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新光人壽營業推展部協理保霖指出,價值觀的建立,能夠使業務員穩定存留在保險團隊中,保持長期競爭優勢,並確保業務員在不同情境下都能保持一致且有力的表現。 團隊價值觀由「願景、使命、價值觀」三者構成,願景指出未來想要達成的景象,使命促使人們尋找路徑和行進方式,而價值觀則是形塑出最後的行為模式。 這亦呼應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提出的「黃金圈」理論,唯有在從事保險業的過程中,瞭解行業特性和自身背負的使命,才能藉此找到正確的行銷態度和方法。 「從事保險業最核心的願景,就是要認識到保險業『可以幫助別人,成就自己』。 」當業務員瞭解保險保障的核心意義,無論是在帶領團隊、銷售產品,或是招募組織時,才會有長遠經營的思維,而非把客戶或增員對象當作行業中的「過客」。

  2. 2 天前 · 文 林育瑋.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4 年 6 月 1 日. 18. 0. 好感可以帶給人們極大的影響力,讓我們不由自主地聆聽對方的建議,採納對方的想法,甚至想親近、接觸他們。 行為科學權威羅伯特.席爾迪尼博士在其著作《影響力》中提出了5個影響好感的重要因素,一同來看看他的想法,以及績優業務員們的見地。 底特律有一名業績冠絕當世的雪弗蘭汽車銷售員,他名叫喬.吉拉德。 他在1963年到1978年間銷出了13,001輛雪弗蘭汽車,每年因此賺進好幾十萬美金。 高昂的佣金收入,常使得有人將他誤認為公司高階主管。 在一次訪談時,他告訴大家:「找到你喜歡的業務,再加上價格。 兩者相加,等於成交。 」直接了當地告訴所有人關於「好感」的重要性。

  3. 2023年9月1日 · 如何從精疲力竭中重燃工作熱情》中如此發問,同時也做出了如下定義:作為一名成功人士,需要同時獲得物質的報酬和社會地位。 也就是說,如果當事人拚出一番事業,並且名列前茅,受到多數人的推崇,那麼他就是成功的。 但是,後來作者很快就發現這個定義並不完整。 在密西根大學進行的一次調查中,參與調查者被問到「希望藉由什麼來改變他們的生活」時,最普遍的回答是:「獲得更多錢。 」。 然而弔詭的是,美國1960~1990年間人均稅後收入至少增長了一倍,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比例卻始終維持在總人口的30%左右。 這讓「有錢=成功」、「成功=幸福」的公式受到了反思和挑戰。

  4. 2023年10月1日 · 達成國際龍獎IDA標準已屬不易,更何況是要連續12年或是累積達15年達成IDA獎項才能成為的IDA終身會員?. 追逐過程中勢必得跨過重重阻礙與挑戰,方能得到此成就。. 談及追逐IDA的起心動念,富邦人壽北四區部富琦通訊處業務經理瑞雲回憶,其實最初 ...

  5. 2019年10月1日 · 實作上的做法和節奏則是林彥自己摸索及調整,擁有六年國際龍獎IDA獲獎經驗的他,總結出以下關鍵: 一、客戶與轉介紹. 和許多團隊的做法一樣在剛入行的時候主管請他列100個可能銷售的名單林彥笑說:「當時連我家樓下速食店老闆都列進去了還是只有36個可說山窮水盡」。 清楚知道自己客戶不足的問題初期林彥嘗試陌生開發但很快發現從播種到深耕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樣的節奏無法讓他在入行第一年就完成國際龍獎IDA。 為了讓自己可以掌握銷售節奏,林彥決定從36個名單開始經營,讓對方明白及相信他所能提供的服務和價值,一旦他們成為客戶後,就進一步要求轉介紹。

  6. 2024年2月1日 · 1. 相信保險. 2. 熱愛保險. 3. 把保險當成終身事業. 4. 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 5. 設定明確的目標. 6. 良好的職業道德. 7. 自律. 8. 意志堅強. 9. 無私分享. 10. 熱心社會公益. 許多人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這些特質是渾然天成? 還是能透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從而具備? 」本次每月特輯,共採訪了6位來自海內外的國際龍獎IDA終身會員,編輯團隊深入採訪,瞭解他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發現典範從業者的成功特質並不盡然是天生,更多的是透過一路走來的堅持,在每一段歷程中用心體會當中對於自己的意義,一點一滴的汲取、淬鍊,最終形成強而有力的信念。

  7. 2023年11月1日 · 布幕前,舞臺燈照耀在劉孟德身上,顯得神采奕奕。在掌聲送往迎來之間,他娓娓訴說起從前職場生涯、考取證照,以及退休後學習挑戰新事物時的那些笑料,為即來的脫口秀練習著。從容自信的態度,讓年過76歲的他看起來年輕了1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