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明日大嶼願景 (英語: Lantau Tomorrow Vision ),簡稱「明日大嶼」,是前任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在 2018年度施政報告 中提出的 大嶼山 發展計劃。 施政報告指出,「明日大嶼」將是未來二、三十年香港的長遠發展願景,項目計劃在 交椅洲 和 喜靈洲 附近分階段填海興建人工島,填海面積達1,700公頃。 除人工島填海外,「明日大嶼願景」亦包括北大嶼山周邊水域的近岸填海工程、興建策略性交通基建及升級現有道路基建等工程 [1] [2] 。 沿革 [ 編輯] 早期研究(港英時期):北大嶼人工島 [ 編輯] 「明日大嶼願景」可追朔至早年由 港英政府 提出的多項大嶼山發展計劃。

  2. 2018年10月18日 · 香港媒體早前引述消息指這個名為明日大嶼計劃建議在香港島和大嶼山中間的水域建造多個人工島總面積約1,700公頃耗資約5000億港元約638億美元)。...

  3. 2019年6月6日 · 政府提出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700公頃建造多個人工島有人稱會耗盡財政儲備」,有人則從香港與內地矛盾入手炒作新香港人議題反對興建人工島香港土地供應嚴重短缺需要多管齊下。 《施政報告》勾勒未來土地供應藍圖,土地共享 (即公私營合作開發農地)屬短期,棕地開發屬中期,填海造島屬長期,合共提供超過61萬個住宅單位,施政報告未有觸及最受爭議的收回粉嶺高球場問題。 總體而言,施政報告算是有本着多管齊下原則,處理短中長期土地供應。 本港長遠發展需要更多土地,中部水域填海興建人工島,可以擴大市民生活和發展空間,提升生活質素。 以填海造地紓緩人口壓力以至吸引投資,世界各地並不鮮見,有成功亦有失敗,看待興建人工島問題應當客觀全面。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4月21日 ·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 指出,「過去20年來香港都沒有進行大型的土地發展計劃土地儲備開始乾涸缺地的困擾日益嚴重值得注意的是,『明日大嶼願景作為長遠土地供應計劃可改變持份者對未來土地房屋供應的預期

  6. 2023年2月13日 · 以東涌新市鎮填海計劃為例發展局事前進行 3 輪公眾諮詢除了與各持份者及關注團體會面更全部設有公眾論壇社區工作坊亦與多個居民團體見面最終更 接納公眾反對意見縮減填海規模可見民間意見有能力完善決策而且除了東涌填海第 3 階段諮詢有 361 人出席公眾論壇,洪水橋新發展區研究的第 3 階段諮詢論壇更有 550 人參與,可見公眾論壇是重要的溝通交流渠道。 更甚是政府在 2020 年向立法會財委會就明日大嶼前期研究申請撥款時,標書列明將 預留 1,100 萬元進行兩輪公眾諮詢,當中包括公眾論壇 。 如今市民無從向官員直接提問,更見當局疑有意逃避回應公眾質詢,違反獲批撥款時的原意。 3 無公信力:僅辦閉門簡介會 11環團拒「背書」

  7. 3 mins 2022-01-25. 「明日大嶼填海計劃的三大爭議. 作者: 綠色和平. 政府2019年初公佈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初步成本估算耗費至少逾6,240億元公帑舉世震驚發展局雖然多次聲稱填海具成本效益而且填海選址下稱選址生態價值相對低」。 惟綠色和平的調查發現棕地更具成本效益卻受到冷待公眾更須清晰明日大嶼帶來的財政危機及生態威脅下文會詳細為你拆解計劃當中的謬誤與爭議。 我們要求 優先發展棕地,撤回明日大嶼 ,邀請你 加入聯署,守護大嶼 ! 加入聯署,守護大嶼. 填海工程造價史上最貴,受到社會各界強烈批評. 政府2019年3月公佈「明日大嶼」初步成本估算,在交椅洲填海1,000公頃,建造全球最大的人工島,耗費至少逾6,240億元公帑,舉世震驚。

  8. 2018年10月29日 · 本文作者為香港菁英會副主席梁秉堅 自特首林鄭月娥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了明日大嶼計劃和願景後社會不同的持份者對該項目有不同見解反對派組織市民上街遊行反對政府推行計劃更有前高官為反對項目而東山復起在媒體上指指點點但同時有支持填海造地改善民生的人士表達了對社會發展的訴求。 筆者曾撰文支持「明日大嶼」計劃,認為是現階段較實在,和有機會達成的大型工程,讓香港的土地供應和社會發展能與時俱進。 反對填海造地的聲音不少是源於反對黨派,口號和理據都以推倒項目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