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3日 · 非常醫生 公立醫院 公共醫療 醫生. 將軍澳醫院矯形及創傷 (骨)科顧問醫生李淵粦是由窮小子捱出頭來,當年港大醫科畢業後,在鄧肇堅醫院急症待一年後走去威爾斯醫院骨科,一晃眼就是人生上半場,他直言於威院15年間最特別就是認識同屬骨科病房護士的.

  2. 2020年3月24日 · 香港彈丸之地,卻擁有不少仁心仁術、享負盛名的醫生。. TOPick「非常醫生」系列專訪了香港各專科醫生,了解他們的成長經歷、行醫難忘故事等,讓大家了解白袍以外的醫生世界。.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港大微生物學系 ...

  3. 2021年9月29日 · 李慧妍醫生的成醫之路,與小時候一場意外有關。 一次回鄉探親期間,她的腳不慎捲入單車車輪中受傷,傷口未及即時處理而含膿發炎,回港後要由媽媽揹著回幼稚園。 豈料瘦弱的媽媽有一天卻不幸在地上滑倒,檢查後發現腰骨有退化迹象。 點擊圖片放大. +6. 「媽媽跟我說,未來長大要做醫生醫好她。 」與媽媽一個承諾,令李醫生立志走上行醫之路。 基層出身、就讀屋邨學校,李醫生坦言童年並未受到特別栽培,僅有娛樂是看教育電視或去圖書館。 而當她成功考入港大醫學院,開始揀科時也曾有猶豫,但最終都是選擇了腫瘤科: 腫瘤科很全面,我覺得是一個全人科目。 病人在醫治過程中,有內科、外科、情緒上或其他問題,我覺得這樣我是在醫治一個人。 醫治一個癌症病人,不是單線集中在一個疾病上。 從醫後心態轉變.

    • 李強醫生 漁人碼頭1
    • 李強醫生 漁人碼頭2
    • 李強醫生 漁人碼頭3
    • 李強醫生 漁人碼頭4
    • 李強醫生 漁人碼頭5
  4. 2019年6月3日 · 他坦言,若發生在今天,教授鬧人早已被投訴至失去教席,李淵粦從醫逾30載,由當年醫科生轉為前輩,面對年輕醫生、學生犯錯都不鬧不罵,相反更要多加關心。

  5. 2023年8月14日 · 男童的主診醫生、耳鼻咽喉科專科醫生李強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在治療過程中發現男童的雙側鼻腔嚴重糜爛,鼻腔深處一直滲血,且出血面積大,並在鼻腔左側深處發現類似紙團的異物,「鼻腔周圍糜爛得嚴重還發黑,有點不確定異物是什麼」。

  6. 2015年8月11日 · 前Google大中華區總裁、創新工場董事長開復日前在 facebook 轉載了自己的專欄文章《第一志願的迷思》。 他指台大醫學系過去幾10年都是台灣狀元的第一志願,許多聰明年輕人嚮往學醫,許多父母也強迫不想學醫的孩子去學醫,強調這個現象非常不健康。 他在文中提及呂冠緯的新書《在白天做夢的人:從台大醫生到網路教師,敢夢敢為的翻轉人生》,指書中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問及台大醫學系130個人「為什麼要念台大醫學系」,結果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考太高分」。 開復指出,醫生絕對是個偉大的職業,社會絕對需要優秀的人才來選擇這個行業, 但是如果一個社會中,最聰明的人大部份都去當醫生,對社會來說也絕不是個好現象。 人本來就應該隨著自己的興趣,去做自己喜歡或更能勝任的事。

  7. 2020年8月24日 · 李大拔教授是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總監。 (陳靜儀攝) 在英國讀醫的李大拔教授坦言,家庭醫學一定不是年輕人首選。 醫科生時期,有機會被分派到不同醫院,接觸各式各樣學科,他自言對很多科目都有興趣,但就未想過會成為家庭醫生: 年輕人夢想不是做家庭醫生,會覺得醫治傷風、咳嗽很悶,沒有刺激。 直到有機會跟隨家庭醫生學習,李醫生發現他們的工作,與自己的想像很不一樣: 我跟著他們到倫敦以外地區看診,有些地方坐救護車到醫院要一個小時。 有時遇到急病者,我可以看到他們如何即時處理。 一些肺炎症狀較輕微的病人,醫生也可以在家中處理到,很全面。 李教授在英國讀醫期間,開始接觸到家庭醫學專科。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