重要,才能下對處方。 到最後不僅瞭解客戶的需求,也幫助客戶解決財富管理上的困擾。 王信力不僅在臺灣取得RFC,同時也具備中國跨境認證,而身為RFC財富管理師,不僅要瞭解臺灣的財務狀況,也要瞭解全球財務及資金的流動狀況。 不同資產客戶所引用的工具及思維也不盡相同,通常高資產客戶通常會經歷3個過程: 第1種是「創富有成」: 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資產也逐漸在累積。

  4. 2022年12月1日 · 國泰人壽數位轉型辦公室協理廖玉如指出保險公司與異業合作運用金融科技超前部署生態圈因應即將來臨的超高齡社會可能造成的衝擊及影響將保險嵌入生活場景降低大眾取得服務的門檻提供客戶低保費碎片化形式的保險),實現普惠金融是一種社會企業責任的展現也是生態圈本質最大的價值所在。 國泰產險數位生態發展部協理蔡靜宜表示,不管是人壽保險還是財產保險,都是穩定社會的重要力量,雖然臺灣的保險滲透率名列世界前茅,不過許多民眾對於保險的認知與其他國家相比,仍然相對薄弱,因此「市場教育」顯得相當重要。

  5. 2024年2月1日 · 對於一位新人來說,入行之初的當務之急就是要累積客戶量,然而每一個月要成交5件保單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她的客戶開發經營策略是以「家庭」作為單位,並透過不斷的轉介紹,讓自己的客戶名單不斷增加,如此一來才不會發生沒有客戶可跑、不知道客戶在哪裡的情形。 林瓊認為,轉介紹要能夠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膽識」去要求客戶,「如果客戶認同我,那麼他的朋友也一定能夠認同我」,秉持著這樣的信念,每一次與客戶訪談結束後,她一定都會誠懇地請客戶介紹其他的友人給她,客戶往往也都相當樂意。 她進一步說明,入行前10年她都是以陌生開發為主,當中分為2大類:店頭行銷及特定族群。

  6. 2024年1月1日 · 遊:數位創新、環境永續、接軌國際會計制度,是壽險業3大經營方向. 詹芳書:汰弱留強,業務員的競爭力來自強化服務與專業. 陳宏昇:穩固市場競爭力,做足充分規劃及準備. 邢益華:從保障需求出發,因應人生多元的風險. 馬君碩:壽險業金融科技已走進深水區,未來影響愈加深遠. 林順才:保障型商品穩健發展,業務員應提升專業素養面對高齡、傳承市場. 劉上旗:退休潮、大健康、氣候變遷是壽險業未來3大趨勢. 陳世岳:勇於迎接不同挑戰,發揮守護民眾、安定社會的正向力量. 黃淑芬:以客戶為中心啟動變革和創新,帶給客戶超越安心的幸福. 黃敏義:面對嚴峻挑戰的同時,亦有更多從中挖掘的機會. 趙學欣:提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掌握未來風險,以促進永續發展.

  7. 2024年4月1日 · 任何人「」不如「癡」, 易成事,但難成大局;癡似呆拙,但孜孜矻矻,一點一滴,最後終能成就不凡的格局。 如果你是「癡」人,笨人沒路走,只能努力,無需多言。問題是社會上「癡」人少有,大多是聰明人(或者其實是自以為聰明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