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1日 · 「經驗生命」是各大保險公司根據壽險保單匯整出一份「臺灣民眾的死亡率」,當臺灣人死亡率愈低、壽命愈長,對保險公司而言,「照顧生存需求」類型的保單成本也將愈高。 「當民眾的餘命增加,保險公司『照顧生存需求』的險種成本就會因此上升。 例如:醫療、手術、重大疾病、長期照顧、還本型商品等,都屬於『照顧自身生存需求』的自益型保險。 」東吳大學財物工程與精算數學系主任詹芳書指出。 各年齡層生存率平均提升30% 近年公共衛生的改善,以及醫療技術進步下,臺灣民眾死亡率不斷下降,壽命持續延長,第六回經驗生命能完整地呈現此一事實。 圖1為新舊版生命的死亡率改善幅度差異點,總體來看,各年齡層生存率都有30%的提升。

  2. 2021年7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1 年 7 月 1 日. 0. 2091. 保險公司應如何應對目前市場所面臨之挑戰,商品該如何轉型以因應未來大環境的發展趨勢?. 壽險業近期的變革包括2020年7月上路的4大新制、今年將新上路的第六回生命、以及2026年即將接軌的國際 ...

  3. 2019年5月1日 · 2815. 有人曾問我,當我接觸到一位客戶,會提供給他(目標對象)理想的規劃優先順序為何? 是否有何評斷的基準? 先就大方向來說,談到人生理想的全險規劃,我會特別考量以下4個重點:第一、他們的收入;第二、他們對於生活水準的要求;第三、許下的承諾與必須履行的約定;第四、長遠的目標與夢想。 但面對客戶,我所建議的財務規劃優先順序,始終專注於收入為第一考量。 因為有了收入才能打下基礎,支撐我們想要追求的生活品質,同時完成未來的每一項期望。 再者,第二件重要的大事是承諾。 客戶許下的承諾以及各種約定,需要履行兌現,這時就需要保障履約執行。 我想每一個人都不會希望這些承諾必須延續讓下一代子孫來承擔。 最後,是目標計畫與長期的夢想規劃,請務必放在最後一個順位。

  4. 2024年1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4 年 1 月 1 日. 363. 0. 過去1年雖然受到了美元升值的影響,臺灣壽險業界的新契約保費因此降低,台新人壽總經理邢益華認為,民眾對於風險規避的需求並沒有減少,加上接軌國際準則的需求,未來保險業的發展將會以保障型商品為 ...

  5. 2020年12月1日 · 針對需求建議部分,可以透過2工具輔助:4大帳戶檢視,以及家庭保單整理。 4大帳戶檢視將客戶的支出分為醫療費用報銷類、重大疾病給付類、意外身故保障,以及理財類。

  6. 2018年10月1日 · 2221. 二 一八年一~七月初年度保費收入「各險別分析」:傷害險占1.0%、健康險占2.8%、年金險占12.3%.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資料,二 一八年一~七月壽險業總保費收入達1兆8,974億9,700萬元,較二 一七年同期1兆8,406億300萬元增加3.1%;其中初年度保費收入6,829億100萬元,較二 一七年6,209億7,300萬元增加10%;續年度保費收入1兆2,145億9,600萬元,較二 一七年同期1兆2,196億3,000萬元減少0.4%。

  7. 2023年3月1日 · 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2022年12月發布《2025保險業展望暨未來報告》,報告中指出在未來會影響保險業的5大關鍵成長趨勢,分別為「全球不確定性擴大信任落差」、「客戶需求及偏好日新月異」、「數位化與人工智慧蓬勃發展」、「氣候風險和對永續發展的關注」及「融合、合作與競爭(比如生態圈)」。 其中,針對「客戶需求及偏好日新月異」層面,報告書指出,由於客戶受到科技數位化影響,對保險的想像不僅是財務保障,他們更尋求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好比購買汽車、規劃退休或是創業,客戶都希望保險公司能超越其風險轉嫁的義務,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涵蓋風險預測、預防和干預,並藉由數位化後的便利支持這些服務,而面對「客戶需求及偏好日新月異」的趨勢,保險業也勢必要做出快速的調整與創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