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2日 · 近年偽冒短訊或虛假電郵騙案都有上升趨勢,不少人都誤信這些短訊,有人甚至差點又中招,為了提高大家警覺性,是次將為大家庭介紹騙徒的方法及提供網絡安全小貼士讓大家可以預防網絡詐騙。 收到不明第三方發出的短訊和電郵時,應該格外小心,絕不隨便透露個人資料。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詐騙手法: 騙徒冒充網店職員,聲稱需要將款項轉賬到其他銀行戶口,同時威脅要凍結賬戶。 騙徒冒充上司,透過電郵要求買儲值卡(例如iTunes禮品卡)。 收到來自電訊服務供應商的通知,聲稱積分即將過期,要求提供信用卡資料和一次性密碼以延續積分。 這類通知可能是詐騙,目的是盜取個人資料和激活電子錢包進行交易。

  2. 2021年1月27日 · 研究採用一種叫非對稱訊息管理、簡稱AIM(Asymmetr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的技巧針對應徵者提供的資訊去判別真假人材成功識破說謊者達70%。 研究發現,如果應徵的人能夠提供有關事件的仔細、詳細的陳述,那麼研究人員就能夠更好地檢測出他們是在說真話,還是在撒謊。 研究又發現,講真話的人通常試圖證明自己的無作假,會提供詳細的資料。 相反,說謊者為了掩飾自己的「罪行」,通常會策略性或選擇性講出有利自己的訊息,隱暪對自己不利的訊息,所謂「講多錯多」,容易露出謊言的「破綻」,於是說謊者只會提供少量及籠統、空泛的訊息。 延伸閱讀:【網民熱話】大型連鎖快餐店請文員 面試一分鐘完成 僅問2條問題 網民嘆中伏【 【下一 頁】 點擊圖片放大. +3.

  3. 2017年8月8日 · 原來「繁時」是指繁忙時間,有網民表示未見人用過、看起來好奇怪,亦有香港網民認為廣東話因為使用縮寫而趨向大陸化,有人甚至直言「點樣先可以糾正呢個歪風? 如果打縮字的原意是想盡快將意思表達出來,但原來其他人卻看不明白,又會否本末倒置了? 除了「繁時」,最近有巴打在討論區列舉了其他字的例子: 1. 政府部門縮寫. 不少人稱呼香港的政府部門時都不會使用全名,例如運輸及房屋局會稱為「運房局」,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可稱為「食安中心」,生產力促進局亦會簡稱「生促局」。 2. 交談常用語. 年輕人交談時或在WhatsApp 發送訊息時,都常用中文縮寫,例如「生快」其實是「生日快樂 」簡稱。 「大同」並非解作「世界大同」,而是「大學同學」,另外亦有「中同」及「小同」,分別是中學同學及小學同學。 3.

  4. 2021年8月17日 · 分享:. 「射波是香港人的特色用語意思是同事突然放假將工作交予其他人現在多數就指員工沒病裝病請假。. 公司總有員工久不久就要「起腳射波」,老闆明知是假的但又沒辦法。. 近日有網民於網上討論區發文,指同事射波太多,老闆竟給他 ...

  5. 2021年10月5日 · 騙徒一般會利用一系列的空殼公司清洗他們詐騙獲得的贓款,他們可能利用錯綜複雜的公司結構,例如透過代名董事及股東來隱藏幕後騙徒的身份,並給受害者和執法部門的調查造成阻礙。 鑒於香港開設公司過程相對簡易,而且電子匯款亦十分快捷,香港成為了網絡攻擊及騙案的熱門選址。 香港以及其他司法管轄區的法院近年就這類案件頒佈了多個判決,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啟示。 向辯稱「無辜」的收款者提起訴訟. 基於銀行戶口款項的流通性,黑錢可能最終會流入一些辯稱“無辜”的收款者手中。 他們可能辯稱其已提供有值對價,從而可以合法擁有相應的款項。

  6. 2017年3月17日 · 1. Murphy’s Law. 覺得這說法相當熟悉嗎? 沒錯,之前很夯的電影《星際效應》(編按:港譯《星際啟示錄》)就有提到莫非定律這個概念,它的具體意思是「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覺得很繞口、很難懂嗎? 我們的日常生活可是充斥著莫非定律哦! 是不是常會覺得「每次帶傘都不會下雨,只要沒帶傘就剛好會下雨」呢? 這就是莫非定律! 想避開 Murphy’s Law 只有一個做法,那就是時時刻刻做好準備,迎接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的插曲囉! Well it’s Murphy’s law. Washing your car usually seems to bring rain.

  7. 2019年2月13日 ·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所以香港人會養成中英夾雜的習慣亦無可厚非。我自己覺得講嘢一句中,一句英,其實並無不可,但就實在無法忍受別人又要扮有型用英文講嘢,但又要講到錯晒。根據非正式統計,以下三個英文字香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