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2日 · 按衞生署和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網站說明腸鏡分為兩種分別是 大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檢查兩者都屬於可以屈曲的內視鏡一般會經肛門放入大腸內讓醫生能夠觀察到受檢人大腸內壁黏膜的情況整個過程需時約 15 分鐘至 1 小時。 兩者最大分別在於軟式乙狀結腸鏡 的 長度只有約 60 厘米,檢查範圍只覆蓋至整段降結腸,而大腸鏡 的 長度則達 160 厘米,可檢查整條大腸,準確程度較乙狀結腸鏡高,不過收費也會比較昂貴。 即使腸鏡檢查後未有發現任何瘜肉也不能掉以輕心,應每 5 年進行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而大腸鏡檢查就應該每 10 年進行一次。 乙狀結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 延伸閱讀. 【內窺鏡檢查】Check 到咩? 過程會痛嗎? 附收費及保險理賠參考. 膀胱鏡可以Check咩?

    • 先清腸後檢查
    • 服用清腸藥
    • 腸鏡檢查q & A

    由於醫生需要在進行大腸鏡檢查時清楚觀察腸壁內的狀況,因此接受腸鏡檢查前必須服用清腸藥(又稱「瀉水」),徹底清走腸道內的宿便。 除了以藥物輔助清走大便,檢查前數天的飲食須以低纖為主,以免影響大腸鏡檢查,究竟要如何戒口呢?

    除了禁食,在接受腸鏡檢查前一晚需要服用清腸藥(又稱「瀉水」)排清腸道宿便,以方便醫生翌日進行檢查。 病人需按處方將清腸藥溶於清澈無渣飲料(例如:清水、蘋果汁、寶礦力),並分開數次於指定時段飲用(每次約250毫升);視乎清腸藥的類別及份量,一般合共飲用1-2公升溶液。 大多情況在服用清腸藥後2-3小時內會排清大便,並於清腸後即禁食,只可飲用少量清水。 因清腸期間需於有限時間內飲用大量水份,加上傳統清腸藥難聞又難入口的味道,少不免加劇病人腸胃不適。若病人因此而無法飲用足夠份量的清腸藥,會令糞便殘留於腸道內,減低腸鏡檢查的準確度,甚至因此需重新安排或重覆進行腸鏡檢查。現時新型的清腸藥味道較易入口,對腎衰竭患者的風險較低之餘,亦能維持良好的清腸效果。 大腸鏡檢查流程

    Q: 飲用瀉水後需要排清大便,如何減輕多次排便的不適? A: 喝瀉水排便有機會導致肛裂、或令痔瘡患者苦上加苦,但為了得到理想的檢查效果,難免需要排便數次以徹底清腸。相關人士戒口要戒得夠徹底,於腸鏡檢查前按指示避免攝取膳食纖維;吃流質食物可以令排便順暢,減低飲用瀉水後導致的痛楚。 Q:腸鏡檢查時會否感到痛楚? A:以往照腸鏡或會造成腸道不適,現時技術已優化,過程中會注入氣體擴大腸道壁方便檢查,並採用二氧化碳代替空氣,較易被人體吸收,再經呼吸排走,減少腹脹及便意。 Q:檢查時需要全身麻醉嗎?完成檢查後如何護理? A:醫生會視乎檢查人士情況,決定採用哪種麻醉方法,例如:注射適量鎮靜劑及止痛藥(保持清醒但較放鬆),或在監控麻醉(進入深層睡眠狀態)下進行檢查。檢查人士於完成腸鏡後必須卧床休息,待鎮靜劑...

  2. 2023年3月7日 · 腸胃鏡檢查是一項簡單和常見的醫療程序腸鏡 共分為兩種,分別是大腸鏡檢查及乙狀結腸鏡檢查,主要是用作檢查下消化道多種疾病,過程約需三十分鐘至一小時;而 胃鏡 (俗稱上腔內視鏡檢查)主要是用作檢查上腔消化道的內壁,包括食道、胃及十二指腸,需時約十分鐘。 醫生或會按照情況先進行胃鏡 檢查, 接著進行腸鏡 檢查 ,一次麻醉完成兩個檢查。 腸鏡適用於以下人士: 大便有血. 貧血. 大便習慣改變. 慢性腹瀉. 原因不明之腹痛. 息肉. 腫瘤. 大腸癌. 腸鏡可診斷出以下疾病: 大腸癌. 大腸瘜肉. 憩室病(大腸壁向外突出的囊狀物) 炎症性腸疾病. 肛裂. 痔瘡. 胃鏡適用於以下人士: 貧血. 腸胃出血. 胃痛. 胃酸倒流. 吞嚥困難. 原因不明之腹痛. 瘜肉. 腫瘤.

