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木地板。木材質總散發着質樸典雅的氣質,具有提升空間暖度的效果,經常能在北歐風、無印風的居家風格中看見,也因為溫潤的特性,許多人會選擇在臥室鋪設木地板,營造舒眠空間。
    • 大理石地板。氣勢磅礡的天然石材,具有放大空間尺度的效果,冷冽而俐落的氣息營造沉穩性格,隨着每塊石材的紋路不同,呈現獨一無二的個性,常作為現代風、新古典風格形塑氣質的關鍵。
    • 磁磚地板。磁磚的樣式非常豐富,無論是素色、紋路、花磚,甚至是仿石材磚、仿木紋磚等應有盡有,既可以擁有木、石材質的紋路特色,又非常容易清潔保養,因此是最多人選擇的地板材質。
    • 塑膠地板。塑膠地板耐磨、好維護、易清潔,與磁磚地板一樣款式繁多,並且價格較低,小資族也能輕鬆打造理想的居家風格。因為是塑膠材質,不怕水氣滲透而造成腐爛或水痕產生,清潔方式只需使用吸塵器與拖把即可,要特別注意的是,塑膠材質並不耐強酸強鹼,應避免使用此類型清潔劑。
    • 木地板vs瓷磚大比併(1):美觀度
    • 木地板vs瓷磚大比併(2):材質
    • 木地板vs瓷磚大比併(3):防潮性能
    • 木地板vs瓷磚大比併(4):保養問題
    • 木地板vs瓷磚大比併(6):舒適度
    • 裝修佬小貼士
    • (文章標題由《香港01》編輯所擬。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要比較木地板和瓷磚,最直接的方法是從美觀度挑選。一般來說,木地板有分實木地板、強化木地板,甚至多層木地板,木紋花色高達千萬種,款式眾多;而瓷磚的款式亦不少,但要對比的話,瓷磚的選擇確實比木地板少得多。

    在材質層面上,木地板一般分得較細,實木地板通常來自野生原木,再加工製作而成;多層實木地板是從木頭削成捲材,由木頭壓製而成;而強化複合木地板則需要將木頭弄得粉碎,然後於木質纖維層面加上花色,再壓製而成。至於瓷磚是來自耐火的金屬氧化物及半金屬氧化物,經過複雜的過程,包括研磨、混合、壓制、施釉、燒結,才會構成耐酸鹼的瓷質或石質等材料,多數將黏土、石英沙等混合出來的。

    在香港氣候潮濕的環境來看,多數家庭都會重視地板的防潮性能,以免家中經常變得濕漉漉。而木地板正常不會出現特別濕的問題,除非家中爆水喉。相對於木地板,瓷磚一般比較容易凝結水珠,防潮性能一般,容易使人滑倒,但現時有不少瓷磚都有防滑功能,比如是呼吸磚、硅藻土等。

    除了防潮性能,地板保養問題都是一般家庭在選擇建材時相當重視的要素,因為最好不需要經常花上金錢及時間重新裝修替換。木地板相對瓷磚保養簡單又方便,無需用特別的方法去保養,當然實木地板不太耐刮、耐擦,需要避免尖銳硬物,但多層木地板及強化木地板則比較耐磨。至於瓷磚,保養方面則更為簡單,一般穿著軟底拖鞋就可以了,基本上無需特殊的保養,與木地板有可能打個和。

    其實,木地板的材質比較防潮,視覺效果洋溢溫馨,觸感舒適,赤腳踩上地板時腳感也較好,是冬暖夏涼的選擇,同時木地板也有天然降噪音作用。而瓷磚材質偏硬,春天時也不耐潮,表面容易凝結水珠,腳感不太好,冬天時赤腳踩上地板尤其冰涼。

    你還是不知道選擇木地板還是瓷磚嗎?小朋友才做選擇,Why Not Both?事實上,只要懂得善用建材,木地板和瓷磚都可以打造最好的居室,木地板適宜放置大廳、睡房,而瓷磚則比較適合於浴室、廚房、露台中使用。 木地板vs瓷磚大比併

    讀者如有查詢,歡迎到「裝修佬」網站留言或留意其他家居內容,裝修佬將會繼續撰文解答大家疑問:按此 作者簡介: 裝修佬是家居裝修奇難雜症專家,希望透過文章分享及網上互動,解答巿民各式裝修難題,改變大眾對裝修方式和置家理念。

  1. 2024年3月6日 · 建議用浸濕後擰乾至滴水嘅抹布清潔為好,抹過地板後在潮濕天氣之下唔可以開窗,否則地板會變得更濕,可用乾布再抹一次,然後開冷氣機除濕。 6.回南天地板好易出現濕氣,將一羹鹽加在溫水來拖地,就可以令地板保持乾爽。

  2. 2024年2月5日 · 從樓主上載相片見到,單位正在清理,設有露台景觀開揚,間隔相當「四正」。 網民看到室內的照片均驚呼「靚過私樓」,「嘩,柚木地板」,紛紛恭喜樓主。

  3. 2019年12月2日 · 這32個家庭中,有75%的受訪者都有用過傳統方法清潔地板,例如掃地或拖地。 受訪家庭的樣本顯示,使用地拖清潔地板的家庭,相比沒有用地拖的家庭的霉菌含量高出20倍。

  4. 2021年9月25日 · 第一步,給牆壁和天花板上漆。 事先要做好家具保護工作,用塑料膜蓋住空調和地面,防止油漆蹭到。 接著就要準備調漆了,小哥使用的是這種需要攪拌的漆料,優點是非常便宜,缺點就是要自己動手比較累。 如果預算足夠的話,大家完全可以選擇已經調好的牆面漆。 粉刷匠經過一番工作後,改造第一步,給牆壁和天花板上漆完成。 插座的面板也可以取下來塗上喜歡的顏色,記得周圍要用膠帶貼上,防止塗到牆壁上去哦。 以上一共花費了約560港幣,改變了掉皮的牆面,真的很便宜了。 下一步是一項大工程,給地面鋪上木地板。 這種木地板比較便宜,所以沒有鎖扣加工,小哥選擇用木膠和隱形釘子來固定地板。 地板如果翹起來的話,就多用釘子給它砸平;碰到房間的拐角,就要自己動手鋸掉一塊。 經過一系列的測量、比對、打磨,整個地面的地板就鋪好啦!

  5. 2024年3月5日 · 1.舊報紙. 如果家中地板因潮濕滲水,媽媽們可以用舊報紙放地板上吸濕,因為報紙上的油墨有吸水的效果。 除了放地板上吸濕也放在櫃中,有天然吸濕的效果。 2.洗衣粉. 洗衣粉不止有洗衣效果,亦有防潮效果。 媽媽們可以用洗衣粉DIY簡單的除濕盒,用一個小盒裝少量洗衣粉,再用保鮮紙封好,並用牙籤在保鮮紙刺幾個小孔。 將製作好的洗衣粉除濕盒放於潮濕的角落,就有自動吸濕的功效。 3.咖啡渣. 沖咖啡剩下的咖啡渣是家居防潮的好法寶,千萬不要丢棄! 咖啡渣可以吸收空氣水份,亦能夠除臭。 將咖啡渣晾乾後放入舊襪子內,再擺放於角落或櫃入面,即可防潮和除臭。 4.梳打粉. 梳打粉是家居清潔必備的小法寶,除了可以用作清潔家居,亦有吸濕和去霉菌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