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1日 · 現年46歲的Bryan Johnson昨日(10日)在社交平台 X 上發布三張照片,展示自己從2018年(做逆齡治療前)到2023年、2024年(接受治療後)的面部變化。 並配文說:「就連我的Face ID也很困惑。 我正在轉變……」 點擊圖片放大. 網友:「老得更快」 他還讓網友投票選出自己哪個階段的狀態最好,最終結果顯示,在43972名參與投票的網友中,51.3%的人都投給了未做抗衰老的2018年,2024年得票率39.3%,2023年為9.3%。 點擊圖片放大. 大多數評論都認為,從容貌而言,他「返老還童」的效果不佳: 試圖抗衰老……結果卻老得更快。 點擊圖片放大. 你其實看起來很老,不是開玩笑……但那只是外表。 點擊圖片放大. 師兄你6年内老了20歲。 點擊圖片放大.

  2. 2018年11月30日 · 康文署健身室設施分兩種收費模式,一種按小時收費,另一種係月票制,全日制學生、60歲或以上的長者、殘疾人士有優惠。 如果你係經常去嘅話,買月票最抵玩,平均每日只係6蚊。 星期一至五6pm或以後、星期六1pm或以後、週日及公眾假期:14蚊、7蚊(優惠收費)。 星期一至五6pm之前、星期六1pm之前(公眾假期除外):13蚊、7蚊(優惠收費)。 月票︰每月180蚊、90蚊(優惠收費)。 點樣先用到健身室設施? 要用康文署健身室設施之前,你先要係要屬於下面4項合資格嘅人士。 除非之前係出面玩開健身活動或者係大學完成過健身課程,否則一般人都要參加康文署嘅簡介會或者訓練班。 曾參加康文署「正確使用健身室設施簡介會」並通過測試;

    • 重新擁抱期待已久的購物體驗。隨著全球在應對疫情帶來的持續影響,消費者正尋求改善身心健康的方法。其中香港人越來越傾向以「零售療法」來關愛自己。因為不少消費者在疫情期間被迫改為網上購物,因此無論是購買新衣服還是獲得珠寶首飾,其消費模式均表明消費者正準備在網店及門市消費,以時尚的一面踏出家門。
    • 消費者渴望在防疫措施放寬後展現最佳狀態。自防疫措施放寬以來,化妝品和美容服務的消費同樣顯著增加,反映出香港人為迎接社交活動而熱衷打扮。從2022年5月至年底,美容相關消費每月平均水平比2019年同期高出近兩倍。
    • 飲食習慣轉變。香港人的飲食習慣在後疫情時代持續轉變,雖然外出用餐仍然是香港社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在疫情期間收緊防疫措施的環境下培養了香港消費者自己下廚。
    • 寵物獲得更多關愛。在疫情期間,旅遊限制以及混合和遠程辦公模式使香港人能花更多時間陪伴寵物,寵物相關產業的支出因此增加,而這一趨勢亦同樣反映在其他地區。
  3. 2020年5月21日 · 管理層必備三大條件. 屈臣氏集團首席營運總監及屈臣氏(亞洲及歐洲)行政總裁倪文玲接受專訪時表示:「管理層需要反應迅速、應變靈活及處事貼地,才能帶領公司克服疫境,轉危為機。 秘技1 反應迅速. 疫情爆發時,正值農曆新年長假期,採購防疫物資及物流遇上更大難度。 該集團雖有遍及全球的業務網絡,但仍要處理時差,很多事需要在數小時、甚至數分鐘內迅速作決定。 加上疫情多變,分店必須每日定時滙報狀況,以調整營運。 當防疫物資到港後,過去數星期,貨倉員工每天工作至凌晨2時,加快將產品推出市場。 秘技2 善用社交平台. 透過社交平台即時與顧客溝通,以及定時更新售賣防疫用品的消息,免信息混亂,更有助與客人在「疫境」中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4. 2018年11月12日 · 1. 清楚醫保概念. 一般而言,醫療保險主要保障受保人沒法預測的醫療服務和財務風險,按照合約所指,以月繳或季繳方式支付保費,以減輕因「醫學需要」而要治療或住院的費用。 2. 了解「醫學需要」定義. 不同保險公司對於「醫學需要」定義均有不同的解讀,以保險公司友邦為例,指的是「醫療服務、診斷或治療是與專業醫療慣例一致;均為必須及不可以在較低醫療護理水平的情況下進行」,才會為受保人所需要支付的費用或開支作出賠償。 3. 留意不保事項. 在眾多的醫療保險選擇中,受保人除了需要了解保障範圍內的賠償外,知道那些不受保項目同樣重要,以整形手術來說,大部分的醫保也是不承保的。

  5. 2021年11月5日 · 雖然KB看似不羈,但是自小受傳統華人家庭觀念影響,經常被父母灌輸買樓重要性。 因此,他在2011年的時候,與時任女友、現任老婆一起置業。 「之前就決定博一鋪,當你買樓之後,每個月要供樓時,無論如何都要找到錢供樓。 」不過,後來因單位地點不方便,夫婦二人決定把單位出租,另外租樓居住。 點擊圖片放大. +4. 記者:曹佩鈞. 服裝提供:The Baddies. 同場加映:儉樸夫妻精打細算 為愛犬700萬換樓 黃耀英李旻芳理財觀天作之合.

  6. 2019年6月6日 · 香港製造增港人信心. 其實,即食雞胸早已不是甚麼新鮮事,在澳洲及韓國等地已流行多時。 不過,OPTMEAL主打是香港製造,更因應港人喜好,研發出香草及麻辣口味,一改雞胸淡而無味的印象。 OPTMEAL更設有兩個中央廚房,進行烹煮、調味及包裝等工序 。 對Jason來說,OPTMEAL不只是一門生意,他更想透過它帶出「即使小公司都可以發展至大公司」這個理念。 Jason更直言:「香港人其實很支持香港人。 所以,在即食雞胸包裝上會標明香港製造,增加港人信心。 」所以,Jason寧願選擇自製雞胸,也不願意代理外國的同類產品。 網絡營銷吸引消費者. 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並非一朝一夕就可建成,OPTMEAL靠的就是網絡營銷,故投放不少資金在Instagram的廣告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