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0日 · 消息稱最低工資檢討機制擬由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並料引入「可加不減」計算方程式,方程式參考經濟增長及通脹掛鈎。 特首李家超今(30日)行會前見傳媒時表示,冀機制既保障工人獲合理工資,亦確保不會令低工資崗位流失,並同時平衡經濟發展,而且計算方法要易明、不複雜,並清晰知道處理最低工資問題的「可確定性」和「可預知性」。 他指當局正檢視最低工資委員會報告,若有決定會即時公布。

  2. 2024年5月1日 · 計算最低工資調整幅度的方程式,以最近一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減去過去10年平均GDP增長,再乘20%,數字以1%封頂,再加上整體甲類消費物價通脹,兩指標設0%下限(見表)。 委員會:確保不低於通脹 通縮不減薪. 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王沛詩說,建議屬委員會共識,方程式可減少社會對每次調整幅度的爭議,提升檢討效率。 她說方程式可確保最低工資調節幅度不低於通脹,維持基層勞工購買力,當經濟增長,最低工資會有較可觀增長,即使通縮也不會減薪。 她說下個最低工資明年5月1日生效,委員會今年10月會向政府交報告,有共識會提前採用方程式。 被問機制會否在經濟環境差時增加中小企壓力,孫玉菡稱最低工資是幫助最基層勞工,經濟好時分享成果,通縮時勿減薪,「等佢心定」,僱主負擔得到。

  3. 2024年5月5日 · 【明報專訊】最低工資將於2026年起「一年一檢」,明年先引入「可加不減」計算方程式,涵蓋經濟增長因素。 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昨表示,方程式具「保底」精神,保障拿取最低工資的僱員不會因經濟狀况變壞而減薪,在環境理想時亦可分享經濟成果,而方程式經最低工資委員會勞資雙方及學術界討論,相信最能平衡各方利益,屬於「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決定。 他補充,方程式計法並非「千秋萬世」,5至10年後會檢討,包括20%作為「保底」部分。 設封頂 考慮10年GDP增長. 孫:令僱主「略放心」數據穩定. 方程式以最近一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率,減去最近10年平均GDP增長,再乘20%,數字以1%封頂,再加上整體甲類消費物價通脹計算。 孫玉菡說,封頂機制可確保在「只加不減」下,令僱主「略為放心少少」。

  4. 2024年4月30日 · 消息稱最低工資檢討機制擬由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並料引入「可加不減」計算方程式,將參考本地生產總值(GDP)和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數據,即意味與經濟增長及通脹掛鈎,料政府最快今日公布詳情。

  5. 2024年5月1日 · 推行13年的最低工資將由2026年起縮短檢討期至一年一檢,並引入「可加不減」計算方程式。.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今早於港台《千禧年代》稱,贊成新機制確保最低工資增幅不低於通脹,預料最低工資每年會加1元,形容不太理想,建議增加計算「經濟增長因素 ...

  6. 2024年5月4日 · 2026年起最低工資採用「一年一檢」,並引入「可加不減」計算方程式。 方程式以最近一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減去過去10年平均GDP增長,再乘20%,數字以1%封頂。

  7. 2024年4月30日 · 委員會建議的方程式包含通脹及「經濟增長」因素兩個指標,前者確保法定最低工資的調整幅度將不低於整體甲類消費物價通脹,從而維持法定最低工資的購買力,保障基層僱員收入。 「經濟增長」因素則可使法定最低工資的升幅在香港經濟表現較佳時,適當地高於通脹。 「經濟增長」的計算方式為最近一年的經濟增長高於最近10年的趨勢增長時。 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認為,委員會的建議已在防止工資過低與盡量減少低薪職位流失的目標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並同時顧及維持香港的經濟發展及競爭力,亦同意採用方程式調整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更具可預視性和透明度,減少社會對每次法定最低工資調整幅度的爭議,促進勞資和諧。 根據法例,特首將要求委員會於今年10月31日或之前提交下一份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的建議報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