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1日 · 一九五五年,32歲的第先生加入美國大都會人壽,從事壽險行銷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入行後的第只用了五年時間累積,便創造大爆發的業績,其一九六 年的年收保費突破100萬美元,隨後更不斷增長,如今早已超過1億美元。. 第先生一生獲獎無數 ...

  2. 2024年1月1日 · 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兼任教學副院長.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的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的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轉變。 在過去低利率環境,利差損主要因為是銷售利率保證過高的商品,保險公司策略就是透過更多海外長期投資收益,弭補高利保單所造成的利差損失,但是這樣的經營脈絡是奠基在低利率持續且利率相對在比較穩定的環境假設下。

  3. 2022年3月1日 · 1. 淡化以金錢為目標的從業觀. 做保險不能一味將本求利。 作為主管,倘若在夥伴還未入行時,就以收入、津貼等吸引之,一方面,容易讓他們滋生投機之心、唯利是圖,認為「做保險就是賺佣金」,出現為了利益做出違規、違法的銷售行為,以及為了晉升而「拉人頭」的現象。 另一方面,單純只為賺錢而來的人,一旦入行後發現自己不能獲得理想收入,可能對這份工作產生懷疑甚至懊惱離去;換句話說,為賺錢而來的人也容易為賺錢而離去,一旦覺得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或收入更高的工作,他們就趨之若鶩、絲毫沒有留戀。 因此,若要培養夥伴的信念,必須淡化「以金錢為目標」的從業觀,這是關鍵的一步。 2. 深化夥伴對保險價值的認知. 從事保險的價值若不是為了錢,又應該如何看待?

  4. 2018年3月1日 · 可以透過傳承規劃,以安全、合法、合理將資產遞延,傳承給第二代或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或第五代,就如洛克斐勒家族——最佳傳承代表。或又如香港企業家李嘉誠、保險大師第等,每一個後代子孫出生後就有高額的身價,代表企業傳承的具體實證。

  5. 2022年6月1日 · 從實務方面來說,1個IDA銅龍獎的收入可以維持基本生活開銷,2個IDA則可以提高生活水準,3個IDA銅龍獎,也就是業務銀龍獎,則可以實現人生夢想;對團隊來說,百人IDA團隊代表的是一個團隊擁有高度紀律與強大的執行力,也凸顯出團隊中每位夥伴都有 ...

  6. 2017年11月5日 · 一個傑出領導人是如何創建系統、培養人才、拓展組織、領導統御,進而持續帶領團隊夥伴卓越,往更高的績效與成長向前?. 保險行銷集團自一九九八年宣布設立國際龍獎IDA以來,從業人員所追求的「典範.完美.尊貴」境界,已成為提升從業人員與團隊主管 ...

  7. 2017年9月1日 · 1. 920. 香港宏利人壽行政區域總監龍子明指出,獲得IDA百人團隊很困難。 然而,當時看到有前輩都能拿到IDA百人團隊,所以相信他們都能做到。 在一種「要不怕困難,困難才能解決」的積極心態下,去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戰。 如今宏利金融南九龍區團隊已經是連續五屆的IDA百人團隊,也是突破雙百人團隊的其中一支,龍子明談到南九龍很重視倫理,是能讓他們屹立不搖、團隊持續發展壯大的重要關鍵點。 倫理把團隊變得扎實,能擁有像兄弟姊妹一樣的感情。 他舉例說明,當我們遇到困難,其實最親密的家人不知道,他們不瞭解為什麼困難,是為了什麼事情而煩惱,你也難以說得清楚;同樣地,當你很開心,最親密的家人也不知道你為什麼開心,因為他們不瞭解我們的情況。 反而最瞭解我們的情況是誰? 是我們的團隊夥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