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flickr.com

      圖片: flickr.com

      • 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位於西班牙的巴斯克自治區畢爾包(Bilbao, Basque Country)的奈维恩河畔(Nervion River)。 1991年間經過國際公開競圖之後,建築師 法蘭克‧蓋瑞 (Frank Gehry) 成功贏得了設計的委託。 全館自1997年10月開幕後的十年內,訪客人數已近千萬人。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西班牙語: Museo Guggenheim Bilbao , 英文:Bilbao Guggenheim Museum)是一個專門展出現 當代藝術 作品的 美術館 ,位於 西班牙 的 畢爾包 。 它在1997年由 古根漢基金會 創建,並在10月18日由西班牙國王 胡安·卡洛斯一世 揭幕,展出250件當代藝術作品。 該美術館屬於 古根漢基金會 所屬的幾座博物館之一。 展出西班牙和國際藝術的常設和相關特展。 它的主建築由 法蘭克·蓋瑞 設計,是 解構主義建築 的代表作。

    • 畢爾包的臭歷史
    • 畢爾包城市再造計劃
    • 市民的反對聲浪
    • 天時地利的緣分
    • 建築材料 – 鈦金屬
    • 未演先轟動的古根漢美術館

    畢爾包市中心曾有大規模的鐵礦場(目前已經填平變成公園),露天開挖,離港口又近,以鋼鐵、造船工業盛極一時。然而重工業帶來繁榮也帶來污染,以前人們提到畢爾包,就會聯想到骯髒的空氣、汙染發臭的河川、煙囪林立的工業區,以及那總是灰濛濛的天空。 曾旅居畢爾包的作家海明威,還在文章裡批評:「畢爾包市又髒又臭!」 隨著1980年代的經濟危機、工業沒落、產業蕭條,加上巴斯克地區分離主義的恐怖分子橫行,使得治安拉警報。迫使投資者止步、企業外移,失業率曾高達20%以上。

    1980年代當地政府有計畫地推動一連串的城市再造計畫:整治污染的河川,修復傾圮的古蹟,建設新式旅館,撥款清理骯髒的建築外牆,捷運地下化並規劃建設國際機場,而美術館建築案只是計畫中的一部分。 當時紐約的所羅門古根漢基金會正在歐洲尋找新的分館據點,總監克倫思懷有遠大的願景,希望將古根漢發展成一個國際美術館「品牌」,讓館藏及短期展覽得以在世界各分館中巡迴展出。 得知消息後,巴斯克自治區政府派代表積極接洽,在最短的時間內籌措經費,達成克倫思要求的條件,最終促成美術館的合作案。

    在民主社會下,政策的推行總是會有不同的聲音。有部分居民持反對意見:覺得花大錢蓋蚊子館,不如拿錢來補助失業人口。抗議的布條寫著「反對古根漢」,高掛各處。 然而在政府的堅持與經過20年的努力下,今日的畢爾包走出了不一樣的道路。 因為美術館巨大而耀眼的成功,學術界將之稱為「畢爾包效應」:形容建築物設計案具有使一個地方脫胎換骨,帶動觀光與經濟發展驚人的力量。 這也是為什麼曾經吳志強市長積極爭取古根漢美術館在台中設立第一座亞洲分館的原因,當然,時空背景、人口結構與經濟條件不同,要考慮的還很多。 只是十分佩服這樣有高度、遠見和格局的政府,在未來不可預見時,仍能挺身獨排眾議,往嚮往的美好藍圖前進。幸運地,結果是空前的成功。

    古根漢總監克倫思接下委託後,邀請美國的好友法蘭克.蓋瑞,亞洲建築師磯崎新與維也納建築師Wolf Klotz參與建築案競圖。最後由巴斯克政府評選將這個案子交給法蘭克,因為他們渴望擁有一座可以做為城市識別Logo的建築,就像雪梨歌劇院之於雪梨一樣,而法蘭克的設計是最有可能接近這個遠大的目標的。 當時巴斯克政府只有提出一個條件:「不可以超過預算(一億美元)」,過程中給予克倫思跟法蘭克充分的自由度與主導權。(乙方夢寐以求的工作狀態)

    法蘭克一開始構想以鉛鍍銅覆蓋建築表面,因為這樣在陽光照射下既不會造成刺眼的反射,也不會過於厚實黯淡,反而散發出一種溫暖的、多變的光芒。但是鉛的缺點是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當他坐在建築基地思考,找到一種昂貴的新材料 – 鈦金屬。 然後,幸運之神眷顧,鈦價格一度下跌,讓原本比鋼更昂貴的金屬變成負擔得起的材料。加上引進航太科技的數位運算技術,大幅節省人力與材料上的開支。