  3. 一般會建議在照腸鏡前3天開始配合低渣飲食但本身就有排便不順長期便秘的人士則有可能需要提前進行低渣飲食醫生會在診症時作出適當建議腸胃鏡檢查術前準備低渣飲食宜食清單. 肉類家禽 (需去皮去筋):豬、牛、羊、雞、鴨、鵝、鴿等. 海鮮 (需去皮去筋):魚、蝦、蟹、帶子、蜆. 蛋類:除了煎、油炸外,其他烹調方式製作的各種蛋類,如蒸蛋、烚蛋、鵪鶉蛋、鹹蛋. 精緻五穀:白飯,米粉、意粉、河粉、上海麵、蛋麵、低纖餅乾、白麵包、粉絲、烚薯仔 (去皮)、薯蓉. 無渣果汁:各種已過濾、無渣的蔬菜汁或果汁,如蘋果汁、橙汁等. 豆製品:豆腐、鮮枝竹、豆漿. 其他:清湯、清茶、水、油、鹽、糖、豉油、蠔油、茄汁、沙律醬. 腸胃鏡檢查術前準備|低渣飲食禁食清單. 加工肉類:臘腸、潤腸、牛肉乾、豬肉乾、臘肉.

  4. 2022年8月25日 · 1. 照腸鏡的事前準備. 為了確保醫生檢查時可徹底透過鏡頭看到腸道內的所有位置病人在照大腸鏡檢查前的2-3天就應開始進行低渣飲食減少糞便體積及腸道內殘渣並在檢查前一天服食瀉藥或飲瀉水清走大腸內的糞便及雜質。 如有藥物敏感,或有服食 糖尿病 薄血丸或亞士匹靈等的習慣亦應預先告知醫生讓醫生來決定是否需暫停服用某些藥物 3,4 。 2.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0年8月22日 ·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表示民眾在安排大腸鏡篩檢前需做好徹底清腸」,清腸是否徹底會直接影響到大腸鏡檢查效果。 「人體中的大腸原本是充滿糞便的狀態檢前必須要將在大腸裡面的糞便清乾淨尤其當清腸程度不理想時會直接影響腺瘤性瘜肉的偵測率甚至是讓檢查白做了。 」他指出。 清腸 2 步驟: 3 天低渣飲食 + 服用瀉劑. 清腸的準備包含兩個動作:服用瀉劑及低渣飲食。 梁程超指出,服用瀉劑只需依照指示定時喝完搭配足夠的水即可。 不過低渣飲食建議在檢前三天就必須開始進行,可減少食物經消化後在腸胃道留下殘渣,可以使清腸藥物的效果大增,以避免病灶因為糞便覆蓋而無法仔細觀察,同時也會使腸鏡的檢查過程更為順利。 低渣飲時該怎麼吃才對? 可用咀嚼時間來判斷.

  7. 進行腸鏡檢查前醫生會先講解檢查過程及相關風險患者並需要簽署檢查同意書而在檢查前一周患者要停止服用補血丸或鐵丸避免進食如蔬果等高纖食物如有需要需要按醫生指示服用輕瀉劑。 在檢查前一日,患者需要按醫生指示服用瀉藥,藉此清洗大腸。 若有長期病患,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或藥物過敏等,應先告知醫生,再作適當安排。 一般情況下,照腸鏡並不需要住院,惟部分患者可能會按醫生指示在醫院內進行。 在腸鏡開始前,醫生先會替患者注射適量的鎮定劑或止痛劑,以減低患者的焦慮及檢查時引起的不適。 然後,患者需曲膝側臥,讓腸鏡順利進入肛門。 檢查過程中,醫生會按需要作出治療及檢查,例如抽取組織化驗、切除瘜肉或止血等。 整個過程患者均保持清醒。 一般檢查需時半小時至一小時,惟部分患者或需要較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