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日 · 楊振寧是目前唯一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他曾說:「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就是改變了中國人自覺不如人的心理楊振寧1922年出生曾於抗日戰爭時期的西南聯合大學念本科碩士1945年獲公費獎學金赴美留學就讀於芝加哥大學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並開始同李政道進行了一段長達十多年富有成果的合作。 1956年,兩人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並因此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最早的華人諾獎得主之一。 此後他不斷在物理領域研究探索,取得了十三項科研成果,這些成果都稱得上是諾貝爾獎級別的。 年輕時的楊振寧。 (Wikimedia Commons)

  2. 2021年3月20日 · 公開信息顯示楊振寧是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38至1944楊振寧就讀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先後獲學士碩士學位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後創立米爾斯規範場Yang-Mills gauge theory),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 (Yang-Baxter Equation)。 因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原理,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是華人社會的第一座諾貝爾獎。 楊振寧在科學研究上有傑出的貢獻,他曾發表約300篇學術論文,著有《楊振寧論文選集》、《楊振寧文集》、《曙光集》、《晨曦集》等。

  3. 2021年9月27日 · 港聞. 深度報道. 科學巨擘百歲華誕——以楊振寧為載體重新思考中國. 撰文:吳婷. 出版: 2021-09-27 00:00 更新:2023-09-04 17:24. 上周三9月22日),中國知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楊振寧迎來自己99歲的生日當天為慶祝楊振寧虛歲百歲誕辰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主辦了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 會上,楊振寧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為題發表了講話。 在講話中,他主要回顧了自己1971年第一次回到新中國之際,與中國核物理學家鄧稼先的一段往事:當時流傳的一個消息說,中國製造原子彈有美國人的參與,楊振寧想知道實情,鄧稼先便通過「組織」詢問到了真相,用楊振寧的話來說,「最先的時候略微有一些蘇聯人的幫助,後來基本上是中國人自己做的。

  4. 2019年8月18日 · 深度報道. 【揚言自得楊振寧的兩次淌淚.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 2019-08-18 15:00 更新:2020-02-17 21:43. 2. 男兒有淚不輕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教授只有兩次公開淌淚都是為了同一個人第一次是在上海市領導為他設的晚宴上楊振寧這樣寫:「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給我……這封短短的信給了我極大的感情震盪。 一時熱淚滿腔,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間整容。 事後我追想為什麼會有那樣大的感情震盪……我始終想不清楚。 」撰文:楊志剛. 時為1971年,楊振寧離鄉赴美二十六年後首次回國訪問,是中國1964年第一次原子彈試爆成功後七年。 今天,我們回顧美國對伊朗及朝鮮核能計劃的極限施壓,為何美國當年會坐視不理,讓中國順利試爆原子彈?

  5. 2021年7月15日 · 楊振寧滿是疑慮:「我在美國聽說有美國人參與研製中國的原子彈這是真的嗎? 」 鄧稼先堅定回答:「中國的原子彈全部都是由中國人研製,沒有一個外國人參與。 《二十多年的等候,分別得這麼快》剖析「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為何被譽為中國原子彈的靈魂,縷述其未忘人如何延續其錚錚風骨。 中國科學家鄧稼先的一生經歷跌宕起伏:上世紀五十年代,他僅以兩年時間便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但謝絕當地優渥待遇,踏上輪船回國當研究員,此後一生從未離開故土。 當年他辭別年輕的妻子,遠赴新疆大漠參與機密的研究項目,從此在人間「消失」近三十年。 楊志剛筆下的鄧稼先,像特務般神秘,對工作守口如瓶,與家人訣別近三十載,歸家時已身懷重病,癌細胞擴散全身,休養一年後終撒手人寰。

  6. 2021年9月25日 · 撰文:聯合新聞網. 出版: 2021-09-25 10:15 更新:2021-09-25 19:45. 41.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22日出席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慶祝他百歲華誕的楊振寧學術思想研討會」,並發表演講而他45歲的妻子翁帆在旁攙扶他穿著一襲紅色洋裝的 ...

  7. 2018年12月10日 · 撰文:李虎門. 出版: 2018-12-10 10:20 更新:2018-12-10 10:20. 今年96歲曾於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於9日獨家致信內地光明日報》,首次就愛徒張首晟離世發聲並表達對愛徒的無限懷念和哀悼。. 楊振寧對於張首晟一事沉寂多日後發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