    在1997年開幕前,已經吸引了大批的建築迷前往朝聖。十月,更在館內舉辦指標性的普立茲克建築獎頒獎典禮。來自挪威的建築師費恩在得獎感言上,不忘讚美法蘭克忠實地呈現原始草圖,蓋了一座天才構想的建築物,他說這座美術館,表現出「自由的瞬間」。 我不懂得建築,但費恩的評價讓我了解了為什麼我這麼喜歡這座建築,是因為自由!他將這些僵固剛硬的建築材料凹折扭轉,呈現出一種流動的氛圍。 有機會,來去畢爾包走走吧! 參考資料: 我是建築師,那又如何?: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的藝術革命與波瀾人生|作者: 保羅‧高柏格|出版社:臉譜 當代城市復興典範 畢爾包靠古根漢翻身|遠見雜誌

  3. 2018年8月27日 · 畢爾包自助 古根漢美術館景點交通住宿美食 (附石原聰美買帽地點. 畢爾包 (毕尔巴鄂 Bilbao)是西班牙北部最大城,從畢爾包往馬德里、巴塞隆納交通都很方便。 雖大城市但消費並不昂貴,現代建築與中世紀教堂相互呼應,時空交疊的錯覺, 巴斯克美食 Pinchos、燒烤、畢爾包纜車,熱愛打卡外拍的當然要去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夏天 西班牙避暑勝地 ,文中附石原聰美買貝雷帽、香料的伴手禮店! 下圖:靠近住宅區的畢爾包街景,你說這樣拖行李箱是不是會死人! 畢爾包在哪裡 地理與天氣. 畢爾包位置:西班牙北部,靠比斯開灣. 畢爾包語言:巴斯克語、西班牙語、部分餐館通英語. 下圖:巧遇畢爾包同志月活動,熱鬧登場! 畢爾包是北部巴斯克地區最大城,也是比斯開的首都。 聽到是首府感覺應該很台北,有天龍國感?

  4. 2006年12月14日 · 1997年落成明年將開館滿十週年的古根漢美術館幾乎就是畢爾包的代名詞也是畢爾包的新地標每年皆吸引百萬名遊客慕名前來。 短短十年,源自於紐約的當代美術館,以其名氣、收藏品,配合美國知名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O. Ghery驚世的建築雕塑品」,賦予了畢爾包經濟隨之活躍的新生命。 這個小城翻身的成功故事,被英國《金融時報》譽為「古根漢效應」,也成為全球中小型城市,戮力於城市轉型的最新典範。 究竟,古根漢點石成金的魔力在哪裡? 一座美術館的文化影響力又有多大? 灰色過去. 海明威筆下又臭又髒的衰敗工業城. 「以前畢爾包是一個灰色的城市! 」今年50歲、當地出生的劇作家安琪,對畢爾包的今昔對比,感受強烈。

  5. 2021年10月1日 · 行走在畢爾包街頭並非所有建物都像古根漢美術館一樣奇特新穎例如改造百年酒倉而成的 Azkuna Zentroa 藝文展演中心新古典的外觀裡包藏著鬼才 Philippe Starck 的奔放柱體造型以及當代表演藝術的種苗也有像畢爾包美術館或是皇家巴斯克語學院

  6. 2022年11月25日 · 畢爾包古根漢術館是一間展示當代藝術的美術館戶外展區除了有精采的大型裝置藝術外室內的展區也很精彩喔首先進入一樓的101展間時可以看到九個從地板直立至天花板的雙面LED面板每個面板都超過12公尺當紅色藍色的文字不斷在跑閃爍時你除了接收到許多訊息外是不是也感受到一種氣勢磅礡的感覺呢? 《INSTALLATION FOR BILBAO》是由美國藝術家珍妮.侯哲爾(Jenny Holzer)所作,她常將自己的思考用語言的形式記錄下來,或擷取經典文學、政府文件中的文字,利用LED投影等技術,以文字的力量,探討各類主題。 LIKE BEAUTY IN FLAMES © Bilbao Guggenheim Museum.

  7. 2006年7月27日 · 古根漢美術館座落在 西班牙 畢爾包的一個河堤基地上佔地32,50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達2,400平方公尺。 主體建築覆蓋著鈦金屬薄板,閃閃發光,加上自由流動的曲線,格外耀眼,被形容成一艘太空戰艦,象徵延續了曾為畢爾包帶來繁華的造船工,而此座 美術館 已完全改寫畢爾包歷史的建築物。 此處原是廢棄的造船廠,不時飄散著聶維雍河的臭味,河堤比市區下陷了16公尺,一座巨大的綠色鐵 橋 La Salve橫跨過 美術館 的上空,河的對岸正在挖掘另一座隧道,西鄰的航海 博物館 還要一年多才能完工,河堤的整建也還未結束,到處都是工程,也許,正是這些混亂的景象襯托出古根漢的迷人之處,像是一朵誤植在灰暗城市裡的金色未來派之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