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我 (1922年2月16日—2021年5月5日 [2] ),原名 晚景 ,又名 耀景 、 國祥 , 已故 香港 著名 播音員 ,活躍於 戰後 1940年代至1970年代,先後任職 廣州 風行電台、 香港麗的呼聲 、 澳門 綠邨電台 、及 香港商業電台 。 1946年始創單人聲演劇《文藝小說》,風行 省港澳 ,到香港麗的呼聲後改稱為《天空小說》。 聲演三十年,深受粵港聽眾歡迎。 [3] 名稱來源 [ 編輯] 李我生前使用過4個名字。 其乳名晚景由父親所改 [4] ,因在廣州出生時 [4] ,母親住在西關柳波橋晚景園而得來 [4] 。 當李我隨母親到香港生活後 [4] ,為了方便入學 [4] ,於是他取名國祥 [4] ,但17歲以後停用 [4] 。

  2. 2021年5月11日 · 若要我寫一部回憶錄那為李我叔整理李我講古》,肯定是當中最重要的一章。 我稱李我做阿叔,其實我們非親非故,雖然自2002年起,我已為他筆錄生平舊事,但一直身份曖眛:徒弟不是、打雜不是、記者不是、契仔不是、秘書不是,Fans也不是;然而十多年來,總斷斷續續在他身邊出出入入。 有一次我到頤養院探阿叔,姑娘問我是佢邊位? 我竟不識回應,因之前真係未試過畀人咁問,誰知阿叔隨口而出:「阿佳是我出書的助理! 」正,阿叔開金口,小弟的名份終於有著落。 文:周樹佳. 李我叔大我四十二年,他成名於1946年,在他紅到發紫,每日十二時半全省港澳只得佢一把聲的時候,家父家母還當少年。 我很小年紀已知有李我此人,因家母每日早上十一時半必聽蕭湘在商台的節目。 嘩! 一人扮N把聲? 好過癮也!

  3. 2021年6月1日 ·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人稱我叔的李我於2021年5月5日告別塵寰享年九十有九。 「我叔將於6月1日舉行喪禮筆者正好趕在這一天發文悼念以表對這個一代電台講古佬作最後致意自去年6月,「一代賭王何鴻燊仙遊以來筆者至今已先後在本欄對一代播音王譚炳文、「一代奸妃李香琴、「一代配角吳孟達、「一代國學大師饒宗頤以及一代宗師李小龍發表悼文多篇出現頻率之高個別超過5篇令人側目就有人打趣地問筆者: 你同佢有親咩? (他是你的「至親」嗎? 佢係你「老死」哩? (他是你的「摯友」罷? 喺度寫「杜汶澤」呀? (在寫「悼文集」嗎?

  4. 2013年7月20日 · 書展2013李我講古 - YouTube. 香港貿發局. 102K subscribers. Subscribed. 2.4K. 327K views 10 years ago. 香港著名廣播人李我原名李晚景以李我為藝名原因是:「當時想到自己無父無母無兄無弟無妻只有一個我所以就改了單名一個我字」。 ...more....

    • 60 分鐘
    • 328.2K
    • 香港貿發局
  5. 李我講古):浪擲虛名. 郵費 Postage: Free Shipping. 出版社 Publisher: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Cosmos Books Ltd. 作者 Author: 李我. 出版年份 Publication year: 2004. 頁數 Pages: 204. 語言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書籍分享者 Book Sharer: 匿名 Anonymous. 借書期 Book Borrowing Period: 一個月 One month. 還書安排: 還書時需自付郵費寄到指定地址。 現時由英國郵政以二級郵件投寄此書的郵費為 £2.70 (以英國郵政公佈為準)。 Book Return Arrangement:

  6. 2021年5月5日 · 成名作是「天空小說」系列廣播劇,特色在於他包辦廣播劇中所有角色,更能夠從只有寥寥數十字的大綱即席演繹劇目,因而讓節目風行省港澳,聲演三十年,深受粵港聽眾歡迎。 他在電台退休後於80年代參演無綫電視處境喜劇香港八一系列飾演玄學家覺悟因角色深入民心本文節錄自李我周樹佳合著李我講古 () ——我的患難與璀璨》〈開冬學〉一文,李我憶述他早年的學習歷程,分享他是如何打好文學基礎。 劉天賜 (左)與李我 (中)合照。 (劉天賜facebook) 我一生愛好文學,究其原因,可能和我幼時在私塾讀書,即所謂的卜卜齋,打下良好的國學基礎有關。

  7. 李我講古 (一) -- 我的患難與璀璨 | 李我 周樹佳. -10 % 簡介. 書籍詳情. 評論. 我一生愛好文學,究其原因,可能和我幼時在私塾讀書,即所謂的卜卜齋,打下良好的國學基礎有關。 自五四運動後,這類私塾在中國已不多見,唯獨是香港仍有流傳,除了課程仍教四書五經之外,它的開學儀式也十分傳統,稱為「開冬學」,因為日子一般都揀在冬天,特別是尾禡(農曆十二月十六)之後,故名。 古詩有云:「七歲應神童,天生我性聰,有才朝天子,何必謁侯公。 」從前人們開學,一般都揀在七歲,而我亦是那年上學(1929年)。 我讀的私塾叫「凱銘學塾」,老師是陳凱銘先生,他是一名老儒生,據知是前清最後一名翰林,那時已經七十多歲,校址在石塘咀晉城街(已拆),很近我在保德街的家。 我還記得開學那天,天還未亮我就要出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